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綠草景觀設計(綠草景觀設計圖片)

    發(fā)布時間:2023-03-06 18:11:50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59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綠草景觀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綠草景觀設計(綠草景觀設計圖片)

    一、描寫園林景觀或者綠化的文章、詞句、段落

    推薦你看看陳從周的《看園林的眼》,當當有售。

    二、私家庭院中硬質鋪裝包括那些?

    1 硬質鋪裝景觀的藝術表現形式

    1.1 硬質鋪裝景觀采用構成的基本形式

    從某個角度上講,在進行硬質鋪裝景觀設計的時候,設計師常常是將點、線、面這三種

    最基本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來進行構形。常用的基本構成形式有:重復、發(fā)射、對比等等。

    硬質鋪裝景觀中最常用的構成形式就是重復,即使用同一形式的鋪裝單元連續(xù)、反復有規(guī)律的排列,從而使整體形象秩序化,統(tǒng)一化。這種鋪裝形式用在較大尺度的空間能給人一種整齊、有條不紊的感覺,用在較小尺度的空間也能產生有節(jié)奏的美感。

    發(fā)射由中心向外擴張或由外向中心收縮,能夠形成令人注目的、強烈的視覺效果。在大尺度廣場的鋪裝設計中,運用發(fā)射的構成形式具有強烈的指向作用,而在道路節(jié)點的鋪裝設計中,運用發(fā)射的構成形式能夠塑造地面鋪裝的焦點。

    對比主要是運用了地面鋪裝元素在形態(tài)、顏色、材質的不同形成的視覺性差異。這種差異的范圍很廣,如造形中的圓與方,點、線的疏密、曲直,顏色的深和淺等等,強烈的反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般來說,對比代表了一種張力,在地面鋪裝景觀設計中運用對比能夠挑起觀看者的情緒反應,能夠為其帶來一定的視覺感受。

    1.2 硬質鋪裝景觀采用個性化的表現形式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作為城市的“表皮”,我們應該善于利用地面鋪裝來表達時空,或者是根據地面鋪裝來塑造城市街區(qū)的體格、顏面,并且與城市整體相協(xié)調,形成一個充滿個性魅力的城市環(huán)境。

    西安鐘鼓樓廣場的一處地面鋪裝設計巧妙的以古幣這一造型充當井蓋,并將這一符號陣列重復。古老的錢幣圖案不但強調了西大街這條商業(yè)街區(qū)的場所特征,也暗示了西安古老悠久的歷史,這一符號的運用有效增添了街區(qū)的趣味性,賦予空間豐富的文化內涵。青島的多處道路鋪裝景觀都采用類似水流的地坪鋪裝,當這些藍白相間的曲線線條綿延幾公里遠的時候,總能使人聯(lián)想起海濱的情景,對于體現青島這樣一個海濱城市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 硬質鋪裝景觀的色彩表現

    在城市環(huán)境設計領域中,色彩是最易營造氣氛和情感的活躍因素,良好的色彩處理會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歡快與愉悅。合理利用色彩對人的心理效應,我們可以設計出別具一格的硬質鋪裝景觀。

    對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場所,色彩基調的定位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市政廣場的整體色彩定位同休閑娛樂性廣場的顏色定位是不一樣的,城市中不同功能性的街道的色彩設計也決不一樣。對于西安來說,書院門街道色彩基調與羅馬市步行街的色彩定位是絕對不一樣的,前者的色彩可謂是古色古香而后者則會偏重于商業(yè)氣氛的渲染。

    地域和色彩是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不同的色彩表現,在硬質鋪裝上選取具有地域特性的色彩能表現出有地方特色的景觀。色彩作為城市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也受文化的影響,在不同時代下形成了各自典型的色彩風格。

    西安延續(xù)唐宋的色彩風格,其整體風貌呈現出凝重的青灰色。例如西安的大雁塔廣場和改造后的順城巷,鋪地都使用了青灰色調,來與大雁塔、城墻等這些體現城市文化的古建筑相融合,以體現沉穩(wěn)、凝重的古城風貌。青島也有其特定的景觀特征,由于它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德侵占時期保留下來的德式建筑較多,素來被稱為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在這樣的色彩基調下,地面鋪裝的色彩常常選用色彩明度較高的亮色系,描繪一種閑適、明快的生活狀態(tài)。

    3 硬質鋪裝景觀中新材質的表現

    隨著景觀設計行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材料、技術手段的創(chuàng)新,硬質鋪裝的材料不斷的推陳出新,逐漸以其豐富的紋理、色彩、質感、尺度等成為整個景觀設計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構成因子。

    3.1 混凝土

    混凝土砌塊如果澆筑、加工工藝合理,它能達到仿石、仿木的效果。在西安順城巷的改造過程中,所有鋪地均使用混凝土砌塊,砌塊上手工鑿有條紋,在外觀上更接近古磚,和建筑的風格達成統(tǒng)一,凸顯街區(qū)景觀的明清特色。

    混凝土藝術地坪使用專用材料對混凝土的表面在其初凝階段進行處理,使其被賦予特殊的紋理和顏色,并使其表便強度增加,這種混凝土藝術地坪無論從顏色、形狀上都能夠創(chuàng)造出令人震撼的效果,不僅是天然石材的一種很好的代替品,也為硬質鋪地景觀設計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途徑。

    3.2 卵石

    在景觀園林設計中,卵石鋪裝可謂是聯(lián)系各個景觀的最佳媒介。在自然式園林中,由卵石鋪成的小路無論是色彩還是質感都能和植物相互掩映,形成統(tǒng)一的風格。在規(guī)則式園林中,將卵石鑲嵌于別的硬質材料鋪成的道路中,可以柔化硬質材料的強硬感,創(chuàng)造出更加自然的效果。精心設計的卵石鋪地還可以成為景觀焦點。唐島灣濱海公園的一處景觀鋪地選用了黑、白、黃三種顏色的染色卵石,在一處圓形草丘上鋪成一條螺旋狀景觀道路,供人登高望遠。在藍天、綠草的掩映下,這些鮮亮的卵石鋪路非常壯觀,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作為景觀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硬質鋪裝的設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迅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也產生了很多問題,目前的硬質鋪裝景觀設計無論從形式格局、材料運用以及結構處理上都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同時也在致力于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從地理人文、行為心理、生態(tài)科學等層面挖掘硬質鋪裝景觀設計的內涵,創(chuàng)造出結合國際潮流與地域文化特色的鋪裝景觀,是景觀設計中我們所要努力的一個重要方向。

    三、景觀工程是什么

    問題一:什么是景觀工程 和園林工程技術差不多

    是培養(yǎng)掌握園林的基本理論和專業(yè)知識,能從事園林景觀設計、園林施工技術、園林綠化維護與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培養(yǎng)的核心能力是園林景觀施工技術與管理

    一般學的專業(yè)課程有

    園林制圖、園林綠地規(guī)劃、園林綠化工程、園林樹木和花卉、園林植物種植與養(yǎng)護、計算機輔助設計(CAD 、3D、PS)、園林景觀小品設計、園林測量學、花卉栽培 、園林素描、園林速寫、園林工程建設概預算、園林景觀設計

    問題二:園林景觀工程與綠化工程有什么區(qū)別 區(qū)別很大,園林景觀施工員又稱園建施工員,主要做硬景,對結構、地質等要比較了解,圖紙也要能懂。綠化的話主要是對植物配置、栽種,植物習性等,還有就是苗木價格等,園建和綠化都要對機械和現場協(xié)調好,還有就是預算,盡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措施費等

    問題三:園林景觀工程與綠化工程有什么區(qū)別 園林景觀工程包含了綠化工程。綠化工程只是園林景觀工程中的一個分項而已。現在園林景觀工程包含專業(yè)較多,含園建、水電安裝、綠化等等,有的還包含一些市政。

    問題四:園林工程都包括什么? 園林工程主要研究園林建設的工程技術,包括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園林理水工程和園林駁岸工程,噴泉工程,園林的給水排水工程,園路工程,種植工程等。園林工程的特點是以工程技術為手段,塑造園林藝術的形象。在園林工程中運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是當前的重大課題。

    問題五:室外配套景觀工程屬于什么工程(建筑、市政、還是園林?) 園林包括路、橋、亭、山、水、樹。所以道路也會是屬于園林的。市政工程呢,有些也是屬于園林的。

    園林市政工程可分為大市政和小市政

    大市政

    大市政園林是指城市道路、橋梁、道路綠化、路燈等城市公用事業(yè)工程;

    1、 道路交通工程。如道路、立交、廣場、交通設施、鐵路及地鐵等軌道交通設施。

    2、 河湖水系工程。如河道、橋梁、引(排)水渠、排灌泵站、閘橋等水工構筑物?!?3、 街道綠化工程。行道樹、灌木、草坪、綠化小品(如街道綠化中的假山石、游廊、畫架、水池、噴泉等) 建筑物、揣筑物占主要部分的各市政專業(yè)工程場(廠)、站、點。

    小市政

    小市政是指,以民居小區(qū),廠區(qū)排水及道路工程。

    問題六:什么是園林工程 園林工程說白了就是美化壞境。不過,它屬于非常具有科學性、藝術欣賞價值的。

    主要目的除了改造周邊環(huán)境,在特定范圍之內,建造合理于本地域的綠地或風景建筑。

    園林不單單是綠草、綠樹或者紅花的美化,更是結合了更多結合于人們切身利益的、有價值的可欣賞性。

    這就要涉及到土方、假山、園路、檔墻―景墻、水景、給排水等分項工程的基礎知識、基本概論。

    上邊屬于白話,最好理解的那種。

    而園林工程主要研究園林建設的工程技術,包括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園林理水工程和園林駁岸工程,噴泉工程,園林的給水排水工程,園路工程,種植工程等。園林工程的特點是以工程技術為手段,園林工程主要研究園林建設的工程技術,包括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園林理水工程和園林駁岸工程,噴泉工程,園林的給水排水工程,園路工程,種植工程等。園林工程的特點是以工程技術為手段,塑造園林藝術的形象。在園林工程中運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是當前的重大課題。塑造園林藝術的形象。在園林工程中運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是當前的重大課題。

    上邊這段是比較規(guī)范的概念性的學說了、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園林建設,并沒有想象中的簡單。

    首先,你要了解你所要建設、改化的區(qū)域的特點,各個方面,不光是土壤、地質、氣候。更多的要結合人文特色。

    而且,在選材上更是大學問。比如,如果以為園林中的假山建造,只不過是壘專填土,那么建造出來的,即使當時看起來很美化,可卻是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玩意。

    雖然不知道你問這個問題的原因及想了解的答案方向,希望我的上述對你有用。

    又或者你還有其他問題,也可以再問。

    問題七:景觀工程師是干什么的? 景觀工程師的工作相對比較簡單,但是對美學要求要高些,而且對植物的了解要求更多,主要涉及景觀、綠化、道路等,看你的公司要求了,可能還要涉及一些市政或結構施工。

    甲方工程師本質上和監(jiān)理工程師的內容差不多,不過中國的監(jiān)理權限一般都不如甲方工程師,所以你的管理更容易的到施工單位的服從,建議你先看看施工合同、相關規(guī)范標準和圖紙,對施工單位的管理主要依據就是這些。

    一般的景觀工程施工都是從建筑主體工程完成后開始的,先整理土方然后進行溝渠等景觀施工然后構筑物和植樹最后綠化修正,施工面較大,管的也比較雜,但是對于甲方來說主要是負責監(jiān)督,具體施工安排是不用管的。

    對于實際工作的方法,你可以去請教你的主管領導,比如甲方的項目經理或其他工程師,多溝通交流就會明確的。

    問題八:園林景觀工程中什么叫軟景?什么叫硬景? 軟景多指移動的景觀(樹木擺設一類);硬景主要指的建筑一類的。

    城市園林景觀要素包括自然景觀要素和人工景觀要素。其中自然景觀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風景,如大小山丘、古樹名木、石頭、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觀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跡、文化遺址、園林綠化、藝術小品、商貿集市、建構筑物、廣場等。這些景觀要素為創(chuàng)造高質量的城市空間環(huán)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景觀,必須對各種景觀要素進行系統(tǒng)組織,并且結合風水使其形成完整和諧的景觀體系,有序的空間形態(tài)。景觀設計主要服務于: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廣場、商業(yè)街、辦公環(huán)境等)、居住區(qū)景觀設計、城市公園規(guī)劃與設計、濱水綠地規(guī)劃設計、旅游度假區(qū)與風景區(qū)規(guī)劃設計等。

    問題九:甲方的景觀工程師平時的工作是什么 1、熟悉自己職責范圍內的施工圖紙、技術規(guī)范、合同、工期等等;

    2、組織和協(xié)調。按合同要求施工隊伍準時進場,協(xié)調各方面的關系,確保景觀工程的順利施工,按期完成并交付使用。

    3、工期、成本、質量、安全等管理和控制。

    四、以下大地藝術作品中哪個是林音建筑師的作品

    今年9月,著名建筑師、藝術家林瓔的新書 《雕刻大地——林瓔和她的藝術世界》出版。

    未標題-2.jpg

    林瓔今年61歲,1980年,21歲的她還是耶魯一個大三學生,但因贏得了美國越戰(zhàn)紀念碑設計大賽而一戰(zhàn)成名。 如今林瓔的設計作品遍布美國各地,憑借出色的建筑、藝術作品,林瓔兩次被美國總統(tǒng)授勛,2002年,林瓔以壓倒性的票數,當選為耶魯大學新任校董。

    而在中國,她也有一個顯赫的家族。她的曾祖父是清末革命家林孝恂,祖父是政治家、教育家林長民,叔祖父是黃花崗烈士、《與妻書》的作者林覺民,而她的姑姑,是建筑家、詩人林徽因,姑父是建筑大師梁思成……

    微信圖片_20201113154007.jpg

    林瓔(右)與姑姑林徽因(左)。林瓔照片拍攝者:Cheung Ching Ming

    9月剛出版的新書,是林瓔30年來的作品集錦,囊括了她50個作品,涉及建筑、紀念碑、公共景觀、雕塑、博物館展示作品等各個領域,每個作品都有林瓔詳實的介紹,還收錄300張照片、珍貴草圖和創(chuàng)作手稿,是迄今為止內容最全、最權威,也是國內唯一、獨家的作品集。

    作者簡介

    林瓔肖像2.jpg

    林瓔

    Maya Lin

    1959年10月5日生于美國,是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筑師,是林徽因的侄女。林瓔曾被美國《生活》雜志評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國人”與“五十位美國未來的領袖”,她的作品遍布美國各地。她的最新榮譽是獲得2009年度美國國家藝術獎章,表彰她作為建筑師、藝術家和環(huán)保人士的卓著成就。2010年2月25日,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在白宮親自為她頒獎。這是美國官方給予藝術家的最高榮譽,而林瓔是此次獲獎者中唯一的亞裔。

    61歲的林瓔還在創(chuàng)作,“工作對我來說就和玩一樣,我根本不認為它是工作?!笔⒚拢汁嬤€是很執(zhí)拗地把工作室控制在一個很小的規(guī)模。在紐約的工作室里,只有幾個年輕人和一只貓。每次她只接一個建筑項目,堅持自己繪制每一張圖紙。

    序言——林瓔的拓撲變換

    頭像.jpg

    俞孔堅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教授

    土人設計(Turenscape),創(chuàng)始人

    Topologies(本書英文原名)原意是地志學,現在也引申為拓撲學、拓撲結構、拓撲變換。“拓撲”指的是連續(xù)變換的幾何圖形或空間,而這些圖形或空間的某些基本性質保持不變。除了“地志”這層含義之外,用“拓撲變換”來描述林瓔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可謂十分貼切了:從用綠草在大地上塑造的波浪,到玻璃廢屑堆成的山丘;從大頭針組成的綿延江河,到 LED燈點綴的燦爛星空;從漫過大理石的水幕下的歲月刻度,到劃過土地上的黑墻上逝者的名字;從象征一葉孤舟漂浮于海上的教堂建筑,到網絡上跳動的一串串消失的物種的名字和圖像。林瓔用自己的方式,在藝術、建筑和紀念碑之間,創(chuàng)造了不斷變換的作品。這些變換的作品盡管看起來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但在我看來,它們都有三個不變的支點:第一是理性和邏輯,第二是求真向善的倫理和價值觀,第三是美的體驗。

    就藝術家的作品來談科學和理性似乎很荒唐,藝術和科學歷來被視作兩個范疇。但我看林瓔的作品時,確實看到了她右腦想象力之上的左腦邏輯。幾乎每個作品,我們都可以看到其背后科學和理性的基礎,包括對水波的細致觀察、對水岸變化的分析、對地形的分析,以及對歷史和場地的理性思考。這使她最終能將等高線、地形的模型和水岸線轉化為藝術的表達,也使人工的干預能融入自然的場地。正是這種理性的邏輯,使她的藝術避免了荒誕的夸張,顯得平靜、流暢。其科學思考和藝術表達的完美結合,使她能將關于大地、天空、海洋,以及人類歷史與故事的科學和理性的表達,轉化為能讓人去體驗的景觀:或在其中(如《波場》),或在其下(如《線條景觀》《系統(tǒng)化景觀》),或在其旁(如《地志景觀》)。

    林瓔作品背后的倫理和價值觀是其打動人們靈魂的核心力量。她的作品幾乎涵蓋了當代美國和國際社會所有有重大社會意義的題材:戰(zhàn)爭與和平,種族和女性的權利及平等,土著問題,環(huán)境保護,全球氣候變化及物種消失,等等。愛——對大自然的愛,對生命的愛,是所有這些主題作品的核心。在她的作品里,我們看不到憤怒,看不到憎恨,看不到復仇,甚至看不到譴責,也沒有英雄主義的謳歌——哪怕是在關于戰(zhàn)爭和種族主義的紀念碑中,我們所能讀到和感受到的是西方世界的基督精神和東方世界的菩薩心腸。正是這種大愛,使她的作品能直指人心,比任何恨與暴力的武器都更有力。例如越戰(zhàn)紀念碑,在拋光后的大理石上,死者的姓名與生者的面孔兩相照應的瞬間,喚起的正是對人類同胞的生命的愛;她在《什么正在消失?》這件作品中所傳遞的是對逝去和即將逝去的非同類生命的愛!

    美的體驗讓林瓔的作品具有不可抵御的誘惑。美學家將美分為壯美和優(yōu)美兩種,前者與關乎生存的恐怖和危險聯(lián)系在一起,而后者與人類的愛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紀念碑,尤其是戰(zhàn)爭和斗爭的紀念碑,往往與前者聯(lián)系在一起。而在林瓔的作品中,似乎只有優(yōu)雅的美、寧靜的美,它們散發(fā)的芳馨如空谷之幽蘭,給人的體驗如沐浴春風般清新。她可以把史詩般的悲壯,通過水一樣的語言,轉變?yōu)橛H切宜人的體驗;就連最嚴峻的主題,在她手下也變成了禪院樹下的偈語。欣賞她的作品,猶如隔墻聽到一位優(yōu)雅的東方女性,獨自于靜謐庭院中吟誦。盡管林瓔并不覺得這是其占據近半部晚清-民國史的家族的基因所致,但不可否認,正是其骨子里的東方禪意與詩性,讓她的作品如此高雅而優(yōu)美!正是大愛,讓她能融咆哮為潺湲,化鏗鏘成委婉。

    2016年 2月 14日 星期日 于燕園

    林瓔的設計之路

    亞裔 · 女性 · 年少成名

    1980年,21歲的林瓔正在讀耶魯大學建筑專業(yè),“我和其他5個同學正打算做一個有關墓地建筑的作業(yè),有一個同學偶然發(fā)現了征集越戰(zhàn)紀念碑設計方案的海報。于是我們想,為什么不把它作為畢業(yè)設計呢?”

    林瓔的參賽板 來源:維基百科

    林瓔畫了一張素描,這張素描非常柔和、充滿田園氣息,全然看不出是一份建筑設計方案。

    “就是因為這張圖,當時有人稱我為‘建筑學院的莫奈’?!币驗榉桨缚瓷先ミ^于簡單了,林瓔又寫了一篇短文附上,“我一直等到最后一刻,但是我的展覽板沒有及時送到,時間來不及了,我只能手寫了,所以上面還有一點涂改的痕跡?!?/p>

    把設計稿寄出去之后,林瓔就沒再放心上,“那天,我的同屋室友把我從課堂上叫出來,但只是說,別太激動,有一個華盛頓來的電話找你。我以為,他們只是來問我一些技術問題。他們說了好多遍,我都沒聽明白。因為我從來沒想過能贏。在我心里,那只是一次練習?!?/p>

    林瓔贏了,她的設計是顛覆性的。她的紀念碑,既不像華盛頓紀念碑那樣高聳入云,也不像林肯雕像那樣具象,而是仿佛用小刀在地面上用力劃了個“V”型,一邊指向林肯紀念堂,另一邊指向華盛頓紀念碑。

    這個設計,讓林瓔贏下了這場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建筑設計比賽。

    “這是一場匿名的比賽,我的號碼是1026號。我現在有點懷疑,如果我的名字Maya Lin寫在上面,結局會不會有所不同?”林瓔說。

    新聞標題:《紀念碑設計師恨戰(zhàn)爭》

    新聞標題:《越戰(zhàn)紀念碑惹火了越戰(zhàn)老兵》

    非議隨之而來。當人們知道,這個設計師是個大三的學生,是個女性,還是個亞裔時,林瓔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人身攻擊。甚至有退伍軍人通過種種手段,把事捅到了里根總統(tǒng)那兒,要求總統(tǒng)阻止這項設計的進行。

    迫于壓力,評審們不得不重新評定了所有的作品,紀錄片《林瓔:強烈而清晰的洞察力》記錄下了全過程。

    一個越戰(zhàn)老兵言辭激烈:“這是塊黑色的傷疤”、“我們越戰(zhàn)老兵就這么愚蠢嗎?我們能容忍再一次被如此惡意地對待嗎?”21歲的林瓔坐在聽眾席間,沒有太多表情,嘴倔強地噘著。經過兩輪聽證會,評審依然認為林瓔的設計最出色。

    攝影師:Don DeBold 來源:Flickr

    最后在多方輪番的談判下,各方達成了一個折中方案,在紀念碑附近再加上一個三人戰(zhàn)士銅像。

    40年后的今天,林瓔談起這一點時還耿耿于懷:“我的每一個作品都是一種探索,也反映了設計時的那個時代。即便40年過去了,我也不會想要再修改。但基金會的妥協(xié),讓我的設計沒有預想得那樣簡潔,如果可以,我一定會糾正這個決定。”

    越戰(zhàn)紀念碑

    1982年10月,紀念碑落成。在11月的揭幕典禮上,沒有任何人在致辭時提及林瓔的名字。在節(jié)目單上,只有那個銅像印在封面上,沒有林瓔的作品。

    但林瓔的作品折服了每一個人。刻有58132名美軍越戰(zhàn)陣亡者名字的黑色大理石墻,被打磨得透亮,當人們來到碑前,尋找自己在越戰(zhàn)中犧牲的朋友和家人的姓名時,他們能在墻里看到自己。陣亡者的名字按照死亡日期排列,喧鬧的人群,走入這個場地時,都安靜了下來。

    如今這座紀念碑,已經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旅游勝地,每年多達400多萬人到此參觀。林瓔也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攝影師:Knoll, courtesy Maya Lin Studio

    林瓔與林徽因

    出名后,林瓔沒有乘勝追擊,而是“躲”回了學校繼續(xù)念書。

    這個選擇和林瓔的家庭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林瓔的父親和母親都是中國人,在20世紀40年代末移民美國。

    父親是一個陶藝家,母親則是詩人?!皬男?,家庭就帶給我一種安定和清怡的環(huán)境,從來都沒有這種概念,覺得人應該為金錢才去努力奮斗。我的家庭非常注重教育,我希望這段經歷不要影響我學習,所以我選擇暫時放下。”

    林瓔設計的《公民權利紀念碑》,紀念美國種族平等的抗爭

    關于家族在中國顯赫的背景,林瓔在21歲前一無所知。

    1959年,林瓔出生在俄亥俄州雅典城。她的父親林桓是林徽因同父異母的弟弟?!案改笡]有教我們中文,我從小就是說英語,這是我的第一語言,也是唯一的語言,我猜想父母是希望我和哥哥能融入這里的社會?!?/p>

    父母從來不跟她講中國的事情。雖然父親會收到來自中國的信,但她從來沒想過去問父母關于信件的事情。

    直到21歲,林瓔參加了越南紀念碑比賽之后,父親帶她參加了在中國大使館舉行的雞尾酒會,父親與大使談到了林徽因,她才知道自己的姑姑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建筑師。

    “我的父親很崇拜他的姐姐,在撫養(yǎng)我和哥哥的時候,父親一視同仁,給了我同樣的關注和重視,并且鼓勵我成為任何我想成為的人。我認為部分原因就是,他崇拜自己的姐姐。當我知道林徽因的時候,我已經在做建筑和藝術了,她對我的影響不是直接的,但我喜歡與這樣一位現代、專注、聰明的女性建立聯(lián)系。在某些方面,我感到火炬似乎傳到了我的手中。”

    在林桓眼里,女兒和林徽因是相像的:“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個性倔強果敢獨斷,才華橫溢而且心想事成?!?/p>

    攝影師:Anders Norsell, Wanas Foundation

    攝影師:Anders Norsell, Wanas Foundation

    紀念碑設計師、建筑師、藝術家

    因越戰(zhàn)紀念碑出名后,林瓔沒有迷失。她不希望自己被限定在“紀念碑設計師”的身份里。她對自己的定位不僅僅是建筑師,更是一個藝術家。盡管初到耶魯學習的時候,她的教授就對她說:要么做建筑師,要么做藝術家,二者不可兼得。

    “過去無論什么時候,發(fā)生一些大規(guī)模的流血事件,我都會感到恐懼,因為我肯定會接到一份傳真,詢問我是否愿意設計一座紀念碑,每次我都婉言拒絕了這樣的請求,包括9.11。”早在1999年,她就宣布了,一生只做5個紀念碑。

    林瓔的藝術作品:《海嘯》

    喜歡數學和科學的林瓔,骨子里極度理性。當她意識到自己對科學和藝術的興趣時,她便堅定地走了建筑這條路,“建筑是這兩種興趣的最有力的結合。”

    林瓔的理性,從她對作品集的規(guī)劃就能看出,簡直精確到苛刻。每個領域,她都以3、5或7的作品數量組成系列。在同一個系列下,她會探索同一種圖案或自然現象,但會采用不同的規(guī)模、和材料。

    《波場》

    比如“波場系列”是她對海浪的探索。這個系列的作品面積以3倍幅度增大,形狀和構成也不同。

    《波場》是這個系列的第一件作品,靈感來自對流體動力學、航空動力學和湍流的研究。在自然發(fā)生的斯托克斯波基礎上創(chuàng)作,占地930平方米。

    《顫振》

    第二件作品是《顫振》,整件作品占地2800平方米?!八诮咏懙氐臅r候,會在沙地上形成這種淺的波紋,它們成了這件作品的開端?!?/p>

    《風暴國王波場》

    第三件,也是最后、最大的一件——《風暴國王波場》,波浪高達18英尺,原計劃占地8400平方米,后調整為16200平方米。這件作品的尺度同真實波浪相仿。置身其中時,觀者的體驗與身處大海無異, 并且看不到附近的波浪。

    她做一次設計,就像做一次科學實驗。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綠草景觀設計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薦閱讀:

    綠草景觀設計(綠草景觀設計圖片)

    組徽(組徽設計)

    學傳媒一年要多少錢(學影視后期的正規(gu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