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品牌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頤和園景觀設計實習報告(頤和園景觀案例分析)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頤和園景觀設計實習報告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行業(yè)最低價)
文章目錄列表:
一、頤和園十七孔橋設計的目的以及意義是什么?
17孔橋是北京頤和園,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景觀,在夕陽落日之下17孔橋會產(chǎn)生一個非常漂亮的自然奇觀,人們管它叫做金光穿洞,夕陽的光線正好穿過17孔橋的17個小孔,就像是這17個橋孔里面,點燃了燈火一樣,非常的漂亮,人能看到這樣美麗的奇景,也不僅要問,17孔橋究竟是怎樣建設完成的,又有什么重要的意義呢?下面就來具體的分析一下。
其實之所以能有17孔橋,這一奇觀并不是因為建造頤和園才有的17孔橋,17孔橋之所以會出現(xiàn),是因為乾隆皇帝的一時興起,清乾隆時期在建造,清漪園時,咱們這位乾隆皇帝,突然想把這個園子中的廓庭和南湖島相互連接起來,于是就命令手下的工匠要建造一座石橋,這樣也就形成了,兩個地方能在水上進行連接。
既然皇帝發(fā)了話,工匠們自然而然,要發(fā)揮出最大的潛能來建造這種,這樣一來也就形成了全長150米,橋下寬146米,橋上寬656米的17孔橋,之所以叫他17孔橋,是因為當時的工匠在橋下一共,精心雕琢了17個像拱門一樣的橋孔,很多人認為這十七孔橋之所以有17個孔,是有一些特殊的意義,其實只不過是為了橋的整體美觀考慮,還有就是為了能讓這首橋更加的堅固和結實,才有個這樣的設計能讓這首橋更加的堅固和結實,才有個這樣的設計。
在上文中就曾提到過,17孔橋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景觀,就是落日下會出現(xiàn),金光穿洞的美麗景色,很多人也誤以為這是當時的工匠,根據(jù)天文學以及一些其他學科精心設計的這一奇特美景,但是經(jīng)現(xiàn)代的專業(yè)人士查找資料以及多方調(diào)查表示,這只不過是一次無心插柳的設計,當時建造的人并沒有想那么多,而恰恰是設計出了這樣的樣子,讓大自然的過日利用了這個橋,制造出個這么漂亮的景觀。
二、北京頤和園的設計理念是什么?
頤和園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皇家園林,和我國的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和蘇州留園并成為中國四大名園。
頤和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占地約290公頃,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叫清漪園,1860年慈禧太后以籌措海軍經(jīng)費的名義動用銀兩重建,改稱頤和園,作為消夏的游樂地。
頤和園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三、頤和園的景色是怎樣的美?
頤和園(舊稱清漪園),清朝前歷來是皇家名園。過去皇家所建造的東西,施工前必須先設計圖樣,而這種圖樣必須是平面而立體效果的,有基本的透視和明暗,看上去能一目了然,而負責設計描繪的人又必須是一流的宮廷畫師,然后再制作“燙樣”(立體模型) 核算等。 頤和園設計圖初稿
這張“設計圖”,是頤和園建造之初的設計圖,出自宮
廷畫師、建筑設計師郎世寧之手,是清代難得的一幅頤和園總體建筑規(guī)劃布局圖。在當時沒有高科技繪圖技術的情況下,刻畫得如此準確、精妙、建筑分布有條有理,各部份建筑物交代得一清二楚,一磚一瓦也毫不含糊,而且整體布局是符合中國傳統(tǒng)的地理玄機的。此圖對中國早期的皇家建筑設計、研究、地理環(huán)境學等各學科有著很重要的史料價值。
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tǒng)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1898 年,光緒帝曾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頤和園被后人稱為最豪華的監(jiān)獄。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lián)軍洗劫,翌年,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動用巨款修復此園。1924年,頤和園辟為對外開放公園。 頤和園景區(qū)規(guī)模宏大,占地面積2.97平方公里(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約220公頃)。園內(nèi)建筑以佛香閣為中心,園中有景點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處,3555古建筑,面積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臺、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間。古樹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筑。 頤和園集傳統(tǒng)造園藝術之大成,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圍的山水環(huán)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xiàn)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頤和園亭臺、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是集中國園林建筑藝術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有聲有色。
四、最大的園林橋——頤和園十七孔橋
1、概述頤和園,重點介紹十七孔橋的建筑特色及在整個園林景觀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象一條巨龍橫臥于昆明湖上。
2、對廊如亭的介紹作這樣的處理,我覺得廊如亭是十七孔橋的一個組成部分,正如上面說的,如果十七孔橋如一條巨龍的話,那么,廊如亭就是這條巨龍的龍頭了,后面的匾聯(lián)又是對十七孔橋人文描述,與整體欣賞。前面是實體描述,后面是欣賞感受。
3、從面到點,從宏觀到微觀的說明方式,從實物描述到古今園林賞景感受,從實物到精神,點出風景更加怡人的園林美感與體驗來。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頤和園景觀設計實習報告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wǎng)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