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期刊超越指數(期刊超越指數怎么算)

    發(fā)布時間:2023-04-13 18:12:25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89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期刊超越指數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官網:https://ai.de1919.com。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期刊超越指數(期刊超越指數怎么算)

    一、國產頂刊崛起,這本生物頂刊一鳴驚人!

    一、Protein & Cell期刊歷史以及定位

    Protein & Cell創(chuàng)刊于本世紀初,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生科院和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聯合創(chuàng)辦,由Springer-Nature集團負責海外發(fā)行,2012年首次被SCI收錄。其編輯部位于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內,曾長期被研究所學生作為所刊看待(類似于中科院遺傳所的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其主編為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生物物理所前所長饒子和院士。從其創(chuàng)刊背景來看,該雜志更多的聚焦于結構生物學。但隨著時間的發(fā)展,該雜志逐步成為了一本生物學綜合性期刊,其不僅發(fā)表生物物理學相關研究,也發(fā)表基礎細胞生物學、干細胞乃至病毒學、免疫學等方面的內容。

    其2012年首個影響因子為3.2分, 2019年則已經上漲至10.164分,而更驚人的是,預計今年6月份公布的JCR報告中,其影響因子可高達13.6分 ,一舉超過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和Cell Reports這三本綜合性期刊。鑒于目前的政治導向,扶持國產期刊成為了趨勢??萍疾堪l(fā)布的破四唯文件中,明確要求對科研評價采取代表作制度,而 5篇代表作中,必須含有國產期刊 。因而,國產期刊未來必然是科研人員爭奪的焦點。 Protein & Cell作為的少有的國產高影響因子生物學綜合性期刊,必然會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投稿。

    局座說“顏值就是戰(zhàn)斗力”。一個期刊的排版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該期刊的定位和專業(yè)性。該期刊排版清爽簡介,非?,F代,無論是字體還是整體版式設計,均是屬于一流水準。而其每期的Cover,則隱隱有Cell系列子刊的風范。至少從美學角度講,Protein & Cell是有辦成高品質期刊的野心的。

    二、Protein & Cell成長史

    當然,就跟看人一樣,不能只看外表,也要看內在的內涵。那么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Protein& Cell是如何用短短十年,在影響因子這一個指標上,超越創(chuàng)刊歷史超過70年的Journal of Cell Biology的。從下表可以看到,以 2015年為節(jié)點,該雜志水漲船高,其增長速度遠超我國GPD增長速度 ,就像做了火箭一樣迅速從一個 3分雜志竄升為10分雜志 ,并正式超過IF 8.6分的JCB。通過我們詳細分析發(fā)現,該雜志影響因子的迅速提升,是由于一下幾個原因:

    第一,保持較低的發(fā)文量。例如,2018/2019兩年,其article、review和letter的數目為174篇,而JCB則為523篇。在發(fā)文量較低的情況下,少數單篇引用超高的文章會顯著提高影響因子,反過來說,這也是PNAS這種年發(fā)文量超過3000篇的巨無霸雜志,其影響因子極其穩(wěn)定的原因。

    第二,大量刊發(fā)綜述性文章。例如,2018/2019兩年,其review的數目為38篇,篇均引用達到19次,直接貢獻了50.8%的引用數。而JCB的綜述貢獻則為22%。而另一本綜合性生物期刊Cell Reports則只發(fā)表了1篇綜述,對總引用的貢獻率只有0.16%。

    第三,大量刊發(fā)研究性letter。一個研究性期刊為了健康發(fā)展,是不能完全依賴于綜述性文章的。那么,如何同時提高研究型文章版面,又同時提高影響因子呢?JCR報告對于影響因子的計算規(guī)則是這樣的:兩年內該雜志發(fā)表的所有文獻在第三年度的引用數字作為分子,所發(fā)表文獻中article和review的數目作為分母,其比值則為影響因子。因此,如果說大量刊發(fā)review是從分子入手,那大量刊發(fā)letter則是從分母入手。Nature在改版前,曾有個欄目為letter,其刊發(fā)figure數目不超過4個的研究性文章,其不作為article計入分母。醫(yī)學類期刊,例如Blood,則每年刊發(fā)接近5000篇meeting abstract,同樣在貢獻大量總引用的情況下,不影響分母的數值。因此,Protein & Cell發(fā)表了68篇letter,貢獻了18.9%的總引用。

    三、投稿建議

    說了那么多,那么讀者們最想問的核心問題肯定是:Protein & Cell到底值不值得投稿?小公子個人認為,雖然該期刊IF增長迅速是利用了IF的計算規(guī)則,但無論是從其文章內容還是排版設計來看,該期刊都有一個成長為優(yōu)秀期刊的野心和潛力。合理利用IF計算規(guī)則,提高影響力,是國產期刊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并沒有什么上不得臺面。而我們科研狗所關心的是,我們能否利用期刊的規(guī)則,來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投稿該期刊,我認為有一下幾點優(yōu)勢:

    第一,國產血統(tǒng),就是高貴。四個自信建設有一條就是文化自信,而掌握科研話語權是文化自信的一個子方面。無論是科技部還是中科院文獻中心,對國產期刊都是關懷備至??萍疾恳?篇代表作中必須含有國產期刊;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出品的期刊分區(qū),則將國產期刊強行抬升至1區(qū),并為此創(chuàng)造出一個超越指數的指標。須知科學院1區(qū)理論上只包含該領域前5%的期刊,基本上都是各個領域最頂尖的老牌刊物或者CNS的子刊。連PNAS和NC都曾經因為這個規(guī)則給劃分到2區(qū)。而JCR的一區(qū)則是該領域前25%的期刊,標準要寬松的多。很多學校,無論是招聘還是學生畢業(yè),對于論文都有分區(qū)要求,有的要求科學院1區(qū),有的要求JCR 1區(qū)。JCR 1區(qū)其實還是比較容易達到的,而科學院1區(qū)則基本上高不可攀。國產期刊,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發(fā)科學院1區(qū)刊物的略輕松的途徑。因此,從這方面講,Protein & Cell值得投資。

    第二,利用letter發(fā)高分雜志。我們前文提到,Protein & Cell利用letter提升了接近20%的影響因子,那我們是否可以利用這個呢?研究性Letter這種類型,其實并不多見,我們最長看到的就是改版之前的Nature。但Nature明確指出,letter和article在科學性上沒有優(yōu)劣之分,都是nature的研究性文章,letter相對而言只是在正文上figure更少,研究更簡潔,但supplemental material則相當之多,甚至達到幾十頁,其是因為紙質雜志版面不夠所導致的妥協(xié)性選擇。而Protein & Cell的letter,經過我仔細查看,其收稿標準顯著的低于article,其正文經常只有兩張figure,附件里數據也相對較少,而其探討的科學問題,則明顯不如article那么熱點。說服力的是,letter的平均引用數字也略低于article,更坐實了我們的推測。因此,我建議,如果您對自己的工作完整性和創(chuàng)新型有信心,但熱度或者深度可能略微不足的情況下,可以試試該雜志的letter欄目。需要注意的是,該雜志的letter是純研究性論文,而非單純信件,因此完全符合各大高校的畢業(yè)要求。

    第三,對國產研究極度友好。大家都知道,科研是一個贏家通吃的競爭性行業(yè),首先發(fā)表工作的人,基本上會獲得所有的榮譽。投稿是一個漫長的歷程,大家都擔心熱點問題會被人搶發(fā),或者因為政治因素發(fā)表碰壁。國家之所以扶持國產期刊,有一點就是掌握科研話語權,排除科研之外的因素對文章發(fā)表的影響。例如, 韓春雨事件中,國內外20名學者共同署名迅速以 Letter 形式在Protein & Cell發(fā)表了題為“Questions about NgAgo”的文章 。中山大學的黃軍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胚胎中修復引發(fā)地中海貧血的突變的文章,在國外雜志屢屢碰壁, 最后迅速發(fā)表于Protein & Cell,該作者也憑此當選了當年Nature雜志評選的年度科學人物 。

    因此, 綜合以上幾點,無論是從性價比,還是從現實利益出發(fā),Protein & Cell均有投資價值 。如果投稿老牌高分雜志不中,該雜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四、投稿體驗

    最后,給大家看一下網友們的投稿體驗吧,其數據來源于網友分享。

    1. 經驗分享:非常好的國產雜志!1.編輯非常專業(yè)! 整個編輯部響應速度特別快 !不管是送審還是返修都是3天內處理,即使疫情期間也沒有受影響。2.審稿周期2周,我們那篇3個審稿人,提的意見很專業(yè),硬傷全被一一找出,連逗號全角半角錯誤都被發(fā)現了...(捂臉)。3.每期發(fā)表2-3篇左右的article,3-5篇的research letter。我們的文章開始投的article,審下來達不到articel的要求,最后改成letter發(fā)表。

    2. 我們文章投過去3天送審, 審稿10天 ,審稿意見回來后2天就給了decision,效率特別高。3個審稿人,a和b提的意見普遍比較靠譜,讓補的實驗也算合理。我們當時就一個審稿人c比較tricky,讓我們補了這個又補那個。。。。后來第二輪的時候編輯自己也寫了一段意見,認為一篇文章講好一個故事即可,沒有讓我們按審稿人c的意見繼續(xù)補實驗。

    pc這個雜志article很少,大部分是letter。我們的文章第一次投的article,審下來被拒。后來補了一年實驗又投,審下來還是達不到articel的要求,編輯問要不要改成letter發(fā)表。我們研究了一下近3年pc的letter,覺得水平也不錯。2年碩士時光,能發(fā)一篇letter也算知足了,希望以后努力能發(fā)一篇article!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tài)并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SCI論文潤色等。

    二、jcr期刊引證報告包含哪些評價指標

    jcr期刊引證報告的評價指標: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

    期刊超越指數(期刊超越指數怎么算)

    IF影響因子:

    對于期刊評價指標,大家耳熟能詳的、參考最多的應該是是湯森路透每年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

    一個期刊的影響因子IF,指的是該期刊前兩年發(fā)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fā)表的論文總數,基于Webof Science數據庫。

    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道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統(tǒng)計數據及計算的影響因子等指數,而成為一種期刊評價工具。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

    期刊超越指數(期刊超越指數怎么算)

    JCR還提供多項期刊條件選擇瀏覽功能,你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學科、JCR年份、數據庫、是否為OA期刊、湯森路透JCR分區(qū)、出版商、國家和地區(qū)等多種條件來篩選查看期刊的指標列表。

    期刊影響因子查詢及期刊投稿分析系統(tǒng),登錄LetPub網站可以查詢某個SCI期刊的影響因子、中科院分區(qū)、是否為OA期刊、期刊自引率、期刊官方網站以及期刊投稿網址等數據。

    三、為什么可以發(fā)表在高水平期刊

    高水平期刊一直都十分受作者們歡迎,期刊的定義是指定期發(fā)表論文的刊物。怎么樣的期刊是高水平期刊呢?在業(yè)界內,從廣義上講,期刊的分類可以分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非正式期刊是指通過行政部門審查獲得的期刊“內部報刊準印證”作為行業(yè)內的期刊,但也是一種合法的期刊,一般的正式期刊都經歷過非正式的期刊流程。正式期刊是國家新聞發(fā)布局和國家科委批準,編制“國內統(tǒng)一刊號”辦刊申請要有一定的實力,正式期刊要有獨立的期刊政策。下面艾思科藍小編來跟大家講解四點期刊要點吧。

    1.高水平期刊的概念需要結合一定的范圍來考慮。不同范圍的高水平期刊是不同的。例如,國內高水平期刊與國際高水平期刊或不同專業(yè)的高水平期刊完全不同,同一個刊物我們放在不同的范圍內得出的結論很可能也是不同的。

    2.對于國內高水平期刊,我們首先會想到七種核心期刊,但刊,我們會想到SCI.EI。雖然國內有一些核心期刊與SCI、EI重疊,但畢竟是少數,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國內高水平期刊在國際范圍內就不算高水平期刊了,同樣,在一個專業(yè)領域是高水平期刊,在另一個專業(yè)可能不適用,所以我們需要考慮具體的范圍。

    3.其次,我們需要關注期刊的一些指標數據。這些指標數據的水平也是我們判斷和選擇期刊的主要依據。首先是我們最熟悉的影響因子。影響因子的高低是最直觀的指標。影響因子一般根據期刊前兩年引用的文章總數與發(fā)表的文章總數之比計算,這里還有一個關鍵指標,即引用的總次數。這意味著自期刊創(chuàng)作以來,所有文章在統(tǒng)計年份中被引用的總數。引用的總數越高,期刊的價值越高,影響力越大。

    4.還有他引率.引用刊數.學科擴散指標.學科影響指標.H指數.來源文獻量.平均引文數.平均作者數.在選擇期刊時,我們可以適當關注一系列指標。僅僅關注影響因子是不夠全面的。綜上所述,當我們判斷期刊是否為高水平期刊時,我們首先劃定范圍,然后關注期刊的詳細指標數據。

    以上就是本期艾思科藍小編整理收集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內容吧。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這方面的小知識內容,請關注我們后續(xù)的更新,也可以通過站內聯系在線人員咨詢。

    cscd是什么期刊 SCI期刊 核心期刊 計算機期刊

    < 上一篇

    下一篇 >

    熱門專題推薦

    查看更多

    #ei會議

    #sci檢索

    #sci期刊

    #國際學術會議

    #sci投稿

    #參考文獻格式

    #學術會議

    #論文標題怎么寫

    #緒論怎么寫

    #論文結構框架怎么寫

    相關推薦

    撰寫學術論文都有哪些禁忌?

    2022/07/15 6155 2

    SCI和EI哪個級別更高?從這幾個角度考慮

    2022/07/08 6283 0

    發(fā)表SCI論文的版面費是多少呢?

    2023/01/17 810 0

    SCI論文的完整寫作步驟是什么呢?

    2023/01/17 764 0

    一篇高影響因子的SCI論文是怎么完成的呢?

    2023/01/17 762 0

    SCI論文投稿時怎么安排作者的署名順序呢?

    2023/01/17 760 0

    SCI論文常見的結構是怎么樣的呢?

    2023/01/17 739 0

    SCI論文投稿通過外審之后的流程是什么呢?

    2023/01/17 738 0

    四、if指數多少算高

    問:以第一作者發(fā)表SCI論文2篇以上,或累計IF5以上,,,請問什么是IF5以上?IF5是什么意思呢?

    答:IF是指期刊的影響因子,5以上的意思是你發(fā)的論文的期刊的影響因子加起來綜合超過5即可

    問:什么是研究性文獻“IF”10分以上

    答:所謂IF是Impact Factor的簡稱,指期刊的影響因子。IF10分可以說是非常大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了。

    由于國際上有眾多良莠不齊的期刊文獻,為了有一個公認的評價標準。近年來,在基礎研究評估的諸多指標體系中,都引進了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其中期刊影響因子就被作為重要指標考慮因子之一。期刊影響因子與期刊的有用性、顯示度、論文質量有關,是將這些因素量化的結果。高質量的期刊是由于有一定數量的高質量論文支撐的結果,正是有這些高質量的論文,才可能產生高水平的期刊,亦即期刊影響因子高。

    以上就是關于期刊超越指數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國家級美術期刊有哪些(國家級美術期刊有哪些期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學部重要期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學部重要期刊)

    中醫(yī)類國家級期刊有哪些(中醫(yī)類國家級期刊有哪些類型)

    什么是免費營銷策略

    十萬左右的汽車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