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技術(shù) > 專題列表 > 正文
機關(guān)材料寫作技巧(機關(guān)材料寫作技巧PPT)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機關(guān)材料寫作技巧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guān)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nèi)容,有小程序、在線網(wǎng)頁版、PC客戶端和批量生成器
官網(wǎng):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如何寫好公文材料
一、積攢“下鍋米”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把它借用到公文寫作中,“巧婦”即公文起草者,“米”就是平日積累的有用資料。起草公文材料時的文思泉涌,源于平時的學習與積累。誰學習得多、積累得好,誰起草公文材料就省時省力。公文寫作不是“有感而發(fā)、為己立言”,而是“奉命作文,代人立言”,所謂“公文姓公,言不由衷,一聲令下,筆快如風”,也就是說,不管你想寫不想寫,有感沒有感,都得按時拿出來。如果平時沒有積累,遇有緊急任務恐怕難以勝任,甚至會誤事。因此,作為機關(guān)文字工作者,平時應特別注意有關(guān)資料的積累。
首先是素材的積累。這里所說的素材特指公文起草中可能會用到的資料。積累公文寫作素材,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觀察與思考,時刻關(guān)注國內(nèi)外形勢的發(fā)展變化,關(guān)注本地區(qū)、本單位的中心工作,關(guān)注領導人的重要活動,關(guān)注人民群眾的心聲,等等,并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和所感及時記載下來,形成文字素材,或?qū)⒂嘘P(guān)書籍、報紙、雜志上的有用資料裁剪下來,并分門別類地粘貼在專門的本子上。久而久之,聚腋成裘,這些就裝滿了你素材的倉庫,起草公文時就不愁沒有“下鍋米”了。
其次是思想的積累。所謂思想,是指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jīng)過思維活動而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就公文材料來說,思想往往是公文的主旨、靈魂。每個有志于搞好機關(guān)文字工作的同志,要通過閱讀文件、參加會議、參觀考察、下基層調(diào)研等多種渠道,及時捕捉閃現(xiàn)思想火花的新思路、新觀念、新見解,并用專門的本子或卡片把它記載下來,形成自己的公文寫作思想庫。比如,在起草某個領導人講話稿時,就可以從中找出領導人平時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意見等,甚至可以把它作為這個講話的觀點或一個標題。再次是論述的積累。在公文材料起草過程中,有時要對某些問題進行論述,現(xiàn)編現(xiàn)寫,費時費力,有時還論述不完整、不到位。如果平時有這方面的積累,一旦要論述某個問題時,就會很方便。比如,要論述那些“年年歲歲花相似”反復講的有關(guān)抓落實、提高機關(guān)效能、加強作風建設、工作創(chuàng)新等話題,如果參照有關(guān)論述資料,并結(jié)合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和新的實踐,恰到好處地加以改造,就可以收到“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效果。
此外,還有語言的積累。文字工作者必須重視語言積累,在大量的閱讀中多積累一些膾炙人口的名言警句、生動鮮活的群眾語言等,如能在公文起草中恰當引用,就會使我們的公文材料增色不少。
二、學做“模仿秀”
模仿本義是指有意或無意仿效他人的言行,使自己的言行與對方相似。把模仿用在公文寫作中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說:“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之既久,自然純熟?!碑敶骷颐┒苷J為:“模仿是學習的最初形式?!睂W習繪畫要求臨摹,學習書法要求臨帖,同樣地,初學公文寫作也離不開仿寫。當年本人學習公文寫作,用現(xiàn)在時髦的話說,可謂公文寫作“模仿秀”。那時,我在海軍某部當排長,因在報刊上發(fā)表了幾篇“豆腐塊”文章,便被上級機關(guān)破格調(diào)去了。一天,政治部主任對我說:“從一定意義上講,機關(guān)工作就是搞文字工作,無論上情下達,下情上報,交流情況,推廣經(jīng)驗,都離不開公文。做機關(guān)工作必須過文字關(guān),過不了關(guān),就請離開機關(guān)?!蔽耶斎幌M粼诖髾C關(guān)工作,也很想干一番事業(yè)。如何盡快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就成了我當時的頭等大事。許多“老機關(guān)”也告訴我,他們學習公文寫作也是從仿寫開始的。于是,我便當起了“模仿秀”。先是對句子的仿寫,在公文寫作過程中,參考優(yōu)秀公文的某個句式或句子進行模仿、改寫。然后進行“片斷” 模仿,即對一些公文范文中的某一段或幾段進行仿寫。最后,便是對全文的模仿,包括對立意構(gòu)思、謀篇布局、段落結(jié)構(gòu)、開頭結(jié)尾、過渡照應、句式表達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仿寫,并在一次次的仿寫過程中認真揣摩、領悟,不斷熟悉掌握公文寫作的基本知識和技巧。記得自己起草的第一篇公文是××政治部《關(guān)于表彰××年度先進團組織和優(yōu)秀團干部的通報》,基本上是按照以往通報范文仿寫下來的,沒有原文照抄,而是結(jié)合當年工作特點用全新的語言表述,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就是起草難度較大的領導人講話稿,也是可以模仿的。一般說,領導人講話稿往往在開始部分講意義、談認識,統(tǒng)一思想,講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什么的。在中間部分,根據(jù)上級指示要求和該項工作的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若干條意見,這往往要涉及到指導思想、方針原則、工作指標、完成時限、責任主體、方法步驟等內(nèi)容。在最后部分,要總括全文要旨,或提出要求,或號召鼓勁,或提出保障性措施等。這樣,在具體起草時,可以多找一些類似問題的領導講話稿學習參考,以便開啟思路,觸類旁通。不過要注意,作為公文初學者,學習借鑒范文進行仿寫或改寫,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允許的。但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階段,每次動筆都*模仿,不仿就不會寫,那就成問題了。這好比小孩學步,開始時可以借助學步車走路,但長大后必須獨立行走。
機關(guān)公務員如何提高材料寫作水平
作為機關(guān)干部,要想提高機關(guān)公文寫作能力,成為公文寫作的行家里手。要多研究,打好實踐根基,須做到:
(一)登高望遠
人們常講,登高才能望遠。起草機關(guān)公文,也應做到這一點。換句話說,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論的制高點上思考問題、提出對策,文以載道,突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給人以啟示和共鳴。文章依賴“思想”而永生,因無“靈魂”而猝死。
寫材料首先一定要注意提煉“思想”,善于站在講政治的高度,著眼全局看局部,不就事論事,把具體的東西理論化;善于緊密結(jié)合單位實際,既不違背上級精神,又能突出單位特色,把上面的精神具體化;善于運用新語言、新事例,不簡單“重復過去的故事”。
而是把傳統(tǒng)的東西現(xiàn)代化。實踐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是針對性。文字材料大都是圍繞問題展開的,問題是材料的基礎和靈魂。文字材料影響的大小,根本就在于是不是真正抓住了問題,是不是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去寫的。如果是針對問題去寫的,影響就大,相反影響就小。
因此,必須注意抓問題,抓“一碰就響”的問題,抓普遍存在的難以解決的突出問題。這就要求深入調(diào)查研究,以高度的敏感性洞察和分析問題,緊緊抓住影響和制約單位建設的主要問題,確立文字材料的主題思想。
二是要有概括性。要從局部的、感性的、表面的現(xiàn)象里面跳出來,用全面的、理性的、辯證的分析提煉和升華思想,總結(jié)出來帶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這種高度的概括性,是領導思想的精華,也是文字材料的“眼睛”,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比如,有一個材料,關(guān)于增進班子成員感情的概括就比較好:“感情好,有事不當事;感情差,沒事會找事。感情深,大事能化小;感情淺,小事能鬧大,大事能鬧炸?!狈浅=o人啟迪、發(fā)人深省。而有的材料總的看上去不錯,但又覺得少點什么,往往就是少幾句高度概括、很凝練的話,讓人打不下深刻的烙印。
三是要有深刻性。深刻性往往決定文字材料的思想性。分析問題要有深度,不滿足于抓住次要的、現(xiàn)象或枝節(jié)的東西,而是要了解主要的、本質(zhì)的東西;不滿足于掌握事物外部的特征,而要挖掘事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不滿足于眼前的結(jié)果,還要追蹤發(fā)展的趨勢;不滿足于掌握淺易的、粗線條的問題,還要鉆研疑難問題和考察細節(jié)。
要從眾多的矛盾中提出主要矛盾,從復雜的問題中提出核心、本質(zhì)原因。只有這樣,寫出的材料思想性才深刻,才令人回味。四是要有獨創(chuàng)性。現(xiàn)在,文字材料中普遍存在的一個毛病就是大話、空話、套話比較多,空洞無物,說白了就是“正確的大實話”的拼湊,上級文件的翻版,報刊文章的剪輯。
要增強文字材料的思想性,就要學會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不依賴別人,不抄襲別人的成果,用自己的話去表達,不能人云亦云,趨奉迎合,確實能夠獨立地提出自己的見解。五是要有說理性。文字材料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指導工作的,既要使大家聽得懂、聽得明白,又要便于大家準確地理解和貫徹執(zhí)行。
這就決定了文字材料必須能夠透徹地講清道理,做到了這一點,思想性也就在其中了。要把握好講道理的藝術(shù),通常是既要符合上級精神,又要貼近單位實際
既要有對上級會議、文件精神的中肯評價和深刻理解,又要有變虛為實、變大為小、變抽象為形象、變原則為具體的本事;既要全面辯證,不顧此失彼甚至自相矛盾,又要準確生動,不離腔走板甚至脫離上級和黨委意圖另搞一套,使人不得要領,感到莫名其妙。
有經(jīng)驗的同志,還常常寓事于理,用一個典型事例說明一個道理,把深刻埋在淺顯中,常常會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啟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修煉”悟性
“內(nèi)容人人看得見,涵義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對于大多數(shù)人是一秘密?!边@是歌德對鑒賞藝術(shù)作品所講的一段話,其核心思想是:無論創(chuàng)作藝術(shù)還是欣賞藝術(shù),都離不開“悟”。
對于公文寫作來說,悟性也同樣重要。同樣的訓練、同樣的工作經(jīng)歷,有些人的寫作水平只能停留在一定的層面上,有的人卻能把公文寫作升華到藝術(shù)的境界。這里面除了客觀的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差別還是體現(xiàn)在會不會“悟”上。
悟性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一種對事物的體會和認識能力,人與人悟性的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深淺上,公文寫作中悟性的深淺與每個人的“修煉”程度成正比。首先必須弄清楚寫公文目的是什么?我們公文寫作,大到調(diào)研文章、工作報告,小到信息、簡訊,說到底都是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從這個角度考慮,公文寫作和其他文體寫作不同之處就在于:必須符合上級總體意圖。所以寫公文,只能在上級總體意圖的大框架內(nèi)來寫,出了那個框架,你就算跑題了。那就算文筆再優(yōu)美,也得不了“高分”。
其實簡單說來是上級意圖,但落實到具體實踐,上級意圖包括國家宏觀政策、上級部門行政部署、本單位工作思路、領導對政策的個人理解,等等。這個需要你在實際工作中去“悟”。如何提高“悟”性呢?從實用角度分析,就是寫作要注意要有針對性。
比如每個級別的報紙、刊物,都有要解決問題的層次;每個領導、編輯,都有各自的風格和對問題的理解,如果你想得到他們的肯定,就不要孤芳自賞,一定要加以研究。
你想在哪里發(fā)表、你寫給哪個領導看,就把相關(guān)的報紙、刊物,或者把以前已經(jīng)通過領導認可的文章找來,仔細的看,看的越多越好,研究寫法,查找規(guī)律。寫公文時,不要把寫文章的人當成自己,而是當成領導、編輯。
當然,一些其他的報紙、刊物、網(wǎng)上的文章,你認為寫的好的,也可以找來看和研究,但開始階段建議還是有高度針對性比較好。
而從長遠提高的角度來說,多閱讀一些政治理論書籍,多關(guān)注國家、當?shù)?、上級、本單位、本部門等政策、措施,以及相關(guān)領導的觀點、思路,多了解時事政治,多思考深層次的原因,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yǎng),會對自己準確把握某篇公文應該具有的度,會很有幫助的。
(三)悉心揣摩
公文不是用來記錄個人見聞的,也不是闡發(fā)個人見解的。而是秉承領導旨意、根據(jù)工作需要寫的。這就要求起草公文時,一定要用心揣摩領導意圖、思維方向、關(guān)注的重點等等,想方設法把領導的思想和意圖理解準、領會透,而不能斷章取義、隨心所欲,更不能“另起爐灶”。
處處留心皆學問。要通過細心觀察、悉心揣摩、科學分析,努力去挖掘、擴展、完善、深化和延伸領導的意圖,力爭把感性的東西理性化、不完整的東西系統(tǒng)化。只有這樣,才能比較全面地理解和正確把握領導意圖,確保機關(guān)公文質(zhì)量。
這就要求起草人用心琢磨領導的意圖、思維方向、關(guān)注重點等,全面掌握,悉心揣摩,掌握得越全面、越深刻,寫起來也就越順利,領導也就越滿意。
一是積極擴展領導意圖。有的領導同志交代意圖時,只是一些初步想法,或僅僅從某一個角度、某一個側(cè)面提出問題。
遇到這種情況,起草人要從更多的層次和角度去思考問題,舉一反三,擴展和延伸領導形成的基本觀點,對領導暫時未想到但又比較重要的問題補充進來,把領導簡單分散的意見擴充為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意見,不能聽一就是一,機械呆板地領會領導意圖,切實把領導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話完整地表達出來。
二是善于挖掘領導意圖。有的領導只是出個大題目,至于公文寫作中的具體問題涉及不多。碰到這類情況,起草人首先應主動和領導同志商量研究,爭取領導的指導,深化領導的意圖,然后順著領導的思想脈絡,弄清楚領導要求寫什么,為什么要寫,要達到什么目的,從而研究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東西。
挖掘領導意圖時,起草人還要善于將主管領導的意圖與其他領導的意圖結(jié)合起來領會,集思廣益,體現(xiàn)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的原則。
三是努力完善領導意圖。公文寫作過程中,有的領導深思熟慮不夠,講得意見不甚明了、比較雜亂;有的一時未想清楚、未說明白,只是一些感性認識;有的不完全合理和必需;有的不集中、不完整。
對此,起草人要與領導多交流,善于提煉概括、拾遺補缺,慎重恰當?shù)靥幚?,合理地加以吸收、集中,把不確定的確定下來,把感性的東西上升為理性的東西,把不必要、不完整的加以剔除補充,把不清楚的問題講清楚,把不一致的地方進一步調(diào)整充實,從而比較全面、完整、準確地體現(xiàn)領導意圖,保證公文質(zhì)量。
四是及時捕捉領導意圖。機關(guān)干部有經(jīng)常接觸領導和公文材料的方便條件,了解和捕捉領導意圖的途徑比較多,可以從主動詢問中獲得,從領導批示中領會,從批評表揚中領悟,從講話材料中把握,從積零為整中綜合。
尤其是與領導在一起檢查工作、參加會議、研究材料,一塊就餐、散步、閑聊時,要注意把領導談話中最新閃光點,特別是一些新思想、新觀點,要不失時機的記下來,并進行歸納分析。因為這個閃光點或這些新思想、新觀點,很可能是領導對某個問題思考的新突破。
(四)量體裁衣
***同志曾告誡機關(guān)的同志:“寫文章用材料是為了說明觀點,文章寫出來叫大家看不清楚,就是不鮮明,就是材料與觀點沒有聯(lián)系好,每個觀點應該接著有事實作證明,不能證明觀點的事實不要用?!币虼?。
起草公文一定要學會“量體裁衣”,也就是要切實處理好表達觀點與選用材料的關(guān)系。對于出思想、出經(jīng)驗的系統(tǒng)性文字材料,不少人感到力不從心,這就需要認真地鉆研,努力做到鮮明清楚、綱舉目張。學習公文寫作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要學習公文寫作的基本知識。公文在取材立意、布局謀篇上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別是在文種、格式等方面有嚴格的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和要求一般需要通過熟讀公文寫作書籍來掌握和了解。
二是要學習范文。模仿是學習的重要形式,要根據(jù)自己所從事的行業(yè),選擇中央文件、領導講話、行業(yè)文件、單位歷史文件,報刊上影響較大的、公認的一些好文章精心研讀,用心揣摩其思路及語言風格,細心體會其謀篇布局、形式特征。
三是觀察體會經(jīng)驗豐富同志的寫作過程。學習寫作很重要的一條經(jīng)驗,就是要認真體會領導同志、有經(jīng)驗同志從立意構(gòu)思到謀篇布局,從著手起草、反復修改到最終定稿的整個過程,領悟每一個細節(jié)。
(五)借梯上樓
巴甫洛夫曾說過:“不管鳥的翅膀怎么完善,它任何時候也不可能不依賴空氣飛向天空。事實和資料就是科學家的空氣,沒有它,你任何時候也不可能起飛;沒有它,你的理論就是無用的掙扎?!蔽覈鴿h代恒寬說“厚其基而求其高”,宋代蘇軾說“厚積而薄發(fā)”,清代唐甄說“積多則神”。
荀子《勸學》篇里面的“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都是知識、材料積累的重要性。對于機關(guān)干部來說。要想把文字材料寫好,一定要學會“借梯上樓”,善于積累和運用各種資料。第一,善于積累材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積累是公文寫作的基礎。學習靠積累,積累也是一種學習。公文寫作中的積累包括積累構(gòu)思(文章結(jié)構(gòu))、公文語言、寫作信心和公文素材。
構(gòu)思最難積累,需要有人指點、引領,需要寫作者用心分析,需要大量的實踐鍛煉。把握公文語言是指依據(jù)不同的文種使用不同的語言,特別是講話稿,要根據(jù)不同的講話人和聽眾確定講稿的風格,寫作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語感。
積累寫作信心就是指在心理上從剛開始接受寫作任務時的誠惶誠恐,逐漸轉(zhuǎn)變?yōu)樘谷幻鎸?、從容不迫?!笆种杏屑Z,心里不慌?!辈牧系姆e累在公文寫作中至關(guān)重要,要努力讓自己公文素材的“糧倉”豐盈。在這里介紹一下筆者關(guān)于公文素材的“四類”積累法。
第一類:政治理論、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法規(guī)類材料,特別是與本行業(yè)密切相關(guān)的理論和政策法規(guī);
第二類:本單位現(xiàn)任主要領導及領導班子的工作思路、思想風格,單位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和理念,特別注意掌握領導講話類材料等;
第三類:本單位主要業(yè)務方面的材料、本行業(yè)基本材料和前沿情況;第四類:行內(nèi)行外、國際國內(nèi)與業(yè)務有關(guān)的學習型、啟發(fā)型材料。
做到“三勤”
一要勤讀有字之書,向書本學?,F(xiàn)在是信息社會,媒介發(fā)達,電子的、紙質(zhì)的報刊、書籍比比皆是,應有盡有,學習、積累起來十分方便。我們一直倡導創(chuàng)建學習型辦公室,倡導辦公室人員每人每年至少讀兩本書,根據(jù)實際和需求讀好書。要有“讀書破萬卷”的精神和毅力。
具體怎么讀?讀什么?要根據(jù)自己的目標和情況確定,有的要細讀,有的要略讀,有的瀏覽一下就可以了。辦公室工作有讀書的時間,也有這方面的條件。中央重要文獻、上級文件、領導講話等我們都要細讀,要認真細致地研讀消化,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
平常沒有總結(jié)和積累,到時腦袋里空空,筆記里空空,資料柜里空空,電腦里也空空,是寫不出好材料的。
二要勤讀無字之書,向?qū)嵺`學。人人是老師,事事是教材,處處是課堂。文字寫作不能只靠書本上學,必須從實踐中學。要學習別人吃苦耐勞的精神、良好的寫作習慣、正確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觀點方法,借鑒融合各種經(jīng)驗、知識,批判地吸收、摒棄地繼承,這也是較快吸收和轉(zhuǎn)化的途徑。
要善于在實踐中積累知識、素材和經(jīng)驗。會寫材料的人都有自己的秘籍、方法、經(jīng)驗,都是平時積累的。手頭和腦子里空空,寫出來的東西肯定也是七拼八湊,領導不認可、不采用。
從行業(yè)的角度講,不接觸實際,不了解生產(chǎn)流程,不懂得管理過程,不把握行業(yè)特點,寫出來的材料就會只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只能是言之無物、空洞乏味。
三要勤于實踐練習,多加鍛煉。要善于觀察和思考,學會用哲學的觀點和辯證的方法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寫出來的東西才有理論水平和科學觀點,才能指導工作、解決問題。寫筆記、記日志,組織命題寫作、文章點評等,都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要有刻苦的精神,肯吃苦、能吃苦,不怕壓擔子、接任務。真正好的材料是逼出來的、壓出來的,必須嚴要求、壓擔子,這個問題不解決,就永遠培養(yǎng)不出自己的文字人員。辦公室當前存在一個現(xiàn)象,就是能寫材料的人總有寫不完的材料,不能寫材料的人總沒有材料寫。
實際上,有材料寫是鍛煉自己的好機會、提高能力的好機會,也是展示自己的好舞臺,最好不要輕易讓給別人。
機關(guān)公文寫作的技巧
機關(guān)公文的寫作是十分講究技巧的,下面我為大家?guī)砹藱C關(guān)公文寫作的技巧,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熟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蘇軾認為讀書須在熟讀、深思上下苦功:“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笔熳x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博覽群書,博古通今,博聞強記,最終達到博學多才。一個人文章寫得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讀書的多與寡。筆者自參加工作以來,從不打牌、唱歌、跳舞,利用辦公室報刊齊、資料全、視野廣、渠道寬的優(yōu)勢,不斷豐富自己的“資料庫”,充實自己的“圖書館”,在積累中擴充內(nèi)涵,增強底蘊。我堅持每天晚上讀3個小時的書籍或報刊,認真研讀了《愿你成為大手筆》、《經(jīng)典公文賞析》、《應用文寫作實踐談》、《領導講話稿寫作規(guī)范與技巧》等書籍,私費訂閱了《秘書工作》、《秘書之友》等雜志。平時,我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及報刊重要言論,加強理論修養(yǎng),提高政策水平;學習優(yōu)秀作品,有意識地選讀一些范文,閱讀上級的.重要文件、領導講話稿及內(nèi)部資料,了解公文的基本格式、構(gòu)成要素、語言特點、版式字體等基本知識;了解本地本部門工作,學習本職業(yè)務知識,汲取營養(yǎng);多學哲學,運用發(fā)展的、聯(lián)系的、全面的、系統(tǒng)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思考問題。
二、精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精思是學習之要。提高能力,光讀書不行,讀死書、死讀書更不行,必須學會思考。馬克思曾說:“思考是無上的樂事?!惫畔ED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過:“行動之先,以深思為佳?!庇骷也柨酥赋觯骸白x書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因此,秘書人員必須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學思并重,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做到“閑時多謀、忙時善斷”?!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識、見識、膽識,都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也只有付諸實踐才能彰顯其價值,轉(zhuǎn)化為財富。要善于把握領導決策的需求,切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未雨綢繆。要大興調(diào)查研究之風,多到“深水區(qū)”去“補氧”,多到工作一線去“充血”。在工作中,我認真了解中央、省、市的工作重點、工作思路,走村入戶,深入實際,就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先進性教育活動、推進新型工業(yè)化等課題開展調(diào)查研究,收集、整理先進地區(qū)的好經(jīng)驗、好做法、好思路,著力拓寬調(diào)研領域,形成自己的公文寫作思想庫,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三、勤練:??葱刂杏斜?,常寫筆下生花
鋼槍越打越響,筆頭越寫越暢。寫作說到底是一種技能,而技能的提高就是要反復練習。唐代大詩人賈島曾經(jīng)說過:“一日不做詩,心源如廢井?!濒斞赶壬勛约旱膶懽黧w會時曾說:“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惟有勤于筆耕,才能做到厚積薄發(fā)。為培養(yǎng)寫作興趣,我先從“豆腐塊”寫起,記得我的處女作是一篇不到800字的通訊稿件,刊登在當年《婁底日報》的頭版上。正是因為有了它,才有了后來一篇篇文章見諸報端。到后來,*起*萬余字的工作報告也覺得比較輕松,品嘗到那種靈感被挖掘的快樂,如肩頭卸下千斤重擔,如馬拉松賽跑抵達終點,如魯賓遜離開荒島,不亦快哉!我始終樹立“多干事才能快提高,干大事才有大作為”的思想,珍惜每一次寫作機會,主動攬活干,在寫作中鍛煉筆力。精品佳作巧中求。在寫作時,我精心確定寫作思路,準確領會領導意圖,仔細醞釀打好腹稿,詳細擬訂寫作提綱,力求做到文由心生、筆隨意至。為黨立言,責任在肩。工作中,我從不“見了材料就躲”,而是盡可能地爭取練寫機會,積極參與公文寫作,勤練“手中筆”。領導們經(jīng)常交任務、壓擔子,有時萬字文稿,催要火急,經(jīng)常要“開夜車”,日久便達到熟能生巧、運用自如的境界。我先后在鄉(xiāng)鎮(zhèn)、縣檢察院、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市委辦等單位從事文字工作,獨立起草或參與起草公文材料300多份,在市級以上刊物發(fā)表新聞稿件和理論文章400多篇,多篇調(diào)研文章在省里獲獎。
四、多改: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
文章不厭千回改。公文是“三分寫,七分改”。修改的過程,就是檢驗和綜合運用寫作知識與技巧的過程。寫公文雖不像作詩那樣講究韻味,然亦須字斟句酌。我在最初從事公文寫作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同“趕鴨子上架”,拿出的稿子,自己看著也不滿意,又改不到位,導致負責把關(guān)的領導花費很多精力去修改。面對一些修改難度大的文稿,我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能“橫眉冷對草稿紙,俯首光啃鋼筆帽”。隨著時間的推移,寫作的實踐經(jīng)驗逐漸豐富,文稿送到領導那里“成活率”也越來越高。唐代詩人杜牧有句名言:“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兵衛(wèi)?!本褪钦f大凡寫文章應以立意為主,以氣勢為輔,以辭彩語句章法為技巧。這對我們很有啟迪意義。我在公文修改過程中,主要是圍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一是檢查立意是否深刻;二是檢查內(nèi)容是否全面深刻;三是檢查結(jié)構(gòu)是否清晰合理;四是檢查語言是否平實莊重;五是檢查詳略是否得當;六是檢查論述是否精辟。同時,我虛心向機關(guān)“大手筆”請教,得到高手指點與斧正,寥寥數(shù)語,茅塞頓開,稍作修改,大為增色。經(jīng)過一番摸爬滾打,千錘百煉,自己的公文寫作水平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明顯提升。
以上就是關(guān)于機關(guān)材料寫作技巧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機關(guān)材料寫作范文(機關(guān)材料寫作范文大全)
杭州市委直屬機關(guān)工委(杭州市委直屬機關(guān)工委 長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