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品牌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1、設計類的參考文獻
景觀設計外國參考文獻(景觀設計外國參考文獻怎么寫)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景觀設計外國參考文獻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錄列表:
一、設計類的參考文獻
設計類的參考文獻
設計類的專業(yè)有很多,參考文獻也有很多種,分享了關于設計論文參考文獻,歡迎閱讀!
設計類參考文獻篇一:
[1] Krumhansl, C. L. 2002. “Music: A Link between Cognition and Emotion” [A]. In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Vol. 11 [C]: 45-50. Oxford: BlackwellPublishers.
[2] Mitnick, K. D., and W. L. Simon. 2002. The Art of Deception: Controlling theHuman Element of Security [M]. Indianapolis: Wiley.
[3] Ekman, P. 2003. Emotions Revealed: Recognizing Faces and Feelings to Improve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Life [M]. New York: Henry Holt & Co./Times Books.
[5] Quentin Newark. 2007. What Is Graphic Design? Essential Design Handbooks [M].RotoVision.
[6] Berryman, Gregg. 1990. Notes on graphic design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M].Crisp Publications.
[7] Bojko, Szymon. 1972. New graphic design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M]. LundHumphries.
[8] Thompson, Bradbury. 1988. The art of graphic design: Bradbury Thompson [M]. YaleUniversity Press.
[9] Ades, Dawn, Brown, Robert K.,Friedman, Mildred S.1984. The 20th-century poster:Design of the avant-garde [M]. Abbeville Press.
[10] White, Jan V. 1988. Graphic design for the electronic age [M]. Watson-GuptillPublications.
[11]吳國欣.標志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12]朱鍔.現代平面設計巨匠田中一光的設計世界[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13](日)Works 社編輯部編著.日本平面創(chuàng)意設計年鑒 2005[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14]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15]何家訊.現代廣告案例——理論與評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16]張金海. 世界經典廣告案例評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17]威廉 阿倫斯著,丁俊杰,程坪,苑菲,張溪. 當代廣告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18] [日]直條則夫著,俞純鱗. 廣告文稿策略-策劃、創(chuàng)意與表現[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19]湯義勇. 招貼設計[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20]李巍. 廣告經典故事——超級名牌的廣告戰(zhàn)略[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
[21]王紅衛(wèi). 商業(yè)海報設計 創(chuàng)意解析范例導航(附光盤)[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2](美)斯科勒司,(美)偉德爾. 創(chuàng)意海報版式設計[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45~48.
[23]周進. 世博會視覺傳播設計[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22~30.
[24]朱維理. 大型活動標志設計實戰(zhàn)案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25]梁明珠. 城市旅游開發(fā)與品牌建設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26](日本)秋山孝. 秋山孝海報作品集[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62~67.
[27]朱鍔. 日本海報設計的形態(tài)[M].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01.51~60.
[28](英)赫利. 什么是品牌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29](美)馬特·馬圖斯. 設計趨勢之上[M].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78~86[30]劉金平. 視覺青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7.
[30]金志國. 一杯滄海:我與青島啤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設計類參考文獻篇二:
[1] 張平. 河南墜子:中原大地的藝術瑰寶[J]. 東方藝術. 2012(S1)
[2] 姜昆,戴宏森主編.中國曲藝概論[M].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
[3] 江山. 彈撥樂器為曲藝音樂伴奏的藝術特征[D]. 上海音樂學院 2013
[4] 成萌. 山東大鼓[J]. 曲藝. 2011(12)
[5] 張繼平,著.曲山藝海漫話[M]. 濟南出版社, 2012
[6] 張凌怡,劉景亮,著.河南曲藝史[M].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7] 山東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齊魯戲曲春秋[M].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9
[8] 趙錚,趙抱衡編著.趙錚河南墜子藝術[M]. 大眾文藝出版社, 1999
[9] 何宇鵬. 河南新鄉(xiāng)“中州大鼓”的調查與研究[D]. 河南師范大學 2014
[10] 戚媛. 論山東大鼓的發(fā)展歷程及其意義[D]. 山東藝術學院 2014
[11] 余勝. 白褲瑤銅鼓文化變遷[D]. 廣西民族大學 2013
[12] 宗雪. 河北任丘大鼓研究[D]. 河北大學 2014
[13] 黃敬. 臨清駕鼓研究[D]. 聊城大學 2014
[14] 朱亞楠. 河南項城“官會響鑼”的.考察與研究[D]. 河南師范大學 2014
[15] 于林青著.曲藝音樂概論[M].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3
[16] 張雪蓮. 河南墜子的演唱藝術[J]. 作家. 2011(22)
[17] 劉世嶸. 中州說唱音樂藝術特征研究[J]. 作家. 2011(16)
[18] 洪燁. 河南墜子的流變[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11(07)
[19] 張雪蓮. 河南墜子的形成與發(fā)展[J].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0(09)
[20] 趙連甲. 求新務實說書人 記已故西河大鼓名家劉泰清[J]. 曲藝. 2010(07)
[21] 楊紫. 山東大鼓[J]. 走向世界. 2010(07)
[22] 濟南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趙鐘云主編.曲山藝海話濟南[M]. 黃河出版社, 2002
[23] 車振華. 明湖邊美人絕調--俗文化視野中的說書藝人王小玉[J]. 古典文學知識. 2009(05)
;二、中外環(huán)境藝術設計論文?
中外傳統建筑藝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研究建筑群落關系、建筑物的形態(tài)、建筑景觀、建筑的區(qū)域性構造、建筑小品以及建筑物的裝飾各方面,它涵蓋雕塑、繪畫、工藝美術等多種藝術。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范文一:中外環(huán)境藝術教育比較內容 摘要:本文著重從中外 環(huán)境 藝術 教育 方面作了比較,對國內外環(huán)境藝術教育現狀作了例項比較,在景觀設計和教育方面作了較深的對比,對 現代 和未來的環(huán)境藝術教育 發(fā)展 趨勢有了明確論述,相信此文對從事這方面 工作的同志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 鍵 詞:環(huán)境藝術 中外設計 教育比較
一、中外環(huán)境藝術設計教育
1.中外環(huán)境藝術設計教育相融合例項現象
20世紀初, 中國 的室內設計主要由 建筑師來完成。二三十年代,中國建筑師以自強的民族性格設計出一批富有民族傳統的優(yōu)秀建筑和室內設計作品,如呂彥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堂、中山陵藏經樓等建筑,室內采用傳統八角形藻井裝飾和梁枋彩畫裝飾,中山堂內裝飾也是用傳統民族色調構成色彩鮮明、富麗。當時在西方建筑和裝飾風潮的 影響 下,也出現了兼合中西的折中主義的設計風格,在現代建筑結構和空間中,適當運用中國民族裝飾元素如木構造型、彩畫、紋樣等。如1936年陸謙設計的上海中國銀行的室內設計運用了中國傳統處理手法和裝飾元素 語言,做到了中西合璧,相得益彰。20世紀上半葉大量現代建筑的室內設計吸收了西方環(huán)境藝術的表現手法和裝修風格,達到了當時的先進水平。
隨著國家建設的大規(guī)模開展,不僅高檔賓館、飯店、寫字樓建設裝修形成熱潮,大型商場、一般商店也開始步入裝修大潮中。隨著住宅建設的加快,民用住宅的室內裝修逐漸成為裝修的主要領域。因此,室內設計從公共場所走向民眾日常生活領域,不僅極大地擴充套件了設計范圍,更使一般民眾從室內設計中體驗到了藝術設計的價值與審美情趣??梢哉f,室內設計是整個藝術設計中涉及面最廣、涉及人群最多的一個專業(yè)領域。環(huán)境藝術教育也成為根本改變生活環(huán)境、迅速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方式。
中國的現代室內設計專業(yè)教育開始于1957年。首先中央工藝 美術學院成立了室內裝飾系,1988年因專業(yè)的拓寬而易名為“環(huán)境藝術設計”系,同年在同濟大學建筑系和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系設立室內設計專業(yè)。至今已有100多所院校設立了本專業(yè),室內設計的專業(yè)教育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畢業(yè)生呈供不應求的趨勢。
我國的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有兩大特點:一是發(fā)展空間很大;二是 歷史 不長,基礎不厚。在近20多年的飛速發(fā)展中,雖然有一批優(yōu)秀的設計師,但在 經濟 利益驅使下,大量非專業(yè)人員從事這一行業(yè)致使其領域魚龍混雜,許多設計處于抄襲模仿階段,尤其是照搬港臺地區(qū)及日本和歐美的設計,甚至不顧功能、不分場合地照搬。有的設計人員一味地迎合甲方低俗的要求,為求取個人的經濟利益,以次充好,偷工減料;有的堆砌材料追求所謂豪華高檔,而缺少真正的設計。如果與國際環(huán)境藝術設計的發(fā)展相比,我們還是處于初級階段,優(yōu)先發(fā)展環(huán)境藝術教育,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設計人才和進一步提高已有設計人員的素質是當務之急。
當代環(huán)境藝術教育就是以現代需求改造舊的城區(qū)為中心,使之滿足現代人的新需求,但要保持舊城市的尺度,舊的面貌,包括舊建筑的面貌和舊建筑之間的關系,保留舊城市的完整的面貌,賦予它新的功能,滿足新的功能需求。將歐美環(huán)境藝術教育和環(huán)境保護結合起來設計,探索一條既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又能發(fā)展商業(yè)潛力的環(huán)境藝術教育模式,具有極大的發(fā)展前景。
2.環(huán)境藝術教育層面
在環(huán)境藝術設計教育領域中,不論是在 實踐層面還是在 理論 層面,關于“新”與“舊”的命題,總是被人們特別關注,追“新”本身就是設計思維的“賣點”。在絕大多數的設計領域中,幾乎都是以追“新”為原動力的。其陳腐應歸咎于傳統 文化,欲求中國之新昌盛,必要求“新”意,要“現代化”,其深層的意思其實就是要“國際化”。
現實的情況往往是西邊認為舊的,東邊則以為新,只因中部隔著一條河。而在這條河上,缺的僅僅就是一座橋。于是,結論就大相徑庭,其嚴重性不亞于瞎子摸象。在我們的生活經歷里面,世界上的事物及其變化 規(guī)律 之本質,難道不是更多地呈現出這樣的情況嗎?
設計的技術化傾向的教育思維已經成為設計開展的阻礙,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不斷 *** 著 社會 的新的消費模式的產生,設計師疲于奔命或僅僅滿足于客戶的一般要求,中國的現代設計長時間內在低水平上重復。與之相應,現代設計教育也以培養(yǎng)市場需要的設計專業(yè)為目標。中國環(huán)境藝術設計離市場太近,缺乏理想,缺乏創(chuàng)意,已經使原本最有活力的中國設計停滯不前。
環(huán)境藝術設計教育的本質思考與人類對于“設計”的社會價值與文化價值思考的主題結合起來,將廣闊的人 文學科的內容帶入設計教育學科,讓環(huán)境藝術教育者成為具有完善和健康的人格的人,才能創(chuàng)作出對人類的今天及未來有益的設計。
二、中外現代環(huán)境藝術教育趨勢
教育應主動服務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確立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機制,從藝術設計教育體系的全方位實施新世紀高等教育的改革工程。抓住機遇,必須實現產業(yè)鏈上的突破,提高藝術設計和生產的總體水平。產業(yè)提升的關鍵是人才,而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育。它為中國環(huán)境藝術設計穩(wěn)步邁向國際舞臺搭建了持續(xù)不息的能源再生基地。
促進學科發(fā)展和教育發(fā)展,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走向社會、宣傳自我和提高社會影響的平臺。通過學術論壇、大型比賽、大師展示等一系列活動,讓世界了解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的成果,同時也將世界上最好的環(huán)藝設計成果和教育成果引進中國。
通過展覽、比賽促使學生努力適應市場,融匯東西方文化和 時尚 ,促進我國環(huán)境藝術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和競爭意識,發(fā)掘人才和推薦人才,出版各個專業(yè)方向的作品集,向家長、學校、 企業(yè) 和社會各界展示自己的才華,在壓力與動力的共同作用下,學生 學習 和創(chuàng)造的 *** 得到了極大的鼓舞。
在 教育 機制方面實行學分制。學生將在選專業(yè)、選課程、選教師等方面真正成為“上帝”,使學生讀自己想讀的專業(yè),學自己想學的知識變成可能。這一舉措無疑給學生帶來了實惠,但也給傳統的教育觀念模式和辦學條件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zhàn)。學科淘汰機制的實施,對學生和教師都產生了極大的震動,同時對各專業(yè)的建設起到了“警示”和促進作用。
實行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由學生對每一門課程的任教老師進行教學態(tài)度、教學質量的評估打分,對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兩年內緩升 職稱,情況嚴重的須限期調離。這種評價體系使教學質量的 管理不僅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真正起到了推動作用?;拘纬煽蒲信c 科學 緊密結合,立足為學科服務的宗旨,把教師按照功能 研究 、人體 工學、博物館建設、市場營銷等進行規(guī)劃,每一個團隊以學科帶頭人中青年合并的團員形式組成科研小組??茖W意味著創(chuàng)新,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了深化的環(huán)藝設計教育改革精神。
以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帶動傳統教育機制的創(chuàng)新,以科學 文化的進步提升教育文化品質,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紀元,樹立 中國 環(huán)境 藝術 教育的新形象。走國際化與市場化相結合的教育模式,為中國環(huán)境藝術走品牌之路構筑了持續(xù)不息的人力再生資源的開發(fā)基地。
1.現在和將來的設計需要徹底轉變對 自然 環(huán)境的態(tài)度,轉變與使用者以及內在 科技 的關系。盡管有不斷的嘗試,但箭鏃環(huán)境上生態(tài)與科技的落后狀況總體上不應該成為保持箭鏃環(huán)境藝術方式的連續(xù)性或者采用傳統表現形式的借口。需要在真正合適經歷過考驗或者說從更長的時間概念上可以算作“正確”的方式與常常伴隨“正確”出現,又通常不會受到質疑的其他現象和方式之間做出明確區(qū)分。
2.在找尋適合當代和未來的環(huán)境藝術設計 語言方面,打破傳統定型的設計概念,代之以對與“工程”全面的詮釋。需要設計師與工程師理念一致及多區(qū)域的知識,如紡織工藝、仿生學、時裝和飛機制造等。用比盤的思維、細致和付出成就了很多設計,記錄我們至今的成果。
三、中外環(huán)境藝術教育新理念
中外環(huán)境藝術教學思想、形式、結果的比較,并非是中國的學生與外國學生的比較,而是中國教師與外國教師在環(huán)境藝術教學中所產生的現象,是環(huán)境藝術教育的觀念、思想、教育 方法 和形式的差異的比較。對學生年齡、 心理等特點的不理解,對學生的形象思維、想象、創(chuàng)造等的壓制,是一種由非藝術技法訓練***中國傳統臨摹***和非藝術設計 理論 體系所組成的非藝術設計的環(huán)境藝術教育是不能適應 社會 發(fā)展 對于人才素質的需要的。因此,學生只有被動地、盲目地再現可能,卻很少有自由發(fā)揮的余地,更重要的是剝奪了學生進行形象思維、創(chuàng)造與審美的余地。
課堂教學不應是黑板***范畫***——學生的眼睛——學生用手把樣板設計下來,盡管這種拷貝、克隆的技術不斷提高,這種沒有心的參與而只是簡單地從眼到手的過程,不能表達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流于形式。新世紀的環(huán)境藝術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為核心,創(chuàng)與造兩方面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所謂“創(chuàng)”就是打破常規(guī),所謂“造”就是在打破常規(guī)的基礎上產生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
環(huán)境藝術教師必須尊重不同尋常的提問和不同尋常的想法,教師要向學生表明他們的想法是有價值的,教師要為學生自發(fā)地提供機會并給予肯定。教師要給學生 實踐或 學習 提供一個寬松的、一般不被外界的評價左右自由想法的環(huán)境。
教師要認真轉變教學思想觀念,弄清環(huán)境藝術自主發(fā)展的模式與灌注式、放任式、參與式本質的區(qū)別。教師應搞清在指導學生怎樣學的 問題 上,關鍵是弄清積極主動與消極被動、清醒自覺與盲目糊涂、立學高校與低產嘗試之間的區(qū)別。在“怎樣指導著學生自主地學”的問題上,關鍵是教師要站準位置,扮好角色。站準位置就是教師要站在“側位”,從旁指導學生自主發(fā)展,不要站到前位,“以講代學,以問代學,以牽代學”,那是“越位”,也不要站在“后位”跟著學生跑,那是“不到位”。做到“守位,及時補位,不越位”,合理把握導的“度”。教師要有善于培養(yǎng)學生敢于堅持自己的自發(fā)性與原創(chuàng)性的意識和能力,不能只去喂學生或讓學生形成等你喂灌的意識。不能用“統一標準”培養(yǎng)學生,要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設計的想象力、個性品質、藝術創(chuàng)造力,民主性、人文關懷精神,應增長學生的自信心去適應社會變遷能力。
1.應給環(huán)藝設計學生一些寬松的學習氛圍。課程設計和評價標準應是多樣化,而不是單一制。
2.擴大選修課的范圍,實行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加強與人文、科技課程的整合作用,注意與其他學科的滲透和關聯,與 現代 新學科、文化、地域、 歷史 、生活溝通起來。強化環(huán)境藝術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3.中國環(huán)境藝術教育若要與世界環(huán)境藝術教育同步發(fā)展,應從加強環(huán)境藝術教育研究入手,促進校際間、地域間、國際間環(huán)境藝術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以達到加快我國環(huán)境藝術教育研究發(fā)展步伐的目的。
4.重視工藝 美術設計與社會發(fā)展的關聯,擴充套件環(huán)境藝術教育的 內容 和表現手段,制定與終身學習、資訊化社會相對應的多元化的環(huán)境藝術教育目標。
5.重視跨文化的人文素質教育。由于每個人出生以后所受文化薰陶對他有決定性的 影響 ,因此每個人都是其母文化的產物。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應逐漸開闊視野心胸,培養(yǎng)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態(tài)度,能用文化的觀點把世界上所有大小新舊文化都平等看待。
6.開放式辦學。在高科技產業(yè)區(qū)域內建立環(huán)境藝術設計中心。這個設計中心主要負責舉辦展覽,設立設計獎,安排設計 報告, 組織召開設計學術研討會,出版設計專著、雜志等,并且聘請有關 企業(yè) 作為技術專業(yè)教學力量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教學中保持領先的地位。環(huán)境藝術設計中心還應與周邊 建筑規(guī)劃、房地產等部門保持緊密 聯絡,這樣可以直接掌握 時代 的脈搏,培養(yǎng)出具有國際水平的人才。鼓勵學生到企事業(yè)長期 實習,讓學生有目的選做課題,并由環(huán)藝專業(yè)的學生與管理工程專業(yè)的學生共同完成課題。在互相協作中,了解企事業(yè)具體運作中的消費者的調整、市場 分析 、產品定位、產品開發(fā)設計、市場營銷中的每一個過程,在市場商業(yè)競爭中獲取最大的成功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學科之間的交叉日益廣泛和基礎學科的深入探索,嶄新學科不斷被發(fā)現……這一切,都給教師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問題,知識更新的速度愈來愈快!教師只能樹立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觀點,不斷地學習,同時又要不斷去傳授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去為下一代當好“二傳手”。
教師既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者,是學生完整人格的塑造者,也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啟發(fā)者和培養(yǎng)者。應該激發(fā)學生對環(huán)境藝術愛好和學習熱情,啟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同時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水平。
參考 文獻 :
[1]舒爾曼《科技文明與人類未來》東方出版社 1995
[2]讓·拉特利爾《科學和技術對文化的挑戰(zhàn)》 商務印書館 1997
范文二:中外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比較研究【摘 要】世界最早的地鐵標志在1918年的倫敦被正式使用并沿用至今,地鐵尋路系統伴隨著地鐵的成長不斷發(fā)展,有著悠久地鐵歷史的國家在多年的設計積累中使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更加合理。現如今,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不僅具有導向與指示功能,同時它還成為了城市文化景觀的一部分。本文選取了倫敦、墨西哥、北京、南京四個城市,從城市文化這一視角對各城市的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進行比較研究。
【關鍵詞】地鐵 環(huán)境視覺設計 城市文化 比較
環(huán)境視覺設計,被美國SEGD***環(huán)境圖形設計協會***稱為為環(huán)境圖形設計是一門復雜性和融合性很強的設計門類,與許多設計學科相關包括平面、建筑、室內、景觀、工業(yè)設計等所有與導向、資訊與特征傳遞、環(huán)境塑造相關的視覺形式。由于這一設計門類以視覺為主要傳達媒介,所以也被很多人稱為環(huán)境視覺設計。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主要涉及地鐵站內、站與站之間的尋路系統,指示牌、標識圖形、動態(tài)環(huán)境、形象設計、站內壁畫、主題環(huán)境等。
1.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的起源
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起源于地鐵初創(chuàng)時期。19世紀60年代,為了緩解地面交通壓力,地鐵在倫敦誕生,并一直是世界最發(fā)達的地鐵網路之一,倫敦也被稱作“建在地鐵上的城市”。為了幫助乘客辨識地鐵站的方位,地鐵標志成為很多城市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的起點。本文介紹的四座城市,他們的地鐵標志各具特色,采用了不同的符號元素,墨西哥與南京地鐵的標志由“Metro”中的字母M結合城市特色設計而成,北京地鐵標志則由“北京”、“地鐵”、“軌道”三個詞的開頭拼音字母組成,而倫敦地鐵標志由于設計最早也最有故事。20世紀初的英國受現代主義運動的影響,具有大工業(yè)生產特色的幾何圖形成為很多設計師運用的元素。倫敦地鐵運營總監(jiān)弗蘭克·畢克***Frank Pick***從交通工具的特征出發(fā),結合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組織規(guī)劃了以簡潔的小圓盤***Roundel***為主要元素的倫敦地鐵標志,屆時又聘請了著名字型設計師愛德華·瓊斯頓***Edward Johnson***將其設計的“地鐵體”融入到小圓盤標志,設計出了全新的倫敦地鐵標志,并于20世紀20年代開始正式使用,成為全球第一枚地鐵標志。倫敦地鐵標志的紅色圓環(huán)即像車輪,又像地鐵的圓形隧道,很好的突出了倫敦地鐵的特征。隨后,小圓盤標志通過改變藍色橫條內的文字,成為乘客快速辨識的站名牌;通過改變色彩成為倫敦不同交通工具的標志。如今,小圓盤標志完全成為了倫敦,甚至英國的象征。
倫敦地鐵開創(chuàng)的另一個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的先河是倫敦地鐵地圖。1933年電子工程師亨利·貝克***Henry C. Beck***突破了實際空間位置的束縛,設計了舉世聞名的倫敦地鐵地圖。他不僅將蜿蜒的線路簡化為規(guī)范、均衡的水平線、垂直線和45度折線,而且還利用不同的鮮艷色彩來區(qū)別每一條線路,結合“地鐵體”的站名標注,幫助乘客快速識別每一個站點與線路,形成較為準確的倫敦地鐵站點分布認知。倫敦地鐵圖標準化的視覺識別設計開創(chuàng)了現代地圖設計的新模式,也成為環(huán)境視覺設計最早的典范。
2.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的文化特色比較
2.1倫敦地鐵文化特色
倫敦地鐵不僅是倫敦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時也是文化與藝術的殿堂,從1908年首次推出地鐵海報專案以來,倫敦地鐵一直吸引著眾多的藝術家與設計師為其創(chuàng)作。從精美的口袋版的地鐵地圖封面、活動海報、站點海報、壁畫,到別具特色的文化紀念品,倫敦地鐵被稱為視覺傳達設計與美學的完美結合。史蒂文·赫勒***Steven Heller***和路易絲·菲利***Louise Fili***在他們的著作《BRITISHMODERN-graphic design between the war》一書中評價,英國的現代平面設計開始于倫敦地鐵系統,并由此向外擴充套件***Modern English graphic design began underground and surger upward***。[1]倫敦地鐵由于建設年代跨度大,所以即便是在車站的建筑形象與裝飾上也體現出不同時期的不同設計風格,這為乘客辨識站點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早期的磚石拱形結構,后期的純鋼鐵架構,現在鋼化玻璃站臺,相互之間看似缺乏統一性,但卻很好的展現了倫敦地鐵150年來的發(fā)展歷程。從每條線路的環(huán)境視覺設計中不僅可以看到倫敦文化與歷史的蹤跡,同時也是英國視覺傳達設計發(fā)展的歷史。
2.2墨西哥地鐵文化特色
墨西哥城的第一條地鐵線建成于1969年,在對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中,墨西哥城對城市文化采用了獨特的設計構想。由美國著名的空間導視系統設計師蘭斯·威曼***Lance Wyman***設計的墨西哥地鐵站名符號,開創(chuàng)了地下交通空間導視符號運用的一個先河。每個車站根據站點特殊的歷史文化或者外觀形態(tài)進行圖形化設計,形成獨特的站名符號,并將其編入地鐵地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理工學院站的標識是不遠處國家理工學院的?;?,而薩帕塔站的標識則是1910年墨西哥農民運動領袖薩帕塔的頭像。
圖3 墨西哥城地鐵獨特的車站標識
墨西哥城地鐵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濃郁的文化氛圍。1984年墨西哥 *** 啟動了“地鐵文化空間”計劃,定期在地鐵站內舉辦不同主題與形式的展覽,以及文化活動,使車站成為反映墨西哥各種文化的重要視窗。2004年開始的“地鐵讀書計劃”也成為墨西哥地鐵別具一格的地鐵文化特色。地鐵在營運的高峰時段向乘客免費提供書籍,不僅幫助乘客打發(fā)無聊的乘車時間,也有利于市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2.3北京地鐵文化特色
北京地鐵作為中國最早開通的地鐵,對我國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有一定的表率作用。首都城市大氣磅礴的文化特色也淋漓盡致的體現在其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中?,F在的北京地鐵除了有精美的壁畫、完善的尋路系統、指示牌之外,在環(huán)境視覺設計方面非常注重車站建筑設計與主題環(huán)境的塑造,從細節(jié)到整體格調與文化氣息的營造都有了很多的思考。如,雍和宮站,在地鐵出***建筑的設計上能結合站點文化特征采用仿古建筑形式朱墻青瓦,站廳與站臺紅色立柱、漢白玉欄桿都體現出雍容華貴的皇家氣派。2008年建成的地鐵奧運支線采用“一站一主題”進行設計,演繹了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風格的完美結合。森林公園站的“白色森林”, 奧林匹克公園站的“水世界”,北土城站的“青花瓷”等都是以主題環(huán)境設計的方式進行環(huán)境視覺設計,展現站點文化特色。 2.4南京地鐵文化特色
南京地鐵在建設之初就提出了“人文地鐵”的概念,在地鐵二號線及一號線南延線打造了風格各異的、富有南京歷史文化特色的文化墻。站內的文化墻與周圍環(huán)境呼應,起到文化導視的作用,乘客通過直觀的視覺印象可以了解站點所處的區(qū)域環(huán)境。如,夫子廟附近三山街站的壁畫以夫子廟燈會為主題,以傳統年畫的表現手法,展現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傳統節(jié)日場景,點名了站點所在的地理位置與區(qū)域文化。南京地鐵二號線文化墻的創(chuàng)作則打破了以往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一站一景”,主題與所在站點歷史文脈、環(huán)境特點或重大事件相連的創(chuàng)作方法,將中國傳統節(jié)日作為設計主題。通過將傳統節(jié)日與車站站名組合產生諧音寓意,或節(jié)日與地域特點結合的方式對整條線路的壁畫進行整體規(guī)劃設計。如,興隆大街站對應“國慶節(jié)”設計了以載歌載舞的56個民族人物為元素的巨幅壁畫;苜蓿園站講述的是牛郎織女“七夕”的故事;莫愁湖站是“端午節(jié)”賽龍舟。
3.總結
由于我國很多城市的地鐵建設相對較晚,所以不如像倫敦這樣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地鐵,具有濃厚的地鐵環(huán)境視覺文化積淀,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國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在借鑒了很多城市的優(yōu)秀案例后,擁有了較高的設計起點,從而發(fā)展迅速。隨著時代的轉變,設計師們也開始意識到城市文化對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的重要性,所以,對于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在追求尋路與資訊傳達功能有效實現的基礎上,各個城市開始思考更加人性化,并具有一定城市文化特色的地鐵環(huán)境塑造。很多城市在地鐵線路建設之初就提出了“文化”這一命題,從車站建筑設計、主題環(huán)境、公共藝術、尋路系統、指示牌、APP等多個角度對城市地鐵進行環(huán)境視覺設計。
事實上,地鐵環(huán)境視覺設計成為了地鐵文化塑造的重要因素,它不僅自然的將城市文化引入地鐵空間,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成為一個城市與國家的標志。
參考文獻:
[1]Steven Heller, Louise Fili. BRITISHMODERN-graphic design between the war[M]. San Francisco:Chronicle Books,1998:58
[2]馬伶伶,李得偉. 墨西哥城地鐵的特點及其對北京地鐵的啟示[J]. 都市快軌交通,2012,2***5***:139-142
[3] 奚協. 倫敦與南京地鐵的視覺傳達設計比較研究[J]. 藝術百家,2008,105***06***:140-150
三、論文“植物在景觀中的設計 ”開題報告書中的國內外研究狀況和發(fā)展趨勢怎么寫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文體,這種文字體裁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序化管理的需要應運而生的。開題報告一般為表格式,它把要報告的每一項內容轉換成相應的欄目,這樣做,既便于開題報告按目填寫,避免遺漏;又便于評審者一目了然,把握要點。
開題報告包括綜述、關鍵技術、可行性分析和時間安排等四個方面 。
開題報告作為畢業(yè)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
由于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并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
開題報告是由選題者把自己所選的課題的概況(即"開題報告內容"),向有關專家、學者、科技人員進行陳述。然后由他們對科研課題進行評議。亦可采用"德爾菲法"評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門綜合評議的意見,確定是否批準這一選題。開題報告的內容大致如下:課題名稱、承擔單位、課題負責人、起止年限、報名提綱。報名提綱包括:
(1)課題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和有關文獻資料的主要觀點與結論;
(2)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各項有關指標、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進行試驗性研究);
(3)大致的進度安排;
(4)準備工作的情況和目前已具備的條件(包括人員、儀器、設備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設備和儀器(用途、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量、價格等);
(6)經費概算;
(7)預期研究結果;
(8)承擔單位和主要協作單位、及人員分工等。
同行評議,著重是從選題的依據、意義和技術可行性上做出判斷。即從科學技術本身為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
[2]如何撰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其順序:論文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提綱);論文計劃進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內容是“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撰寫時可以先寫這一部分,以此為基礎撰寫其他部分。具體要求如下:
1.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chuàng)新點。
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
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論文準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并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guī)椭袛嗄闼岢龅膯栴}是否值得研究,你準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并行的相關問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基于“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復。
3.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于“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復。
4.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于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3]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兩個部分:總述、提綱。
1 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并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等。
2 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刹捎谜涫交蛘问教峋V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3 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
4 要求
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于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開 題 報 告
學 生:
一、 選題意義
1、 理論意義
2、 現實意義
二、 論文綜述
1、 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
2、 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3、 國內研究的綜述
4、 本人對以上綜述的評價
三、論文提綱
前言、
一、
1、
2、
3、
··· ···
二、
1、
2、
3、
··· ···
三、
1、
2、
3、
結論
四、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提綱
一、開題報告封面:論文題目、系別、專業(yè)、年級、姓名、導師
二、目的意義和國內外研究概況
三、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四、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五、預期的結果
六、進度安排
[4]畢業(yè)論文
畢業(yè)論文是高等學校應屆畢業(yè)生總結性的獨立作業(yè),是學生運用在校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去分析、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過程,也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是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撰寫畢業(yè)論文對于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四、麻煩把簡歐設計風格的參考文獻發(fā)給我好嗎?
[1]高源. 淺談簡歐風格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元素[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11,12:189-190.
[2]陳蘇麗. 呼和浩特蒙古建筑設計風格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廖培任. 室內環(huán)境中的陶瓷產品設計研究[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3. [4]李方初. 低碳經濟對工業(yè)產品設計風格影響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3. [5]賀璐. 原研哉設計理念及風格研究[D].河南大學,2013. [6]洪纓. 室內設計風格演變中柱式的發(fā)展變化[D].蘇州大學,2001. [7]余蓉. 大眾文化對當代中國室內設計風格的影響[D].中央美術學院,2005. [8]黃智宇. 后現代主義之后產品設計風格發(fā)展研究[D].湖南大學,2005. [9]龍渡江. 海派園林設計風格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6. [10]顏其鋒. 20世紀設計風格與時尚之演變規(guī)律研究[D].湖南大學,2002. [11]蔡蓓. 現代男裝設計風格異性化研究[D].東華大學,2007. [12]白興易. 論信息時代工業(yè)設計的風格[A]. Ministry of Appearance Design Examination of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P.R.China、Industrial Design Institution,Chines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ciety.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C].Ministry of Appearance Design Examination of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P.R.China、Industrial Design Institution,Chines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ciety:,2004:4. [13]白興易. 論信息時代工業(yè)設計的風格[A]. 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寧波市銀州區(qū)人民政府、寧波工業(yè)設計研究所.2004年工業(yè)設計國際會議論文集[C].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寧波市銀州區(qū)人民政府、寧波工業(yè)設計研究所:,2004:4. [14]肖偉,王浩迅,陳炬. 品牌管理與設計風格[A].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yè)設計分會.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yè)設計分會:,2006:3. [15]謝寬容,張寶光. 淺析中、日、法三國酒包裝設計風格和差異[A].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yè)設計分會.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yè)設計分會:,2006:4. [16]陳哲,張昆. “麥當勞化”設計與“高”設計分析[A].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yè)設計分會.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yè)設計分會:,2007:4. [17]蔣衛(wèi)平. 植物圖案壁紙在現代簡歐設計中的應用[J]. 湖南包裝,2011,01:23-25. [18]. 李偉展廳設計[J]. 美與時代(上),2011,06:1. [19]. 處之淡然 博德精工磁磚在“力迅·上筑”居室的運用[J]. 室內設計與裝修,2011,09:136-137. [20]李永娟,李永慧. 淺談室內設計風格演變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 大眾文藝,2011,17:70-71. [21]歐陽浩. 簡歐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以常德市“東方花園”某居室設計為例[J]. 現代裝飾(理論),2012,06:18. [22]劉冬明. 淺議室內設計中的簡歐風格[J]. 大眾文藝,2012,16:87+103. [23]楊冬江. 中國近現代室內設計風格流變[D].中央美術學院,2006. [24]呂品秀. 現代西方審美意識與室內設計風格研究[D].同濟大學,2007. [25]蔣璐璐. 現代動畫角色服飾造型設計風格探析[J].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6:76-78. [26]王植. 論設計風格的誤區(qū)[J]. 美與時代(上),2013,12:17-18. [27]王冬梅,趙方. 多媒體軟件在藝術院校教學中的應用——以“簡歐風格室內設計”制作為例[J]. 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11:301. [28]劉曉剛. 設計風格與風格設計[J]. 中國紡織大學學報,1996,03:5-8. [29]豐興軍. 現代室內設計的風格特征與發(fā)展趨勢[J]. 裝飾,1997,04:15-17. [30]陳鴻俊. “后現代時期”主要設計風格探略——兼評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設計思潮[J]. 中國美術教育,2001,04:42-46. [31]趙強. 現代家居藝術設計風格和要素研究[J]. 金田,2013,12:152. [32]馮博洋. 現代主義設計風格中德國包豪斯對版式設計的影響[J]. 神州,2013,23:228. [33]李蓉. 淺析現代流行中的室內設計風格[J]. 華章,2014,03:79. [34]雷瑩. 北歐設計風格的精彩——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設計風格評述[J]. 家具與室內裝飾,2002,03:67-69. [35]崔天劍. 設計風格與風格設計[J]. 設計藝術,2000,04:21-22. [36]余流濤,鄒亞麗. 建筑裝飾設計風格與文化探討[A]. .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2卷)[C].:,2009:2. [37]矯克華. 現代環(huán)境藝術設計風格定位的思維培養(yǎng)——關于室內設計學科教育的探討[A]. 中國設計師協會,中國美術研究院,成都蓉城美術館.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中國設計師協會,中國美術研究院,成都蓉城美術館:,2010:8. [38]肖偉. 品牌管理與設計風格[A].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2006:1. [39]尹文君. 試論裝幀設計風格[A]. .出版科學探索論文集第5輯[C].:,2001:12. [40]王晴晴. 對簡約歐式風格家居設計的思考[J]. 美與時代(上半月),2009,02:52-55. [41]房芳. 我國室內設計民族風格發(fā)展方向的探討——結合北歐設計風格探討我國民族設計風格之發(fā)展方向[J]. 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5:121-122. [42]. 集成吊頂&家裝風格設計 友邦集成吊頂八大設計風格全球品鑒匯(上)[J]. 室內設計與裝修,2010,09:136-137. [43]王貴峰. 淺析現代簡歐家居設計[J]. 科學之友,2010,17:141-142. [44]高雨辰,鄧碧波. 他山之石,未必還能攻玉——淺談設計風格的本土化[J]. 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08,04:76-77. [45]劉菲菲. 裝飾藝術品在室內空間中的應用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2. [46]張志奇. 北京人民大會堂室內環(huán)境藝術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 [47]孫波. 動畫場景設計風格研究[J]. 神州,2012,32:184. [48]John Backus,戴敏. 程序設計能從馮·諾依曼式的設計風格中解放出來嗎?函數式程序設計及其程序代數[J]. 計算機科學,1984,03:21-43. [49]陳金梅.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yè)的色彩訓練與教學——《人物形象設計風格配色》課例設計[A]. 中國流行色協會.紀念中國流行色協會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國流行色協會學術年會學術論文集[C].中國流行色協會:,2012:4. [50]實習記者 全文鑫. 張波:設計風格要隨時代而變化[N]. 中華建筑報,2011-08-23013.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景觀設計外國參考文獻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