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園林植物配置與表現(xiàn)特點(杭州園林植物配置pdf)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杭州園林植物配置與表現(xiàn)特點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相關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中國古代園林植物配置有哪些特點?
植物配置是利用植物材料結合園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園林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和立地條件,采用不同的構圖形式、組成不同的園林空間,創(chuàng)造各式園林景觀以滿足人們觀賞游憩的需要。在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園林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公園、一塊綠地可以沒有地形、沒有水體、沒有園林建筑……,但是不能沒有能給公園帶來生機的植物。
中國古代園林植物配置的記載,最早見于宋代的有關花譜、藝花一類書籍,明代的《群芳譜》、《園冶》、《長物志》中均已論及,清代的《廣群芳譜》、《花鏡》中有較詳細的說明。從這些文字記述和保留至今的園林、古樹名木來看,中國古代園林植物配置有如下特點:
1、對園林植物題材的認識比較深刻,能得乎性情,從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外部形態(tài)深入到植物的內在性格,加以“擬人化”,因而有“梅花清標韻高,竹子節(jié)格剛直,蘭花幽谷品逸,菊花操介清逸”之說,喻為“四君子”。或將松、竹、梅配置在一起,稱為“歲寒三友”?;蛞阅档け扔鞲毁F,紫薇比喻和睦等。往往根據(jù)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和表現(xiàn)形態(tài),賦予一種人格化的比擬。因此,在園林中著重欣賞植物的個體美,以孤植方式多,且極少修剪。
2、師法自然,仿真大自然植物景觀入園。即使是在面積很小的園林中,也仿真“三五成林”,創(chuàng)造“咫山林”的意境。甚至按照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描述,在園林中創(chuàng)造“武陵春色”或者把田園風光搬進園林,設置“稻香村”等。
3、喜好集中種植某一種具有特色,或為群眾所喜愛的植物,成為專類花園。如西漢上林苑中的扶荔宮,宋代洛陽的牡丹園,明清時代園林中的枇杷園、竹園、梨香院、芭蕉塢等。這種形式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4、植物同園林其它要素緊密結合配置,無論山石、水體、園路和建筑物,都以植物襯托,甚至以植物命名,如萬松嶺、櫻桃溝、桃花溪、、梅影坡、芙蓉石等,加強了景點的植物氣氛。以植物命名的建筑物如藕香榭、玉蘭堂、萬菊亭、十八曼陀羅館等,建筑物是固定不變的,而植物是隨季節(jié)、年代變化的,這就加強了園林景物中靜與動的對比。
5、中國古代園林以景取勝,而景名中以植物命名者甚多。如萬壑松風、梨花伴月、梧竹幽居、羅崗香雪等,極其普遍,充分反映出中國古代“以詩情畫意寫入園林”的特色。
6、在漫長的園林建設史中,形成了中國園林植物配置的程序,如栽梅繞屋、堤彎宜柳、槐蔭當庭、移竹當窗、懸葛垂蘿等,都反映出中國園林植物配置的特有風格。
總之,我國傳統(tǒng)園林景觀在植物造景,以植物為主題,把植物所具有的生態(tài)習性配置在景觀中,表達思想感情。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wǎng)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二、中外古代園林水體的植物配置有什么特點?
給人以清澈、明凈、近人、開懷感受的水體,是園林中重要的構景要素。古人有喻山為骨骼,水為血脈,建筑為眼睛,道路為經(jīng)絡,樹木花草為毛發(fā)的說法。古今中外園林,都非常重視園林中水體的運用。
水體能使園林產(chǎn)生很多生動活潑的景觀,形成開朗的空間和透景線。水體在園林中好似畫面的空白,使得園林虛實相生,剛柔相濟。我國古典園林自南到北,幾乎無園不水。古往今來,園林水體與植物之間就有著密切的關系,“畫無草木,山無生氣;園無草木,水無生機?!笨梢?,園林水體的植物配置是造景不可缺少的素材。
園林中的各種水體,無論它在園中是主景、配景,還是小景,無不借助植物來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水體景觀。
水在中國早期的園林中早已被納入,在青山綠水中也就少不了植物的配置。中國古代廣為流傳著“瑤池”的神話,據(jù)《穆天子傳》中記載:“左帶瑤池,右環(huán)翠水”以及“軒砌之下,植以白環(huán)之樹,丹剛之林”,可以看出,在早期人們對園林水體的植物造景就有所重視了。秦漢時代,水在庭園中運用甚常。如漢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八條大河貫穿于苑內遼闊的平原、丘陵之上,此外,還有天然的湖泊十處,人工開鑿的湖泊也不少。從《三輔黃圖》中得知,其中太液池岸邊種植柳樹之類的植物,池中種植荷花、菱、茭等水生植物,說明漢時已注重風景點上的植物配置了。濯龍苑和西園是東漢洛陽城市的大內御苑,關于水體的植物配置有這樣的描寫:“濯龍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蘭被涯。”西園內的水渠,周流澄澈,可行舟,渠中植南方進貢之蓮花,其中夜舒晝卷,一莖生四葉,名“夜舒蓮”。
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成了園林物質性建構的主體和中心,無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在園林內對水體的植物造景都很重視。
南朝宮苑中,尤以玄武湖著稱,當時湖面遼闊,又繼承了“一池三山”的園林布局,在擁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的湖中,盛栽荷蓮,盛夏,紅裳翠蓋,一派山水勝地。健康的皇家著名園林華林園內在瀑布、泉邊種植有竹子、柏樹之類。這時候,那些身居廟堂的官僚士大夫們已不滿足于一時的游山玩水,紛紛造園。西晉石崇的金谷園是當時著名的別墅型私家園林,其主題是以池沼花木為重點,風格趨向靜雅。靜水的最主要特點是安詳明靜,簡潔平淌的水面又可做各種園林景物的底色,在水邊配植一些青柳紅花,便可達到較好的觀賞效果。
隋唐時代,園林的發(fā)展進入了盛年期。水體作為構成園林的基本要素之一,越來越被重視了。唐代的皇家園林興慶宮,宮中有龍溝,相傳“興慶池廣五七余里,荷、菱、藻、芡彌望,岸旁古垂柳甚多。”在龍池南岸,有草數(shù)叢,葉紫而心殷,醉者摘草嗅之立醒,曰“醒醉草”。
唐代的私家園林極為興盛。王維的輞川別墅,主要以山水風景之美為特色,從《輞川集》中可了解到在欹湖中植有荷花,岸邊栽植成行的柳樹,倒映入水,最是宛幻多姿。廬山草堂是詩人白居易的一小型別墅園。在草堂內有一方形水池,“環(huán)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草堂之南面,“抵石澗,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厖松下多灌叢,蔦蘿、葉蔓駢織”,這是一處充分利用四旁自然景物,經(jīng)過精心籌劃使自然的山水樹石變成具有詩情畫意的園林。
從宋代到清雍正年間是中國古典園林成熟時期的前期,是風景式園林體系的內容和形式完全定型的時期。宋徽宗的“壽山艮岳”,是以筑山為主體的人工山水苑。瀑布、池、溪、山澗連接構成艮岳的水系,水系采用了聚與分的處理手法,使得水面忽而遼闊,忽而后溪旁隴,使溪流縈回,似斷似續(xù),宛若自然。宋代的私家園林隨地區(qū)而別,風格亦不同,但一般都采用植物和園林建筑來豐富水景。如花園類的李氏仁豐園,它臨水植柳,水中多植荷蓮。宅園類的環(huán)溪是以溪湖水景取勝的,臨水建亭、臺、榭等園林建筑,配以松梅花木千株,品種盛多,并在花木叢中搭帳幕待其盛時賞之。山清水秀的西湖是當時有名的風景區(qū)。唐時就建有白堤,將此劃為兩部分,西曰“里湖”,東曰“外湖”,堤上有六橋,堤的兩旁種桃柳芙蓉,景色甚是美麗?!昂街埃臅r無窮;雖有畫工,莫能摹寫”,著名的“西湖十景”就是在南宋時形成的。明代的西苑即元代太液池的舊址,明代時往南開鑿了南海,擴大了太液池的水面,奠定了北、中、南三海的布局,三海水面遼闊,夾岸榆柳古槐,多為百年以上樹齡,中海萍荇蒲藻,交青布綠。北海一帶種植荷花,南海一帶蘆葦叢生,沙禽水鳥翔泳于山光水色間,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水景,更能增添游興,引人前往。
從清中葉到清末,是園林成熟的后期,園林的發(fā)展更趨于精致。承德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朝政的離宮別苑,豐富多彩的湖區(qū)是全園風景的主體。山莊充分利用了熱河泉的有利條件,加之峽谷、溪流和山泉的自然景觀,創(chuàng)造了山莊的湖山佳景。湖區(qū)巧妙地采用了安排洲島、橋堤的分隔布局手法,形成了風采各異的水面,山莊除安排湖區(qū)佳景外,還利用檜云峽、梨樹峪和松林峪的泉水、溪流、瀑布來創(chuàng)造以水景為題材的園林風景。在這些園林水體中再應用植物來創(chuàng)造景觀,則更能出現(xiàn)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如松云峽植以茂密蒼勁的松林,構成莽莽林海的自然景觀。在湖泊堤岸廣植垂柳,湖濱滿布菱荷、蒲葦,形成了富有自然情趣的園林風景。再如北京頤和園內的昆明湖,在清代諸園中算最大的水面,在湖的西半部修筑西堤及“西堤六橋”,是直接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及“蘇堤六橋”。其植物配置概括言之是:水邊以柳樹為主,水面多植荷花。頤和園中有些地方則以植物點出風景的特色。如知春亭小島上栽植柳樹和桃樹,桃柳報春信,點出知春之意,諧趣園以垂柳、荷花特出春夏之景。
江南園林與北方宮苑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江南地區(qū)因自然條件優(yōu)越,水源豐富,河湖池沼多,花木品種豐富,因而園林水體與植物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如蘇州拙政園的主景區(qū)以大水池為中心,池中植有荷花,其中“荷風四面亭”內有“四壁荷花三面柳”的條幅,標明了此亭所處的環(huán)境。每當夏日荷風撲面,清香滿亭。其水灣一角蘆葦,野意盎然,更添風趣。幾株無花果樹伸向水面,使岸與水的交接模糊含蓄,水面顯得幽深,好似有源而活,景色體現(xiàn)出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拙政園中部非常注意水面與山石花木建筑相互掩映,以構成富有江南水鄉(xiāng)風貌的自然山水景色。又如蘇州網(wǎng)師園中水池池岸略近方形但曲折有致,其上間植灌木和攀援植物,如云南黃馨、紫薇,并斜出松枝若干,表現(xiàn)了天然水景的一派野趣。江南園林一般都屬私家園林,因此沒有像北方園林中的大小池。池雖小,但還是采用了島、橋等水體景觀。如揚州個園中的水池并不大,但形狀頗多。曲折變化,石磯、小島、駁岸、曲橋穿插羅布,更顯出水面層次之豐富,尤其是引水成小溪導入夏山腹內,水景與洞景結合起來,設計多有巧妙獨到之處。
江南園林處理水體的植物造景一般是:園池旁配置少量體態(tài)富于變化之樹,如柳樹,它近水易于生長,姿態(tài)婀娜而偏于清麗,與水景的瀲滟配合,最能體現(xiàn)江南水鄉(xiāng)的嫵媚多姿。高處常植迎春、探春、絡石等,再上者便為萱草、玉簪花、六月雪、秋海棠之類,錯落有致。池岸路邊則較稀疏,不遮水面視線。水面常見些荷花、浮萍、菱等,豐富了水面空間層次,并控制其生長,不使其蔓衍于水面,影響倒影效果;睡蓮的花葉較小,超出水面不高,最常見于小池。而水藻僅配合魚類,偶而點綴少許。
外國古典園林與中國古典園林在處理水體及植物配置上是不同的。
西蒙茲(JSimonds)說:“水是園林中最富有吸引力的景物”。瑞典造園學家歐西潤(OSiren)說:“水從來就是園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國園林中水的范圍更大,所占的地點更為突出”。
在國外《圣經(jīng)》里所記載的“伊甸園”,園內流水潺潺,遍植奇花異樹,景色十分綺麗。
古埃及,在古城底比斯貴族墓葬中出土了一幅庭園壁畫,庭園呈方形,園中央是一矩形水池,池旁建有涼亭,環(huán)繞水池種植著埃及榕、棗椰子、棕櫚、無花果、葡萄、石榴等,在水池中還種有蓮花之類的水生植物,并飼養(yǎng)水禽和魚。
古希臘,在貴族的府邸中,設有環(huán)饒著柱廊的中庭,庭中有噴泉、雕塑、瓶飾等,并栽培薔薇、罌粟、百合、風仙子、水仙以及芳香類植物,形成華麗的內院式庭園。
古羅馬,住宅庭園中央有采光的天井,天井的地面位置筑有長方形水池,可貯存雨水,也可作洗浴用。在古園林中,多半是用規(guī)則型水池,池中有雕像,大理石桌及噴泉來豐富水景。
古意大利,水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園林中活的靈魂,有出自巖隙的清泉,有湍急奔瀉的溪流,有飛珠濺玉的瀑布,還有鏈式瀑布和臺階瀑布以及各式各樣的噴泉,但在眾多水體旁,是很少配有植物的,一般是用獨特的動水構成美麗景觀,與中國古典園林的理水完全不同。
外國園林從古至今,處處都呈現(xiàn)出平面的、立體的幾何形,追求的是一種規(guī)則型園林,水池的形狀也往往是規(guī)則的。如法國孚勒維貢府邸花園內的“王冠噴水池”,呈品字形布局。而中國園林是“一種繪畫,讓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狀,力圖摹仿大自然”,說明中國園林追求的是自然美。園林內開鑿的各種水體也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澗、泉、瀑等的藝術概括,人工理水務必做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哪怕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點綴岸磯,有的還故意做出一灣港汊、水口以顯示源流脈脈,疏水若為無盡。稍大一些的水面,則必堆筑島,架設橋梁。在有限的空間內盡量寫仿天然水景的全貌,這就是“一勺則江湖萬里”之立意。園林中的自然美離不開水,園林沒有水體做點綴便覺索然,大有“無水不成園”之勢。同樣做為園林另一重要因素的植物對園林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園林水體中除了用水面架橋、水中筑島、水上泛舟來豐富水景外,常運用植物材料的形態(tài)、色彩與風韻之美進行造景,則能創(chuàng)造出更豐富多彩的水體景觀,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
三、現(xiàn)代園林植物配置
園林植物配置不能是各種植物的胡亂堆砌,必須根據(jù)自然地形和各個景區(qū)的特點,全盤考慮、合理布局,既要符合一般的藝術規(guī)律又有它獨特的規(guī)律。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現(xiàn)代園林植物配置,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現(xiàn)代園林植物配置
1 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
建筑周圍的植物能使建筑物生硬的直線輪廓軟化,使建筑物更易于融入自然的環(huán)境中,枝條的自然曲線往往用來襯托規(guī)則式建筑,使形體更加突出建筑材料的質感。植物可以加強或者削弱地形。連綿起伏的微地形在高處種植高大的喬木,依次向下種植小喬木、灌木、草本植物、地被植物,可使原地形起伏感加強,反之弱化起伏感。水體的源頭或收尾處運用植物加以遮擋,使人不能見其首尾,可加強水體的深遠感。水體周圍的植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可以使淺水看起來深不可測。建筑周圍的生長的植物給人生機勃勃之感,同時還可以減少水土流失。
2 豐富建筑的藝術構圖
在景觀設計當中應遵循:①統(tǒng)一的原則,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顯示多樣性,但又要使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統(tǒng)一感。②調和的原則,建筑與植物運用在設計當中是應注意相互聯(lián)系與配合,使人有柔和、平靜、舒適和愉悅的美感。③均衡原則,將體量、質地各異的植物種類按均衡原則配置,使建筑與植物的搭配顯得穩(wěn)定、協(xié)調。④韻律和節(jié)奏原則,大空間選用體型高大的樹種或以植物群體進行造景,滿足空間的比例要求,反之小空間則四周錯落種植一些低矮的植物。
3 建立科學的人工植物群落,發(fā)揮生態(tài)效益
首先,必須注意植物的自然生態(tài)習性,空氣、土壤、地形地勢、生物及人類的活動等生態(tài)因子對其生存、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做到生態(tài)上的適地適樹。在景觀營造中,要注意選擇適應環(huán)境、抗性強、養(yǎng)護管理方便的植物種類。
其次,景觀講求的是協(xié)調統(tǒng)一,在這種審美的追求下,人們在處理建筑與景觀之間的關系上,便產(chǎn)生了親和態(tài)度并非是對立和控制自然環(huán)境,而是形成了建筑和諧于自然的環(huán)境藝術;在處理上,并非一味的是建筑給植物讓路,而是兩者相互依附,相互襯托;將建筑融于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中,顯得各得其所,相得益彰。進而使建筑布局獲得最大的自由,建筑與山水、花鳥、樹木有機結合組織在總體上達到建筑美與自然美的高度結合。
4 現(xiàn)代建筑與植物
現(xiàn)代高級住宅區(qū)一般比較開敞,不設高墻,在造園手法受到新藝術運動的影響,追求自由流暢,簡潔明快、立意新穎、實際高效、新奇驚險、個人參與等。在植物景觀上,追求大色塊、大效果,疏朗明快。在建筑用地上,追求大尺度,即總用地面積大、地下車位大、商鋪及各種形式的住宅空間大。在利用空間上追求高境界,即大面積環(huán)繞水景、親水景觀帶構筑自然生活,規(guī)模宏偉的景觀架空層和超大景觀露臺創(chuàng)新立體景觀。在構筑專業(yè)品質上追求純自然,即體現(xiàn)景觀架空層、花園水系、商鋪屋頂花園、空中露臺構筑立體花園的多重景觀。在建筑布局和植物造景上追求低容積率和高綠化率,改善和美化居住環(huán)境,所以,提倡植物造景,突出自然的植物群體景觀,強調植物的配置,如表現(xiàn)植物層次、輪廓、色彩、疏密和季相等,要求盡量利用原有地形,因地制宜完美實現(xiàn)人、景觀、建筑、城市的有機融合。
園林植物配置的幾種方式
叢植
在園林植物配置的多種方式中,采用最多的是組合3株以上的不同樹種,選擇適當?shù)闹骶昂团渚?,或者讓其發(fā)揮一定的背景效果,也可以讓其發(fā)揮隔離作用。在進行植物配置時,必須要講究自然搭配,具有一定的藝術效果,能夠分別展示出植物的群體美和樹種的個體美。將相同的樹種進行組合時,由于數(shù)量比較多,主要展現(xiàn)的是樹種的群體美,形成“成林”之美。
孤植
在采用孤植這一方式時,一定要注意色彩的鮮明突出、要求樹木的體形相對較大、并且樹木的壽命相對較長等。在孤植樹木周圍進行植物搭配時,應該保持適當?shù)木嚯x,便于游客觀賞,形成一定的視覺美。但是,如果植種的是珍貴的古樹名樹,一定要將其獨特的姿態(tài)單獨展示,不需要再栽種其它的喬木以及灌木等。
對植
對植主要在園門、廣場、橋頭或者特殊建筑物的入口等處應用,也就是在這些建筑物兩旁對稱的栽種數(shù)量大致相同的樹木。而在自然種植時,對植也不需要進行絕對的對稱,只需要保持形態(tài)上的均衡就可以。
列植
列植也可以稱為帶植,在街道或者公路的兩旁一般運用到的就是這種植種方式,主要將樹木進行成行或者成帶栽種。在園林的建設中,列植可以起到背景作用或者隔離作用,一般是以樹屏的形式進行密集種植。
在進行園林植物配置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配置植物的過程中要注意季節(jié)性的搭配
配置植物時,必須要在季節(jié)上進行調整和規(guī)劃,避免植物顏色的單調和雷同,春季應該體現(xiàn)出春意盎然的景象,以接近自然風光為主要特點;夏季可以綠樹成蔭,方便人們在炎熱的夏季里樹下庇蔭;秋季可以以葉色變化為主;冬季體現(xiàn)銀裝素裹,園林四季的變化要讓游客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奇特和生機,能夠產(chǎn)生一種與季節(jié)同時變化的心理情境。按照季節(jié)更迭,可以在早春時節(jié)選擇桃花、丁香、迎春、連翹以及榆葉梅等;晚春時節(jié)可以選擇玫瑰、薔薇等;初夏時節(jié)可以選擇木槿以及各種其它花草;秋季來臨可以選擇紅楓、銀杏以及海棠等;冬季可以選擇翠綠的松柏等。整體的季節(jié)配置原則應該是花開三季、綠滿四季。
植物配置要求層次分明、色彩搭配協(xié)調
在進行植物的空間配置過程中,要按照樹木的高低、大小以及四季變換等進行層次分明協(xié)調搭配。在進行配置多個樹種時,避免千篇一律,可以將不同的花色、葉色以及不同的植物高度進行搭配,要求在層次和色彩的配置上,豐富多姿。不同的花期也要應用不同的配置方式,盡量延長園林的觀賞時期。
園林建筑物要與植物的配置相互協(xié)調
相對于常年固定不變的園林建筑物來說,植物是隨著季節(jié)的不斷變化而不斷生長凋謝的生物。植物不僅能突出自然界四季的變化分明現(xiàn)象,還可以襯托出園林建筑的不同景色。在園林中設置水池是我國園林設計的主要方式之一,水池可以在園林中作為一個主要的構圖中心,讓園林景色突顯出一種明鏡開朗的感覺。
結合文化
園林植物配置不僅要結合四季的變化、建筑物的協(xié)調,還要適當?shù)娜谌胍欢ǖ奈幕瘹庀?,將現(xiàn)代城市園林發(fā)展成具備一定人文內涵的高級園林,使不斷更迭的城市歷史現(xiàn)象在園林中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梢栽诔鞘袌@林具有某種品格、帶有某種歷史色彩的植物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從而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園林。
注意種植密度
在進行植物群落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根據(jù)植物的具體生長速度、生長過程里將會形成的植株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確定植物栽種的距離。由于植物群落會出現(xiàn)盡早郁閉的現(xiàn)象,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適當?shù)恼{整樹木種植的密度,但是已確定的種植密度不能夠影響到植物對陽光水分的攝取。由于灌木生長快,會將常綠喬木的正常發(fā)展空間占用,因此要特別注意常綠喬木和灌木的搭配。在進行人工的植物景觀栽種時,不是1次的栽種就可以讓景色成型,必須要明確“種植為三,養(yǎng)植在七”這一原則,進行對植物適當?shù)囊浦?、修剪等,通過后來的人工撫育進一步調整樹木的密度。
四、園林樹木選擇與配置有哪些原則?
園林樹木選擇與配置的原則:x0dx0a一、滿足園林樹種的生態(tài)要求x0dx0a各種園林樹木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對光照、水分、溫度、土壤等環(huán)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進行園林樹木配置時,只有滿足園林樹木的這些生態(tài)要求,才能使其正常生長、健壯和保持較長時間的穩(wěn)定,才能充分地表現(xiàn)出設計意圖。x0dx0a要滿足園林樹木的這些生態(tài)要求,一是要適地適樹:即根據(jù)園林綠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園林樹木種類,使園林樹木所要求的生態(tài)習性與栽植地點的環(huán)境條件一致或基本一致,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只有做到適地適樹,才能創(chuàng)造出相對穩(wěn)定的人工植被群落。二是要搞好合理的種植結構:包括水平方向上合理的種植密度(即平面上種植點的確定)和垂直方向上適宜的混交類型(即豎向上的層次性)。平面上種植點的確定,一般應根據(jù)成年樹木的冠幅來確定;但也要注意近期效果與遠期效果相結合,如想在短期內就取得綠化效果或中途適當間伐,就應適當加大密度。豎向上應考慮園林樹木的生物學特性,注意將喜光與耐陰、速生與慢生、深根系與淺根系、喬木與灌木等不同類型的植物樹種相互搭配,以在滿足植物樹種的生態(tài)條件下創(chuàng)造穩(wěn)定的復層綠化效果。x0dx0a二、符合園林綠地的功能要求 在進行園林樹木配置時,還應從園林綠地的性質和功能來考慮。如為了體現(xiàn)烈士陵園的紀念性質,就要營造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在選擇園林樹木種類時,應選用冠形整齊、寓意萬古流芳的青松翠柏;在配置方式上亦應多采用規(guī)則式配置中的對植和行列式栽植。我們知道,園林綠地的功能很多,但就某一綠地而言,則有其具體的主要功能。例如在街道綠化中行道樹的主要功能是庇蔭減塵、組織交通和美化市容。為滿足這一具體功能要求,在選擇樹種時,應選用冠形優(yōu)美、枝葉濃密的樹種;在配置方式上亦應采用規(guī)則式配置中的列植。再如,城市綜合性公園,從其多種功能出發(fā),應選擇濃蔭蔽日、姿態(tài)優(yōu)美的孤植樹和花香果佳、色彩艷麗的花冠叢,還要有供集體活動的大草坪,以及為滿足安靜休息需要的疏林草地和密林等??傊瑘@林中的樹木花草都要最大限度的滿足園林綠地的實用功能和防護功能上的要求。x0dx0a(一)選擇樹種時要注意滿足其主要功能。樹木具有改善、防護、美化環(huán)境以及經(jīng)濟生產(chǎn)等多方面的功能,但在園林樹木配置中應特別突出該樹木所應發(fā)揮的主要功能。如行道樹,當然也要考慮樹形美觀,但樹冠高大整齊、葉密蔭濃、生長迅速、根系發(fā)達、抗性強、耐土壤板結、抗污染、病蟲害少、耐修剪、發(fā)枝力強、不生根蘗、壽命又長則是其主要的功能要求。首先具有這些特性的樹種是行道樹配置的首選樹種。x0dx0a(二)進行園林樹木配置,需要注意掌握其與發(fā)揮主要功能直接有關的生物學特性,并切實了解其影響因素與變化幅度。以庭蔭樹為例,不同樹木遮蔭效果的好壞與其蔭質優(yōu)劣和蔭幅的大小成正比,蔭質的優(yōu)劣又與樹冠的疏密、葉片的大小、質地和葉片不透明度的強弱成正比。其中樹冠的疏密度和葉片的大小起主要作用。像銀杏、懸鈴木等樹種蔭質好,而垂柳、國槐等樹種蔭質差,前二者的遮蔭效果約為后二者的兩倍以上。因此在選擇庭蔭樹時,一般不選擇垂柳和國槐。x0dx0a(三)樹木的衛(wèi)生防護功能除樹種之間有差異外,還和其樹種的搭配方式與林帶的結構有關。例如防風林帶以半透風結構效果為最好,而滯塵則以緊密結構最為有效。x0dx0a當然,要做好園林樹木的配置就必須首先掌握好各種園林樹木,首先是當?shù)爻R姟⒊S玫膱@林樹木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tài)學特性以及園林栽植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特點,才能進一步做到適地適樹,合理搭配處理好各樹種之間的關系,樹種與環(huán)境因子之間的關系。x0dx0a三、考慮園林綠地的藝術要求 園林融自然美、建筑美、繪畫美、文學美等于一體,是以自然美為特征的一種空間環(huán)境藝術。因此,在園林植物配置時,不僅僅要滿足園林綠地實用功能上的要求,取得“綠”的效果,而且應按照藝術規(guī)律的要求,給人以美的享受,以此來選擇植物種類和確定配置方式。x0dx0a(一)園林樹木一般以充分發(fā)揮其自然面貌為其美的主要方式,即要充分體現(xiàn)自然美,植物配置要順乎自然。人工整形造型的樹木應該在園林中只起點綴作用。社會上的園林綠地通常面積較大且要求接納大量的游人,因此在管理上除重點分區(qū)及主景附近外,不可能精雕細刻、花費過多的人工。因此,這就要求做到正確選用樹種,妥善加以安排,使其在生物學特性上和藝術效果上都能做到因地制宜,各得其所,充分發(fā)揮其特長與典型之美。x0dx0a(二)進行園林樹木配置時要在大處著眼的基礎上再安排細節(jié)問題。通常進行園林樹木配置中的通病是,過多注意局部、細節(jié),而忽略了主體安排;過分追求少數(shù)樹木之間的搭配關系,而較少注意整體的群體效果;過多考慮各株樹木之間的外形配合,而忽視了適地適樹和種間關系等問題。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零亂無章、繁瑣支離。為此,在進行園林樹木配置時要優(yōu)先考慮整體之美,多從大處著眼,從園林綠地自然環(huán)境與客觀要求等方面作出恰當?shù)臉浞N規(guī)劃,最后再從細節(jié)上按排樹種的搭配關系。x0dx0a(三)為滿足園林綠地的藝術要求,在植物樹種的種類選擇時,應注重考慮:x0dx0a1、確定全園基調植物和各分區(qū)的主調植物、配調植物,以獲得多樣統(tǒng)一的藝術效果。多樣統(tǒng)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則。為形成豐富多彩而又不失統(tǒng)一的效果,園林布局多采用分區(qū)的辦法進行設計。在植物配置選擇樹種時,應首先確定全園有一、二種樹種作為基調樹種,使之廣泛分布于整個園林綠地;同時,還應視不同分區(qū),選擇各分區(qū)的主調樹種,以形成不同分區(qū)的不同風景主體。如杭州花港觀魚公園,按景色分為五個景區(qū),在樹種選擇時,牡丹園景區(qū)以牡丹為主調樹種,杜鵑等為配調樹種;魚池景區(qū)以海棠、櫻花為主調樹種;大草坪景區(qū)以合歡、雪松為主調樹種;花港景區(qū)以紫薇、紅楓為主調樹種等;而全園又廣泛分布著廣玉蘭為基調樹種。這樣,全園因各景區(qū)主調樹種不同而豐富多彩,又因基調樹種一致而協(xié)調統(tǒng)一。x0dx0a2、注意選擇不同季節(jié)的觀賞植物構成具有季相變化的時序景觀。植物是園林綠地中具有生命活力的構成要素,隨著植物物候的變化,其形態(tài)、色彩、景象等表現(xiàn)各異,從而引起園林風景的季相變化。因此,在植物配置時,要充分利用植物物候的變化,通過合理的布局,組成富有四季特色的園林藝術景觀。在進行規(guī)劃設計時,可采用分區(qū)或分段配置園林樹木,以突出某一季節(jié)的植物景觀,形成不同的季相特色,如春花、夏蔭、秋色、冬姿等。在主要景區(qū)或重點地段,應做到四季有景可賞;在某一季節(jié)景觀為主的區(qū)域,也應考慮配置其他季節(jié)植物,以避免一季過后景色單調或無景可賞。如揚州個園利用不同季節(jié)的觀賞植物,配以假山,構成具有季相變化的時序景觀。在揚州個園中春梅翠竹,配以筍石寓意春景;夏種國槐、廣玉蘭,配以太湖石構成夏景;秋栽楓樹、梧桐,配以黃石構成秋景;冬植臘梅、南天竹,配以雪石和冰紋鋪地構成冬景。這樣不僅春、夏、秋、冬四季景觀分明,并把四季景觀分別布置在游覽路線的四個角落,從而在尺咫庭院中創(chuàng)造了四季變化的景觀序列。x0dx0a3、注意選擇在觀形、聞香、賞色、聽聲等方面的有特殊觀賞效果的樹種植物,以滿足游人不同感官的審美要求。人們對植物景觀的欣賞,往往要求五官都獲得不同的感受,而能同時滿足五官愉悅要求的植物樹種是極少的。因此,應注意將在姿態(tài)、體形、色彩、芳香、聲響等方面各具特色的植物樹種,合理的予以配置,以達到滿足不同感官欣賞要求的需要。如雪松、龍柏、龍爪槐、垂柳等主要是觀其形;櫻花、紫荊、紫葉李、紅楓等主要是賞其色;丁香、臘梅、桂花、郁香忍冬等主要是聞其香;“萬壑松風”、“雨打芭蕉”以及響葉楊等主要是聽其聲;而“疏影”、“暗香”的梅花則兼有觀形、賞色、聞香等多種觀賞效果,巧妙地將這些植物樹種配置于一園,可同時滿足人們五官的愉悅要求。x0dx0a4、注意選擇我國傳統(tǒng)園林植物樹種,使人們產(chǎn)生比擬聯(lián)想,形成意境深遠的景觀效果。自古以來,詩人畫家常把松、竹、梅喻為“歲寒三友”,把梅、蘭、竹、菊比為“四君子”,這些都是利用園林植物的姿態(tài)、氣質、特性給人們的不同感受而產(chǎn)生的比擬聯(lián)想,即將植物人格化了,從而在有限的園林空間中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意境。如揚州個園,是因竹子的葉形似“個”而得名。在園中遍植竹,以示主人清逸高雅、虛心有節(jié)、剛直不阿的品格。我國有些傳統(tǒng)植物樹種還寓意吉祥、如意。如個園中將白玉蘭、海棠、牡丹、桂花分別栽植于園中,以顯示主人的財力,寓意“金玉滿堂春富貴”;在夏山鶴亭旁配置古柏,寓意“松鶴延年”等。在進行園林植物樹木配置時,我們還可以利用古詩景語中的詩情畫意來造景,以形成具有深遠意義且大眾化的景觀效果。如蘇州北寺塔公園的梅圃的設計則取自宋代詩人林和靖詠梅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在園中挖池筑山,臨池植梅,并且借白塔寺的倒影入池,將古詩意境再現(xiàn),讓人們進入詩情畫意之中。x0dx0a(四)在確定園林樹木的配置方式時,應注意:x0dx0a1、園林樹木的配置方式要與園林綠地的總體布局形式相一致,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園林綠地總體布局形式通??煞譃橐?guī)則式、自然式以及二者的混合形式。一般說來,在規(guī)則式園林綠地中,應多采用中心植、對植、列植、環(huán)植、籬植、花壇、花臺等規(guī)則式配置方式;在自然式園林綠地中,則應多采用孤植、叢植、群植、林植、花叢、自然式花籬、草地等自然式配置方式;在混合型園林綠地中,可根據(jù)園林綠地局部的規(guī)則和自然程度分別采用規(guī)則式或自然式配置方式。園林樹木的配置還要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通常在大門的兩側、主干道兩旁、整形式廣場周圍、大型建筑物附近等,多采用規(guī)則式配置方式;在自然山水園的草坪、水池邊緣、山丘上部、自然風景林緣等環(huán)境中,應多采用自然式配置方式。在實際工作中,配置方式如何確定,要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強調整體協(xié)調一致,還要注意做好從這一配置方式到那一配置方式的過渡。x0dx0a2、運用不同的配置方式,可組成有韻律節(jié)奏的空間,使園林空間在平面上有收有放、疏密有致,在立面上高低參差、斷續(xù)起伏。植物造景在空間的變化是通過人們的視點、視線、視景而產(chǎn)生“步移景遷”的空間景觀的變化。植物配置猶如做詩有韻律,音樂有節(jié)奏一樣,必使其曲折有法,前呼后應。植物配置體現(xiàn)在空間的變化,一般應在平面上注意配置的疏密和樹木叢林曲折的林緣線,在立面上注意林冠線的高低變化。在進行園林樹木配置時,要注意開辟風景的透視線等,尤其要處理好遠近觀賞的質量和高低層次的變化,形成“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藝術效果。例如,杭州花港觀魚公園的雪松大草坪,在草坪的自然重心處叢植五株合歡樹,接以非洲凌霄花叢,背景為林緣樹林和灌叢,空間層次亦十分明顯,具有韻律節(jié)奏。
以上就是關于杭州園林植物配置與表現(xiàn)特點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簡述營銷網(wǎng)站的主要類別(簡述營銷網(wǎng)站的主要類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