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景觀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交互性景觀設計公園建設(交互景觀設計案例)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交互性景觀設計公園建設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觀設計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江東濱海是哪里
江東濱海公園坐落在??诮瓥|新區(qū)起步區(qū)海邊。
江東濱海公園原為一片缺失的防浪林和硬化的養(yǎng)殖塘,2019年開始生態(tài)修復和景觀提升,對海防堤生態(tài)化改造,建設防潮生態(tài)緩沖帶,打造剛柔并濟的韌性海防和綠色活力的海岸。
2020年5月,海南省、??谑小八奶装嘧印钡?00人在江東濱海公園義務植樹,種植紅花玉蕊、黃瑾、椰子樹等731株。江東濱海公園占地44.81公頃,分先鋒陽臺、森林綠丘、紅林濕地等功能分區(qū),設置椰林漫道、海浪涼亭,吊床樂園等休閑游覽設施,為市民創(chuàng)造宜居優(yōu)美環(huán)境。
江東濱海公園面臨的挑戰(zhàn)
這個公園目標是打造“韌性海防,呼吸海岸”,對老堤進行生態(tài)化改造,改變單一工程化的剛性海堤,打造剛柔并濟的生態(tài)海防,重構海防林,構建生態(tài)防線和工程防線的雙重海防體系。場地受到季節(jié)性風暴潮的影響,需要一種可持續(xù)性的景觀。
原有的“十年一遇”海堤阻礙了堤前堤后的咸淡水交互,造成了堤后積鹽嚴重,防護林日漸缺失,無法應對季節(jié)性的風暴潮;魚塘、蝦塘硬化,水體不流通;可達性差,南北方向交通不便。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江東濱海公園
二、旅游網站系統(tǒng)設計論文參考文獻
旅游網站系統(tǒng)設計論文參考文獻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yǎng)我們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我整理的旅游網站系統(tǒng)設計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分享。
旅游網站系統(tǒng)設計論文參考文獻
[1]鐘靈,旅游電子商務亞洲還要加把勁,中國旅游報,2000-05-15
[2]蔡加珍,劉偉華,關于網絡時代旅游業(yè)發(fā)展,旅游科學,2000-03:14~17
[3]鐘海生,中國旅游業(yè)信息化發(fā)展?jié)摿薮?,中國旅游報?002-04-19
[4]張俊霞,網絡化時代旅游業(yè)的變革與重組,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1-1:42~44
[5]鐘靈,旅游電子商務亞洲還要加把勁,中國旅游報,2000-05-15
[6]張俊,廣東能成為旅游業(yè)的“信息省”嗎?中國旅游報,2002-04-21
[7]鐘靈,旅游電子商務亞洲還要加把勁,中國旅游報,2000-05-15
[8]鐘靈,旅游電子商務亞洲還要加把勁,中國旅游報,2000-05-15
[9]丁力,旅行社經營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李志莊,Ctrip直面“新旅游”,中國旅游報,2000-03-10
[11]蔣國慶,焦芳,成長中的電子商務及其應用,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12]周樹青,電子商務情景案例,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1
[13]曾強,中國電子商務藍皮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14]旅游網絡的反思,中國旅游報,2002-03-08
[15]Ho, James. Evaluating the word wide web: a global study of commercial sites [J].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97.
[16]方美琪,電子商務概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17]王欣,中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現狀與路向,旅游管理,2000-05:17~21
[18]張樹民,中國旅游電子商務發(fā)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旅游學刊,2000-04
[19]Robert M K. Towards geographies of Cyberspac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8(22),3:385~406
[20]楊福強,李駿陽,企業(yè)網絡營銷決策分析,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00-06:27~29
[21]旅游網絡,何去何從?
[22]路子,白翠玲,旅行社網站的性能及其發(fā)展態(tài)勢,地球信息科學,2001-04:63~66
[23]殷建勇,旅游電子商務方興未艾[EB/OL].
[24]俞晨,互聯(lián)網與旅游業(yè)發(fā)展初探,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0-02
拓展閱讀:基于差異化定制的交互式旅游網站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論文
[摘要] 隨著科技不斷發(fā)展,旅游網站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是現代化旅游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的宣傳途徑,在旅游業(yè)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交互式的旅游網站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需要從用戶需求出發(fā),并在差異化定制基礎上對其系統(tǒng)進行規(guī)劃?;诖?,本文在差異化定制基礎上,研究交互式旅游網站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立足于差異化定制概念,對旅游網站管理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進行論述,研究其網站設計框架。
[關鍵詞] 差異化定制;交互式;旅游網站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
前言:旅游業(yè)在我國發(fā)展繁盛,但是旅游業(yè)的運行模式過于傳統(tǒng),不能在信息化的基礎上進行延伸。而旅游網站作為電子商務中的重要成員,其在旅游業(yè)中設計與實現備受關注。而交互式的旅游網站設計是一種新型的商業(yè)生態(tài)鏈模式,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將與旅游業(yè)相關的社會服務相互聯(lián)系,進而將旅游業(yè)的整體服務水平提高。本文在差異化定制理念基礎上,對旅游網站建立與實現進行研究。
1.差異化定制概述
差異化定制是指通過向用戶提供差異性的產品來滿足細分市場中用戶的實際需求。面對旅游市場中不同用戶的細分需求,對旅游市場形式進行定性與定量的精確評估,包括從技術的成本與收益方面進行細分。其中定性評估是指,為了滿足市場用戶的需求來對產品服務進行的性質估量,已通過產品服務的本質改變來實現不同用戶的差異性需求。將差異性定制投放在旅游網站設計中,更加的面向用戶需求。由于不同旅游用戶具有不同需求,那么在旅游網站設計上不僅要體現整體性還要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定制,能夠滿足諸多用戶的多種需求。差異性定制主要面向大眾,服務細節(jié)。
2.旅游網站管理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
2.1數據庫需求
旅游業(y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在運營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對信息的依賴程度較高,旅游網站的建立也要將數據庫作為基礎,不僅需要收集旅游信息,同時還要對信息進行加工和傳播,供旅游管理者、旅行社以及消費者使用??梢哉f建立數據庫是旅游網站的第一需求,消費者可以在數據庫中檢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即迅速又準確,一方面方便了消費者,另一方面有利于旅游信息向著規(guī)范化的方向發(fā)展,另外,旅行社也可以將該數據庫作為推廣旅游營銷計劃的平臺,這樣,旅游信息就不再被封鎖起來,而是在全社會中共享,有效提升這些信息的利用率,政府部門也可以根據數據庫的變化情況總結未來一段時間內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并制定出相應的宏觀政策,這對于規(guī)范旅企業(yè)經營者行為、促進我國旅游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2.2系統(tǒng)目標
交互式旅游網站的設計與實現在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從當前社會形勢來看,任何一個產業(yè)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當前我國產業(yè)結構正處于優(yōu)化調整之中,第二產業(yè)及第三產業(yè)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越來越大,旅游產業(yè)將為國民經濟做出更多貢獻,完善旅游產業(yè)的信息化假設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本設計中應用ASP以及數據庫開發(fā)等先進信息技術,建立一個綜合旅游服務平臺,其中不僅包括咨詢服務,還包括政務服務以及電子商務等,將多個服務領域綜合起來,同時發(fā)揮每個領域的優(yōu)勢,實現對相關信息的綜合管理和利用,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營銷計劃,促進旅游產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而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系統(tǒng)上了解旅游景點信息,包括食宿價格、近期旅游人次以及評價等,可以對多家旅行社的消費情況進行對比,最終選出自己最滿意的,并可以直接在線上報名。系統(tǒng)在正式設計之前,需要對旅游市場開展深度調研,準確掌握旅行社以及消費者的需求,保證前期收集到的資料真實、完整、準確,然后初步確認系統(tǒng)的組織和功能,明確要實現這些功能需要哪些信息技術作為支持,最終利用差異化定制實現這些功能,使該系統(tǒng)同時滿足旅游業(yè)管理部門、旅行社以及消費者的不同要求。
3.交互式旅游景區(qū)網站系統(tǒng)設計
3.1系統(tǒng)框架細化
對旅游網站系統(tǒng)框架進行細化為幾個模塊,其中包括景點介紹、地圖和物品展示等幾項基本內容。并對系統(tǒng)功能進行創(chuàng)新拓展,增加了自定義漫游和跨時期景觀展示,使旅游網站系統(tǒng)的功能更加豐富和全面。在整個系統(tǒng)框架完全確定之后,再對每一功能區(qū)域進行細化,使系統(tǒng)功能更加完整。景點介紹是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紹景點的實際情況。在旅游網站系統(tǒng)景點介紹功能區(qū)域內,能夠自動呈現或者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點擊尋找,最終呈現出旅游景點的二維界面,通過圖片和文字向游客介紹,使其更加清晰的了解和掌握景區(qū)的詳細信息。
地圖的功能能夠解決用戶在三維場景當中方向感和整體感欠缺的不足,開拓用戶的視野范圍,提升景區(qū)場景的宏觀性和簡潔性。三維場景搭配二維地圖,三維場景當中的任意區(qū)域位置都可以通過地圖來獲得準確的信息。當用戶通過旅游網站系統(tǒng)進入某一場景當中時,能夠同時為其提供地圖作為參考。
物品展示能夠將場景當中的物品和相關細節(jié)呈現出來,以虛擬旅游產品通過獨立窗口來展示實際物品,并具有縮放、旋轉等功能,更加清晰的進行觀察。用戶登錄旅游網站系統(tǒng)時,能夠通過物品展示功能區(qū)查看物品細節(jié)。
漫游功能能夠讓用戶通過旅游網站系統(tǒng)進行模擬體驗,并從中獲得最佳路線。而跨時期景觀展示則是向用戶展示旅游景區(qū)的發(fā)展歷程以及未來的規(guī)劃,使用戶對景區(qū)有了更加詳盡清晰的了解。
3.2交互方式分析與交互設計
在旅游景區(qū)網站系統(tǒng)框架細化的基礎之上,進行交互方式分析與交互設計。對桌面虛擬現實系統(tǒng)的局限性加以考慮,選擇合適的交互工具。在虛擬旅游系統(tǒng)當中,以鼠標點擊行進,以鍵盤予以方向控制,但是該系統(tǒng)存在一定的局限,就是會出現漫游的“死角”,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發(fā)生,開始采用鍵盤來點擊行進。在系統(tǒng)當中,點擊鼠標左鍵能夠點開界面當中的物品,進而呈現文字介紹,通過可縮放的地圖來消除虛擬漫游的迷失感。能夠通過點擊鼠標左右鍵以及滾動滑輪,縮放、拖拽和旋轉相關物品,觀察其細節(jié)。另外,切換到不同時期的景觀場景,也是通過交互方式分析與交互設計來實現的
3.3界面框架以及細節(jié)設計
以區(qū)域劃分式的布局結構對旅游網站界面框架進行設計,將虛擬旅游產品展示作為重點區(qū)域,著重于界面的上中部設計,以吸引用戶注意,將其作為主展示區(qū)域。另外,在文字、圖片以及色彩等細節(jié)問題的設計上要格外注意,做到協(xié)調統(tǒng)一,合理搭配,要符合旅游產品的風格,將信息更加準確的表達,提升用戶對產品的認知。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對差異化定制進行概念進行解釋,對旅游網站管理系統(tǒng)的需求進行分析,面向其數據庫建立需求,制定詳細的系統(tǒng)目標。旅游網站需求分析立足于差異化定制理念,建立不同用戶需求數據庫,為了擴大旅游網站的經濟市場進而制定差異化目標。通過對交互式的旅游網絡系統(tǒng)進行設計,首先將系統(tǒng)框架進行細化,采取交互式的分析方式,對旅游網站界面框架進行處理。
;三、園林園路建設與鋪裝的實習報告怎么寫?
首先說明,你的問題具有相當難度!要找到完全匹配的很難,以下僅供參考:引言: 園林鋪裝,是指在園林環(huán)境中運用自然或者人工的鋪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鋪設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作為園林景觀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園林鋪裝主要通過對園路、廣場等進行不同形式的印象組合,貫穿游人游覽過程的始終,在營造空間的整體形象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英國著名的造園家人為:“園林鋪裝是整個設計成敗的關鍵,不容忽視。應該充分加以利用?!比毡揪坝^大師都田徹則進一步指出“地面在一個城市中可以成為國家文化的特殊象征符號。”由此可見,鋪裝景觀設計在營造空間的整體形象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1.中國古典園林鋪裝景觀——以芙蓉古鎮(zhèn)為例 園林鋪裝景觀的創(chuàng)造在中國已經有很長的淵源。其所用的圖案蘊涵了一定的文化含義,與其周圍環(huán)境構成了中國古典園林的主題。1.1用材簡單 中國古典園林中提倡“因地制宜”,因此鋪裝設計“因地施材”。中國古典園林中的鋪裝常用磚瓦、碎石、卵石、碎瓷片、碎缸片等材料,與周圍的整體空間協(xié)調自然地組合在一起;這得益于材料隨手可得又歸于自然。不僅體現了材料的自然、文化組合,更構成了生動的景觀。圖1,為為芙蓉古鎮(zhèn)云南園中的一條園路,園路的材料選擇與環(huán)境極為協(xié)調,又象就地取材的青石板,自然地置于一片向遠處綿延而去的小路中,貌似不經意間,卻又蘊涵著無窮的意境,令人神往,讓人回味無窮。圖2,為芙蓉古鎮(zhèn)川西園中一條園路,其鋪裝采取冰裂紋加碎鵝卵石鑲嵌其中,讓人覺得活潑又不失自然,貌似天公之作,宛如神來之筆。1.2圖樣多樣 中國古典園林中,鋪裝常見的圖案紋樣有:大角、六角、芝花、八角等一些動物或者植物圖案,以表現迎祥祈福之意。其紋樣精致、緊湊,尺度與周邊環(huán)境相呼應,十分協(xié)調,又自然大方。如圖3,用土黃色鵝卵石組合成花朵紋樣,鑲嵌于拼接的鋪裝中,不僅趣味眾生,更是尺度精巧;圖4,冰裂紋和碎鵝卵石拼接成一朵朵花的紋樣,精致、細密,尺度與周圍環(huán)境空間呼應妥當,十分協(xié)調。1.3本地文化主題寓意——以蘇州園鋪裝為例 中國古典園林的豎向景觀體現了高雅人士的精神追求,而其園林鋪裝景觀不僅體現了文人的精神追求;鋪裝采用海棠花紋樣,反映了文人追求內心的清純秀美。更展現了普通市民的世俗物質追求。芙蓉古鎮(zhèn)中蘇州園,用以模仿蘇州園林,展示了蘇州一帶人土風情,其在園林鋪裝設計上更是加以模仿,在園中可看到蝙蝠紋樣鋪裝,“蝠”諧音“?!保豢醋鍪歉5南笳?,而五只蝙蝠的圖案表示“五福捧壽”和“五福臨門”(五福指:長壽、富裕、健康、好善、壽終)。魚的紋樣,“魚”與“余”諧音,把金魚與蓮花組成畫面表示“金玉同賀”;“魚”還象征了夫妻和諧等。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都體現了園林鋪裝市井化的一面。2.城市公園鋪裝景觀——以浣花溪公園為例 中國古典園林鋪裝景觀形象精小,含蘊的空間尺度感和個人化的景觀文化蘊涵也只有在古典園林的空間中別具生命力。而現代園林鋪裝在用材、色彩和拼接紋樣上更加豐富,也更能體香現代人的要求。2.1鋪裝材料的適宜選擇與尺度的表現2.2.1鋪裝材料的選擇 鋪裝材料是體現鋪裝景觀設計意圖的載體,同古代相比,現代工業(yè)技術極大地拓寬了材料運用的自由度,各種現代材料層出不窮。彩色陶磚、水刷石、洗米石和大理石、花崗巖以及文化石或者還配以燈光等等。這使得同一鋪地景觀實現多種主題的可能。2.2.2鋪裝尺度的表現 鋪裝尺度主要表現在鋪裝材料尺度和鋪裝紋樣尺度兩個方面,兩者都能對外部空間產生影響,產生不同的尺度感。 在鋪裝材料尺度方面,通常在打尺度中使用花崗巖、拋光磚等板材較多;中小尺寸的地磚和校尺寸的馬賽克更適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間。 在鋪裝紋樣尺度方面,大面積的鋪裝應該使用大尺度的紋樣,有助于表現整體的效果,如果紋樣太小,則鋪裝會顯得瑣碎;小面積的鋪裝應該使用較小尺度的紋樣,更能顯出緊湊的圖案,使空間更加親切。 2.2鋪裝色彩的搭配 鋪裝的色彩在園林中一般是襯托景點的背景,除了特殊情況外,很少成為景觀的主景,所以要與周圍環(huán)境的色調相協(xié)和。如果色彩過于鮮艷,可能喧賓奪主,甚至會造成園林景觀雜亂無序。因此鋪裝色彩的選擇與其所處空間的周圍環(huán)境的色彩密切相關。不僅要注意鋪裝色彩與周圍建筑、植物色彩的映襯效果,還要考慮不同鋪裝之間的色彩對比和銜接效果。 色彩具有鮮明的個性,暖色調熱烈,冷色調優(yōu)雅,明色調輕快,暗色調寧靜。色彩的運用應該追求同一中求變化,即鋪裝的色彩要與整個園林景觀相協(xié)調,同時利用視覺上的冷暖節(jié)奏變化以及輕重節(jié)奏變化,打破色彩過于千篇一律的沉悶感,做到穩(wěn)定而不沉悶,鮮明而不俗氣。2.3鋪裝的組合樣式排列2.3.1平行排列 這種排列組合,鋪裝方法應用相當廣泛,采用魚骨圖案或者各種方形幾何圖案,如長方形、八邊形等,將立方塊按垂直向、平行向等各種走向或者各種角度進行排列組合。這種鋪裝形式主要應用于車輛和行人密集的場所和道路。其美學效果與立方塊的形狀、質量、尺寸公差和排列長度緊緊相關。2.3.2扇形排列(孔雀尾巴試排列) 這種排列形式的特色是其圖案是由圓的弦形成,圖案的形狀特點是一排的立方塊的石材品種和顏色都不同于主色調的石材。其縫隙很小并且密集,從遠處就可以明顯看出圖案的效果。2.3.3同心圓型排列 顧名思義,就是圍繞著同一個同心圓將立方塊按照一個接著一個的圓線排列。在這種鋪裝形式中,在外圈圓線排列的是一種彩色的并拋光的石材,目的是予以突出。這種方式鋪裝表面的整修非常水平,縫隙窄,并且密集,使鋪裝完的地面從遠處就能看到效果。2.3.4反襯拱型排列 根據資料顯示,這是一種標準鋪裝的形式,也就是應用最廣泛的適合使用任何表面和塊度的石材鋪裝方法。其美學效果與鑲嵌入地段的寬度和拱形的幾何形狀之間的比例緊緊相關,也可以說,和隨著立方塊的尺寸而變化的拱形弦的尺寸緊密相關。2.4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公園鋪裝——詩歌大道 無論現代城市公園鋪裝景觀如何排列,其目的都是展現了空間主題文化。主要手段是采用文字、圖案、特別的形象符號或者指示符號等來直觀或者含蓄的傳達空間主題。在材料上喜好選擇花崗巖、文化石等,本質為了“整體協(xié)調”,使其與所處空間的周圍環(huán)境和氛圍密切相關。 浣花溪公園中的詩歌大道就是其中很好的一例。從公園的南大門進入,388米長的詩歌大道莊嚴肅穆,讓人禁不住屏住呼吸,道路中心按時間順序排列中國自《詩經》、《楚辭》開始至今歷代杰出詩人,整條大道由詩人詩句貫穿始終。詩歌大道用大理石拼接成各種圖案以及詩人的詩句,它不僅是詩歌文化中心的入口,也是展示中國詩歌發(fā)展史的長廊,這一設計有效地將中國詩歌的悠久歷史空間化、形象化,由無數詩人鋪就的中國詩歌大道,既給人以數量上的震撼,又讓人直觀地看到每一位詩人在歷史上的具體位置。沿著詩歌大道一路走去,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年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我勸天公重抖擻”千古流傳的美文佳句,在腳下的大理石上鐫刻著。3.城市步行商業(yè)街路面鋪裝景觀——以春熙路為例 城市步行商業(yè)街路面鋪裝景觀要求安全、舒適、親切,具有方位感、方向感、歷史感和特色感。因此,地面鋪裝材料在選材時要考慮到雨、雪季的防滑問題,采用表面質感粗糙、透水性好、耐污染性強、清掃方便的材料,易于施工、維護的砌塊類材料是較好的選擇。在步行商業(yè)街中,鋪裝尺度要親切、和諧,使人感到自我,可以與空間環(huán)境對話,完全放松和隨意。因此,可以采用有統(tǒng)一感的主色調鋪裝強化街道景觀的連續(xù)性和整體性。 現代步行商業(yè)街的空間大體可劃分為流動空間、集散空間和停留空間。鋪裝景觀設計是分割空間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帶給人們方位感和方向感。流動空間是步行街的主要骨架,一般需要用節(jié)奏來引導人流,最簡單的節(jié)奏就是不斷重復;集散空間是步行街出入口的空間,常常用地面鋪裝的方式設置地標,暗示步行街的端頭位置;停留空間主要是為人流短暫停留休息而提供的空間,常常使用不同的鋪裝形式變化劃分處界限,強化空間場所感。 鋪裝是步行街景觀的一個重要內容,強化空間環(huán)境文化內涵,使人們在觀景的過程中,與文化進行交流,與歷史對話,受文化的熏陶,在鋪裝中要挖掘步行街的歷史文化內涵。 此外,步行街鋪裝還體現個性化,營造其特有的魅力特色。精心挑選的鋪裝材料、精心設計的色彩,使路面與街道整體環(huán)境氣氛想協(xié)調,強化街道的個性形象。 春熙路是成都最具代表性、最繁華熱鬧的步行商業(yè)街,始建于1924年。在春熙路的全面改造過程中,成都人經過精心整治。改造后的春熙路由花崗巖與仿古地磚鋪就,并且鋪以表現傳統(tǒng)藝術的銅質浮雕的特色設計,傳承了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氣質,使其在現代商業(yè)很城市文脈的疊加中,成為一件精巧的公共藝術品。結論: 園林景觀的創(chuàng)造從來就不應該只是地表之上元素的關系整合。鋪裝景觀的良好創(chuàng)造不僅能實現空間景觀資源的最大利用,同時也能充分體現園林的空間性格和景觀氣質。有人認為土地是神,因為他有生命。因此,在設計園林時不應該忽視的是:給與鋪裝這種文化關注,在某種意義上是實現讓土地“神”的生命得以以另一種被稱之為“景觀”的方式延續(xù)。 其它資料:第一節(jié) 園路 園路是園林綠地構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園林的骨骼和聯(lián)系各景點、景區(qū)以及活動中心的紐帶,是構成園林景色的重要因素。具有引導游覽,組織交通、分散人流的功能。同時也可以供游人散步和休息之用,園路本身與植物、山石、水體、亭、花架、一樣,都能起展示和點綴風景的作用。園路還需滿足園林建設、養(yǎng)護管理、安全防火和職工生活對交通運輸的需要。園路配布合適與否,直接影響到公園的不僅和利用率,因此需要把道路的功能作用和藝術性結合起來。精心設計,因景設路,因路得景,做到步移景異。
一、 園路的類型
園林道路可分為主要園路、次要園路和游息小路三種類型。
主要園路是大量游人行經的路,必要時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車。是園林綠地道路系統(tǒng)的骨干。與園林綠地的主要出入口、各功能分區(qū)以及風景點相聯(lián)系,也是各景區(qū)的分界線。寬度通常為4—6米,一般不超過6米,道路兩旁應充分綠化,以形成路兩旁樹木交冠的遮蔭效果。
次要園路是主要園路的輔助道路,一般從主要園路分出,是直接聯(lián)系各主要景點和分區(qū)的道路,路面的寬度一般為2—4米,要求能通行小型服務用車。
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導游人深入地到達園林的各個角落,是尋勝探幽的道路,一般設在山巒、峽谷、水邊、叢林和草地,多曲折布置。游息小路是最貼近大自然的道路,其寬度通常為1.2—2米,也可小于1米,供1—2人通行。
二、園路的風格與鋪裝
園路的風格首先決定于園林綠地的規(guī)劃形式,規(guī)則式園林,園路多為有軌跡可循的幾何線條。自然式園林,道路則大多為無軌跡可循的自由曲線和寬窄不同的變形路。路面的鋪裝更影響到園路的風格,我國古典園林中的道路,常采用青磚、黑瓦已經卵生等材料嵌鑲成各種圖案和紋樣,樸實典雅的風采。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較高的藝術性。近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不斷涌現,使得現代園路風格變化無窮,有的新穎瀟灑、色彩艷麗。有的線條簡潔大方、圖案清晰明快。還有的古樸典雅,沉穩(wěn)厚重。
園林道路(廣場)的鋪裝,首先要滿足功能要求,要堅固、平穩(wěn)、耐磨、防滑和易于清掃。其次,要滿足園林在豐富景色、引導游覽和便于識別方向的要求。第三,還應服從整個園林的造景藝術的要求,力求做到功能與藝術的統(tǒng)一。園林道路(廣場)的鋪裝根據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 整體鋪裝路面
混凝土路面、瀝青路面和三合土路面,混凝土路面和瀝青路面平整干凈、耐壓平穩(wěn),適用于有行車要求,人流集中的主要園路,三合土路面不耐車壓,可用于次要園路的路面。瀝青路面色調較深,用于自然式游息小路不易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
2、 塊狀路面
塊狀路面包括混凝土、塊石、片石、卵石等各種鑲嵌路面。主要用于供人們休息散步的次要園路和游息小路。塊狀路面裝飾性強,除可作成各種顏色,各種幾何形狀以外,還可作成各種紋理,組合成各種圖案等。常見的如用彩色石子鋪成的各種鑲嵌路面,不僅具有極高的裝飾性,而且現代人們還從中找到了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樂趣。冰紋嵌草路面有了新的發(fā)展與內容。天然條石和磚石鋪成的寬窄不同的各種形式的路面,廣泛應用于草地、林緣和疏林。
3、簡易路面
這種路面雖造價低廉,但有灰塵,雨后泥濘,只適用于游人較少的次級散步小路,和做園林的臨時道路。
三、園林道路規(guī)劃布局要點
1、交通性和游覽性
一般情況下,交通功能從屬游覽要求。交通的要求是不以捷徑為原則。
2、主次分明
園林道路系統(tǒng)必須主次分明,方向性強,主要道路不僅在鋪裝上和寬度上有別于次要道路,而且在風景的組織上要給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因地制宜
園林道路系統(tǒng)必須根據地形地貌決定其形式。根據地形園林道路可設成帶狀、環(huán)狀等,從游覽的角度,園路最好設成環(huán)狀。以避免走回頭路,或走進死胡同。
4、疏密適當
園路的疏密和景區(qū)的性質、園內的地形游人的多少有關。一般安靜休息區(qū)密度可小,文化活動區(qū)及各類展覽區(qū)可大,游人多的地方可大,游人少的地方可小??偟恼f園路不宜過密。園路過密不但增加了投資,而且造成綠地分割過碎。一般情況下,道路的比重可控制在公園總面積的百分之十至十二左右。
5、曲折迂回
園路要求曲折迂回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地下的要求,地形復雜,有山、有水、有大樹,或有高大的建筑物。另一方面,是功能和藝術的要求。為了增加游覽路程,組織園林自然景色,使道路在平面上有適當的曲折,豎向上隨地形有起伏。為了擴大景象空間,使空間層次豐富,形成時開時閉的輾轉多變、含蓄多趣的空間景象。
6、園林道路交叉口的處理
兩條主要園路相交的時候,近可能采用正交,為避免游人過于擁擠,可形成小廣場;兩條道路成丁字形相交時,在道路交點處可布置對景;按條園路相交與一起時,三條路的中心線應交匯在一點上;山;路與山下主路交界時,一般不宜正交,有莊嚴氣氛的要求時,可設紀念性建筑。;凡道路交叉所形成的角度,其轉角均要圓滑;兩條相反方向的曲線路相遇時,在交接處要有相當距離的直線,切記呈“S”形;在一眼所能見到的距離內在道路的一側不宜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道路交叉口,盡量避免多條道路交接在一起。如果避免不了則需要在交接處形成一個廣場。
7、園路與建筑
與建筑相連的道路,一般情況下可將道路適當加寬或分出小路與建筑相連。游人量較大的主要建筑,可在建筑前形成集散廣場,道路可通過廣場與建筑相連。
8、山地園林道路
山地園林道路受地形的限度,寬度不宜過大,一般大路寬1/2—3米,小路則不大于1`2米。當道路坡度在6%以內的時候,則可按一般道路處理,超過6—10%的時候,就應順等高線做成盤山道以減小坡度。山道臺階每15—20級最好有一段平坦的路面讓人們在其間休息。地面稍大的地面還可設一定的設施供人們休息眺望。盤山道的來回曲折可以變換游人的視點和視角,使游人的視線產生變化,有利于組織風景畫面。盤山道的路面常做成向內傾斜的單面坡[坡,使游人行走有舒適安全的感覺。
山路的布置還要根據山的體量、高度、地形變化、建筑安排、綠化種植等綜合安排。較大的山,山路應分出主次。主路可形成盤山路,次路可隨地隨形取其方便,小路則是穿越林間的羊腸小路。
9、 山地臺階
山地臺階是為解決園林地形的高差而設的。他除了具有使用功能以外,還有美化裝飾的功能,特別是他的外形輪廓具有節(jié)奏感,??勺鳛閳@林小景。臺階通常附設于建筑出入口、水旁、岸壁和山路。臺階依材料分有石、鋼筋混凝土、塑石等,用天然石塊砌成的臺富有自然風格,用鋼筋混凝土板做的外挑樓梯臺階空透輕巧,用塑石做的臺階,色彩豐富,如與花臺、水池、假山、擋土墻、欄桿結合的臺階,更可為園林風景增色。臺階的尺度要適宜,一般踏面的寬度為30—38厘米,高度為10—15厘米。
第二節(jié) 園林廣場
園林中的場地除了起組織人流、分散人流的作用外,還可供游人游息散步、打拳、做操、兒童游戲、集體活動。也是園務活動的場所。因此,按其性質分。有交通集散場地、游息活動場地、園務活動場地。
一、交通集散場地
是主要園路交叉口的、出入口的放大。由點到面,以供游人集散。園林出入口的廣場,是主要園路的起點,首先要處理好各種車輛的通行及停放,各類人員的出入停留。在藝術布局上要精心設計,巧于安排。大門建筑風格與于城市的整體風格、園林性質、內容相一致,建筑的體量要與周圍的空間相協(xié)調。大門口的裝飾性布置如花壇、草坪、雕塑、山石、樹木、園燈和地面裝飾等,要根據不同的藝術特點,精心安排和組織,是其既富于變化又協(xié)調美觀并能充分反映該園的性質、特點和獨特風貌。
在規(guī)劃布局上,園林出入口場地的布置可采用先揚后抑或開門見山。先揚后抑,即在入口前布置障景,如中國古典園林門前的假山、影壁墻等。開門見山,就是不設障景,呈現在游人眼前的是一幅有層次的開朗畫面。
主要園林建筑,如展廳、音樂茶座的場地的大小、形狀、除考慮游人參觀路線、休息停留的集散功能外,還要考慮場地與建筑地協(xié)調布局。場地中的景物(雕塑、紀念碑、噴泉等)的布局既要與整體風格相協(xié)調,還要有較好的視覺條件留出相應的視距,以不同的方位、距離進行觀賞。
二、游息活動場地
游息活動場地因根據不同內容不同要求進行布置。作到美觀集體活動則要布置在場地開闊、陽光充足、風景優(yōu)美的草坪上。青少年活動則多布置在疏林草地。其他供游人休息散步、賞景拍照的場地則可以布置在有風景可賞的地方。并設亭、廊、花架、雕塑、花壇、假山、噴泉、園椅、園燈、小樹叢等,供人們長時間的逗留休息。
三、園務活動場地
園務活動場地應與園務管理專用出入口、苗圃的有方便的聯(lián)系,還要與園林主要景觀保持一定的距離,相對獨立。最好能設障景如樹叢、竹林等適用、各具特色。如打拳做操,應安排在離出入口不遠,空氣新鮮,地面平整,并布置一定數量的園椅。
第三節(jié) 園橋
一、作用
聯(lián)系交通、組織導游;分割水面、構成風景、點綴風景。一座造型優(yōu)美或有歷史價值的園橋,可自成一景,如頤和園的十七孔橋,桂林七星巖的花橋的。
二、 類型
依材料分有石橋、木橋、鋼筋混凝土橋等。按結構分有梁式與拱式。單跨與多跨。其中拱橋又有單曲與雙曲之分。依建筑形式分有亭橋和廊橋。橋還有一個特殊的形式,即汀步。
在體量上有不同大小、不同高低、不同寬窄的橋。小橋僅有一、二米,一、二人寬;大橋寬數十米,可通汽車、火車。
三、 設計要點
園林中的橋既具園路的特征,又具建筑的特征。貼臨水面的平橋,曲橋可以看作是跨越水面的園林道路。帶有亭、廊的亭橋、廊橋是架在水面的建筑。而橋面較高可供通行的各類拱橋則同時具有園路和園林建筑的特征。在設計的時候,園橋的色彩、高度、體量、立面造型均要考慮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協(xié)調。
小水面架橋宜聚,可選貼臨水面的平橋,并偏臨水面一側,使水面有擴大之感。為使小水面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增加景色的空間層次,可采用平曲橋交互,以延長游覽時間,使觀賞角度不斷變換。
大水面可局部抬高橋面,既可增加橋的立面效果還可避免水面的單調,并可便于橋下通船。局部抬高的橋建筑特征比明顯,因此在橋的空間輪廓上要加以注意,使園橋的建筑風格、比例尺度與周圍的環(huán)境協(xié)調統(tǒng)一。
廊橋、亭橋應主要突出建筑特征,供人們休息眺望和欣賞水波、游魚、荷花、浮萍等。
汀步是園路在淺水中的繼續(xù),,適宜淺而窄的水面,如溪、澗、河灘等。既簡單自然又富有情趣。汀步石塊的大小高低不一,距離遠近不等,但要注意石面要平,置石要穩(wěn),以求安全。石塊的形式可有多種多樣,如圓形、橢圓形、長方形等,布置時可按預定的路線自由靈活的安排,左右穿插,疏密相間,生動有趣。汀步在假山庭院中是山水間連接的常用方法之一。
四、交互設計與用戶體驗設計2
交互設計是由頁面、icon、文字基本要素構成的系統(tǒng)流程,。
在軟件設計時,要考慮用戶的使用路徑,從用戶點擊圖標的時候開始(行為),幫助用戶用最簡單的方式引導,讓他們找到關注的內容和想要使用的功能。
1、交互設計的目標是以最短路徑達到用戶想要的功能為目的。
2、交互設計決定著用戶對產品的使用效率
3、交互設計是一種行為,幫助用戶用最簡單的方式引導,讓他們找到關注的內容和想要使用的功能
用戶體驗貫穿整個產品,它是一種純主觀在用戶使用產品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感受,而我們設計師就應該提升用戶體驗,讓用戶以最愉悅的心情去操作這款APP。
交互設計涉及到一種行為,一個路徑。交互設計最基本的就是可用性,而用戶體驗則是對可用性的一種升華,即友好性。用戶體驗設計包含交互設計,交互設計決定用戶體驗。
及時反饋:
在用戶體驗與交互設計中必不可少的及時反饋,比如用戶點擊了一個確定按鈕,完成了支付,此時網站給出提示信息“支付已成功”,這就是及時反饋,如果沒有的話,總感覺是不是網絡有問題或者壓根沒有支付成功。
1、toast提示 2、彈窗提示 3、按鈕被按下狀態(tài) 4、動效反饋
操作流程簡捷:
1、使用自然思維而不是程序思維
2、圍繞用戶的目的進行設計
3、減少操作步驟
4、將常用功能提前
5、不妨遵循已經成型的用戶習慣
用戶習慣大于用戶體驗:
每一款新產品面世后用戶就要習慣它,習慣大于體驗,所以每次改版盡量要保持原有風格不變。
用戶習慣有時候會和用戶體驗沖突,但一定要保持用戶習慣大與用戶體驗,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前提下一定不能改變用戶習慣,隨意的改變會讓用戶誤操作。
團隊配備方案:
公司技術團隊:產品經理(PM)、交互設計師(UE),動效設計師,視覺設計師(UI),前端工程師(FE),后端工程師(RD),測試工程師(QA),運營專員,數據挖掘工程師,用戶研究工程師
公司重要流通文件:產品文檔
產品文檔是產品經理最終的產出物,也是之后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流通文件。
視覺設計師以此來繪制界面、元素和考慮切圖方式。前端工程師以此來進行開發(fā)
測試工程師對照著文檔的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最后的把關
產品文檔有時候為PDF有時候為ppt
對于設計師來說,產品文檔并不能過多解釋產品經理的原型圖,或許設計師并不想看,這時候會有一個專為設計師準備的Axure原型圖。Axure可以實現從一個界面到另一個界面的跳轉,遠比ppt直觀。沒有原型圖,設計師就無法真正理解產品方向。就像理發(fā)一樣,總會對理發(fā)師說看著剪,但是剪完后總會不滿意。所以,產品經理的原型圖是對你天馬行空想象的一種限制,所有的設計概念圖都需要原型圖作為依據和參照。
而類似這樣的原型圖在產品文檔中每一頁都有,所以我們設計師就需要把產品文檔涉及中的每一頁都設計出來。
但是原型圖終歸原型圖,我們設計師還需要考慮各種事件中的狀態(tài),比如說404狀態(tài),點擊反饋狀態(tài)。
低保真
很多同學喜歡在設計初期花大量時間去繪制高保真原型,結果被甲方和用戶一票否決,而有經驗的設計師往往會先繪制低保真原型,期間不斷與甲方、用戶溝通,最后出爐的高保真原型就能輕松過稿。
有些人過早地開始行動而浪費資源,而另一些人又在建設新產品的大量工作面前不知所措。在將產品交給用戶之前還有如此多的工作需完成,這使我們感到沮喪且不堪重負。所以有低保真輔助非常必要,低保真原型是在設計初期幫助我們驗證想法的粗略表述,它能在過少的資源和過多的用戶檢驗中找到一個平衡點,而且要知道低保真原型構建起來更加容易且成本更低。
時間節(jié)點
實際上做一個產品的本身是沒有期限的,但是必須為其建立一個特定的項目去完成,即達到一個產品周期性的面貌。需求是有時限的,錯過了時間與發(fā)布時機,產品就可能錯過成功機會。
如果主管讓你預估時間,你應該給一個時間較長的答復。如果提前交稿,會提高心理預期。外包公司一般情況下一天做2-4張非主界面,主界面需要確定整個APP的風格,一般需要3-4天時間打磨,甚至更長。
項目周期,一般小APP需要開發(fā)加設計兩到三個月時間,即立項會議占半個月,設計占半個月,開發(fā)占一個月,中間測試,修改bug半個月。
大項目無法保證,比如支付寶。
產品更新迭代
一個APP的迭代需要產品經理牽頭完成,一般小迭代的原因是因為部分bug與視覺體驗方面的更新,被成為v1.10,v1.11等。如果是新增功能,視覺體驗更新較大,則屬于大的版本迭代,一般都是v1.0,v2.0,但這些版本迭代都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不可能直接v1.0到v2.0。
APP更新迭代依據
用戶調研:通過問卷調查、用戶訪談、信息采集等手段來挖掘需求的方式。
競品分析:找到有代表性的同類產品,對比產品之間的優(yōu)勢、劣勢,從而發(fā)現產品的突破口。
用戶反饋:appstore留言,后臺反饋信息
產品數據:產品上線后,就可以收集到產品的相關數據。比如常規(guī)的訪問瀏覽數據、瀏覽痕跡、點擊痕跡、在每個頁面上的瀏覽時長、整體的瀏覽順序,先把功能完成并發(fā)布,收集用戶反饋,根據結果優(yōu)化設計方案。
交互設計6大原則:
1、費茨定律:是指光標到達一個目標的時間,與當前光標所在的位置和目標位置的距離(D)和目標大小(S)有關
2、??硕桑菏侵敢粋€人面臨的選擇(n)越多,所需要作出決定的時間(T)就越長
3、泰斯勒定律:是說產品固有的復雜性存在一個臨界點,超過了這個點過程就不能再簡化了。
4、防錯原則
5、奧卡姆的剃須刀法則:主要就是說我們做產品時功能上不可以太繁瑣,應該保證簡潔和工具化
6、接近法則:將相似的、有關聯(lián)的信息盡量擺在一起,不要讓用戶迷茫,要潛意識知道在哪里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工作流程:
1、產品立項會議:頭腦風暴(用戶頭像,用戶痛點,用戶故事,用戶目標) 產出:產品文檔 參與者:CEO 產品經理 設計師 工程師(前端,后端) 運營部門
2、溝通會議:確認產品文檔 設計師核對原型圖 程序員考慮開發(fā)實現成本 參與者:產品經理 設計師 工程師
3、溝通會議:確認低保真 產品經理核對低保真是否達到意愿 工程師核對低保真是否可實現,并搭建框架 參與者:設計師 產品經理 工程師
4、溝通會議:確認高保真 產品經理確認界面符合產品要求 工程師確認是否能實現界面交互 參與者:設計師 產品經理 工程師
5、溝通會議:溝通如何實現,如何切圖,切圖命名方式 工程師開發(fā) 參與者:設計師 工程師
6、溝通會議:產品開發(fā)完畢,設計師核對界面,測試工程師找bug,工程師改bug 參與者:設計師 測試工程師 工程師
7、產品立項會議 頭腦風暴 下版本規(guī)劃 參與者:產品經理 設計師
工程師繼續(xù)改bug 測試工程師找bug
1、PM提出設計需求。(比如,有個什么界面啊或者活動頁啊,需要設計下的)
2、最重要的一步:UI和PM溝通需求,這叫理解和確認需求。(因為pm和ui站的角度不一樣,所以要溝通好,要了解pm想要的是什么,要確認需求流程是否有問題,交互邏輯是不是清晰。)
3、第二重要的一步:構思,然后網上找素材,找感覺。
你所找的設計參考圖的質量,最終決定了你最后做出來的設計稿的質量。一開始就看到很多很優(yōu)秀很高質量的設計參考圖,那么你設計時自然而然的就會往這個高度靠攏。
4、第三重要的一步:UI和PM再次溝通,確認設計的完整性。設計稿做完后,會有跟pm進行二次溝通確認。要確認pm提出的需求是否都在設計稿里面體現出來沒?有沒有遺留?
這時,一般pm在看完設計稿后,會提一些小的修改建議的。這也是為了避免最后輸出后,pm進行微調修改時,需要重新再次輸出。
5、設計輸出,切圖+命名。(盡量輸出前跟前端們溝通下,他們需要切和命名那些圖,怎么給它們)
6、UI聯(lián)調
前端開發(fā)完后,需要確認開發(fā)出來的界面跟設計稿的界面是否一樣。
這個時候,一個完整的ui流程差不多算走完了。
記?。呵f千萬一定要先溝通好了,然后再開始干活。
溝通不止為了理解需求,也是為了后續(xù)發(fā)生問題時,能分清責任。
以上就是關于交互性景觀設計公園建設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