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杭州獺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杭州獺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電視劇)

    發(fā)布時間:2023-03-29 20:34:07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732        當前文章關鍵詞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杭州獺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相關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杭州獺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杭州獺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電視?。?  src=

    一、今年最流行一款女微博是哪一款

    牌子網排行榜

    女士圍脖

    2022年品牌排行榜

    已有4385人關注

    女士圍脖有哪些品牌、選哪個牌子好?

    根據大數據評選,牌子網最新推薦的女士圍脖十大品牌有,織錦樓,瑪麗亞古琦,Siggi,凌克,瑞蚨祥,CACUSS,潤帛,凱米爾酷,一米畫紗,茜子

    女士圍脖排行榜女士圍脖排行榜

    更新時間:2022年11月04日13:19:58

    品牌綜合榜

    熱賣產品榜

    織錦樓 /中國

    9.8分

    官方旗艦店

    織錦樓圍脖 織錦樓織錦樓隸屬于上海興南紡織品貿易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1994年,從做絲綢的白坯生意開始發(fā)展,有一家生產色織真...【詳情】

    織錦樓真絲拉絨圍巾親子款兩條裝...

    ¥699.0

    京東

    好評29

    月銷32

    織錦樓加厚羊絨圍巾女冬季中國風...

    ¥1988.0

    京東

    好評25

    月銷25

    織錦樓22年新款蘇州刺繡羊絨繡花...

    ¥699

    天貓

    好評11

    月銷1

    織錦樓春夏新品原創(chuàng)時尚真絲小方...

    ¥199

    天貓

    好評11

    月銷1

    更多織錦樓圍脖

    瑪麗亞古琦 MARJAKURKI/芬蘭

    9.8分

    官方旗艦店

    瑪麗亞古琦圍脖 瑪麗亞•古琦(Marja Kurki)現(xiàn)已成為專業(yè)的高端配飾品牌,經過三十多年的發(fā)展,已經遍布芬蘭、瑞典、丹麥、英國、德國...【詳情】

    MARJAKURKI瑪麗亞古琦山羊絨圍巾...

    ¥880

    天貓

    好評18

    月銷19

    MARJAKURKI瑪麗亞古琦綿羊毛圍巾...

    ¥599

    天貓

    好評7

    月銷5

    MARJAKURKI瑪麗亞古琦山羊絨圍巾...

    ¥880

    天貓

    好評18

    月銷19

    MARJAKURKI瑪麗亞古琦綿羊毛圍巾...

    ¥599

    天貓

    好評7

    月銷5

    更多瑪麗亞古琦圍脖

    Siggi SIGGI/中國

    9.8分

    官方旗艦店

    Siggi圍脖 siggi品牌隸屬于南通富士美帽業(yè)有限公司,“關注客戶,一次做好,持續(xù)改進,追求完美”是富士美的質量方針,富士美通過...【詳情】

    Siggi 純羊絨圍巾女秋冬款純色加...

    ¥669.0

    京東

    好評39

    月銷42

    SIGGI 100%綿羊毛圍巾女秋冬季保...

    ¥219.0

    京東

    好評42

    月銷42

    SIGGI 羊毛圍巾女士秋冬輕奢披...

    ¥299.0

    京東

    好評37

    月銷41

    Siggi DJ93119 圍巾女冬款披肩...

    ¥89.0

    京東

    好評46

    月銷50

    更多Siggi圍脖

    4

    凌克 /中國

    9.8分

    官方旗艦店

    凌克圍脖 凌克凌克品牌隸屬于杭州奎恩商貿有限公司,我們起源子鄉(xiāng)村/并秉承LENGKEORL山羊絨歷久彌新的風格。無論我們走多遠,我...【詳情】

    展開旗下熱銷圍脖,點擊展開

    5

    瑞蚨祥 /中國

    9.8分

    官方旗艦店

    瑞蚨祥圍脖 “瑞蚨祥”——高級定制的中國領導品牌。創(chuàng)建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在舊中國北京天津盛極一時,獲得“中華老字號”...【詳情】

    展開旗下熱銷圍脖,點擊展開

    品牌之家

    找品牌 上品牌之家

    立即下載

    6

    CACUSS/中國

    9.2分

    官方旗艦店

    CACUSS圍脖 本公司創(chuàng)建于2000年,位于江蘇揚州,目前生產各種棒球帽,太陽帽,冬帽已經遠銷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我司目前擁有...【詳情】

    展開旗下熱銷圍脖,點擊展開

    7

    潤帛 /中國

    9.8分

    官方旗艦店

    潤帛圍脖 呼和浩特市潤帛羊毛制品有限責任公司是羊毛圍巾、羊毛披肩、羊絨圍巾、羊絨披肩、混紡圍巾、羊毛帽子、羊毛手套、羊毛...【詳情】

    展開旗下熱銷圍脖,點擊展開

    8

    凱米爾酷 /中國

    9.8分

    官方旗艦店

    凱米爾酷圍脖 凱米爾酷,是內蒙古驛潤羊絨制品有限公司在專業(yè)產銷圍巾領域多年的基礎上,于2010年斥巨資打造的高端精品圍巾品牌,依...【詳情】

    展開旗下熱銷圍脖,點擊展開

    9

    一米畫紗 /中國

    9.1分

    官方旗艦店

    一米畫紗圍脖 一米畫紗一米畫紗定位于高端圍巾品牌,崇尚親情、友情、愛情、真情, 以創(chuàng)新的設計、優(yōu)質的材質、優(yōu)秀的產品回饋親愛的...【詳情】

    展開旗下熱銷圍脖,點擊展開

    10

    茜子 Shes/中國

    9.8分

    官方旗艦店

    茜子圍脖 She's源于歐洲,融歐美流行時尚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完美結合,全力打造國際、高雅、時尚的she's形象。截取國際流行元素,綜...【詳情】

    展開旗下熱銷圍脖,點擊展開

    11

    恒源祥 /中國

    9.8分

    官方旗艦店

    恒源祥圍脖 恒源祥,創(chuàng)立于中國上海,產品涵益絨線、針織、服飾、家紡等大類,絨線,羊毛衫綜臺銷最常年保持同行業(yè)第一。作為中國...【詳情】

    展開旗下熱銷圍脖,點擊展開

    12

    上海故事 /中國

    9.8分

    官方旗艦店

    上海故事圍脖 “上海故事”(shanghai story)2003年初誕生于文化經典的上海石庫門石門一路,這條歷史積淀的街道已見證過無數品牌的...【詳情】

    展開旗下熱銷圍脖,點擊展開

    13

    夏洛來羊 CALOLEYNG/中國

    9.8分

    官方旗艦店

    夏洛來羊圍脖 夏洛來羊CALOLEYNG在牧遇集團原有的西藏角藝與傳統(tǒng)木藝完美結合的經驗下,引進意大利設 計團隊,高經緯紡紗工藝,國外...【詳情】

    14

    一生巾彩 /中國

    9.8分

    官方旗艦店

    一生巾彩圍脖 一生巾彩一生巾彩品牌隸屬于青島創(chuàng)優(yōu)商貿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經營男女士圍巾、兒童毛毯等生活用品。青島創(chuàng)優(yōu)商貿有限公...【詳情】

    15

    歐端 /中國

    9.2分

    官方旗艦店

    歐端圍脖 歐端歐端品牌目前的辦公地在浙江 嘉興,在互聯(lián)網上開設了官方旗艦店歐端旗艦店,讓廣大網民在網上也能買到與歐端實體店...【詳情】

    16

    杰克瓊斯 Jack Jones/丹麥

    9.1分

    官方旗艦店

    杰克瓊斯圍脖 ack & Jones是針對年齡在18歲到30歲之間的喜歡穿著隨意、流行和時尚的男士們設計的。Jack & Jones的設計迎合了國際大都...【詳情】

    展開旗下熱銷圍脖,點擊展開

    17

    德凱佳 /中國

    9.1分

    官方旗艦店

    德凱佳圍脖 德凱佳女裝/流行女裝。 德凱佳品牌自創(chuàng)立至今,一直努力用高質量的產品與較好的服務對待用戶,目前德凱佳...【詳情】

    18

    蝶舞翩翩 /中國

    9.1分

    官方旗艦店

    蝶舞翩翩圍脖 杭州綾絕頂服飾有限公司是圍巾、絲巾、睡衣、等產品專業(yè)生產加工的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旗下?lián)碛猩虾9适碌榷鄠€自營品牌。...【詳情】

    19

    拾威 seviine/中國

    9.1分

    官方旗艦店

    拾威圍脖 拾威seviine拾威品牌隸屬于深圳森創(chuàng)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主要經營男士圍巾、女士圍巾、真皮手套、...【詳情】

    20

    寶石蝶 /中國

    9分

    官方旗艦店

    寶石蝶圍脖 寶石蝶(BAOSHIDI) 的企業(yè)徽標是英文注冊商標 BAOSHIDI 開頭字母"B"的變形,兩個橢圓的造型類似兩顆寶石的切面,該造型...【詳情】

    展開旗下熱銷圍脖,點擊展開

    女士圍脖完整品牌榜

    快來圍觀匯聚全球的女士圍脖品牌吧!

    熱門女士圍脖排名

    小熊帽子圍巾一體女秋冬季百搭2022年爆款可愛保暖連帽毛絨三件套 1

    小熊帽子圍巾一體女秋冬季百搭2022年爆款可愛保暖連帽毛絨三件套

    領3元優(yōu)惠券

    月銷50000件

    ¥

    19.9

    直達鏈接

    千鳥格小圍巾女秋冬季韓版百搭ins潮加厚保暖裝飾護頸脖針織圍脖 2

    千鳥格小圍巾女秋冬季韓版百搭ins潮加厚保暖裝飾護頸脖針織圍脖

    領5元優(yōu)惠券

    月銷10000件

    ¥

    14.8

    直達鏈接

    2022新款可愛小熊帽子圍巾一體女冬季保暖百搭加厚手套圍脖三件套 3

    2022新款可愛小熊帽子圍巾一體女冬季保暖百搭加厚手套圍脖三件套

    領10元優(yōu)惠券

    月銷10000件

    ¥

    9.9

    直達鏈接

    仿毛毛絨獺兔毛圍巾可愛學生圍脖冬季女套頭純色白色百搭加厚保暖 4

    仿毛毛絨獺兔毛圍巾可愛學生圍脖冬季女套頭純色白色百搭加厚保暖

    領2元優(yōu)惠券

    月銷10000件

    ¥

    5.8

    直達鏈接

    兒童帽子圍巾一體秋冬季寶寶保暖毛絨護耳套頭帽男童女童防風帽潮 5

    兒童帽子圍巾一體秋冬季寶寶保暖毛絨護耳套頭帽男童女童防風帽潮

    領5元優(yōu)惠券

    月銷7000件

    ¥

    14.8

    直達鏈接

    女士圍脖相關榜單

    男士圍脖

    男士圍脖

    13322人關注

    獺兔毛圍脖

    獺兔毛圍脖

    3578人關注

    兒童圍脖

    兒童圍脖

    7109人關注

    圍脖

    圍脖

    16644人關注

    兒童圍巾

    兒童圍巾

    17202人關注

    女士圍脖哪個牌子好?

    我要問答

    姜***旭:手感很好,軟,輕,不知道以后會不會起球球,帶上正合適,女友喜歡。

    2017-12-12 00:26:53

    s***5:第二次購買,同樣是送同事的,跟我想象的一樣,在廣州厚重的羊毛披肩反而有點用不上,這款偏薄,但垂墜感很好!! 因為是送人的,所以我沒有打開包裝,但整體感覺很好… 七夕還贈送了禮盒,省去自己包裝的麻煩??头南撕芎?,應答迅速也很貼心,贊一個?

    2017-08-29 21:34:08

    p***涼:面料很好,這個價位算很驚喜的圍巾了,也挺寬做披肩非常不錯

    2017-08-29 20:18:29

    我***呢:還可以吧,比我想象的顏色要深一些,類似深灰吧,也較短,沒我想象中的厚,但質量還可以,畢竟這個價格,物流很快,昨天拍的今天到,真的很讓人驚喜

    2017-08-29 18:07:32

    z***7:買了送朋友的,不錯,這款花色很漂亮

    2017-08-29 13:28:45

    更多點評

    熱門排行榜

    圍巾

    圍巾

    141089人關注

    帽子

    帽子

    125250人關注

    手套

    手套

    26773人關注

    手串

    手串

    123938人關注

    貝雷帽

    貝雷帽

    28568人關注

    最新排行榜

    步搖排行

    小動物耳釘排行

    流蘇耳釘排行

    心形耳環(huán)排行

    微笑項鏈排行

    復古項鏈排行

    鈦鋼項鏈排行

    月亮項鏈排行

    布藝耳環(huán)排行

    珠寶箱排行

    首頁 | 品牌排行 | 品牌問答 | 品牌資訊 | 品牌大全 | 十大品牌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免責聲明

    牌子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皖ICP備2022016612號

    二、文化 知識

    太湖目錄[隱藏]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

    太湖簡介

    生態(tài)特征

    形態(tài)描述

    太湖大橋

    特色活動

    旅游景點

    【臺灣省金門太湖】太湖景點介紹

    縣情概覽

    行政區(qū)劃

    鄉(xiāng)鎮(zhèn)簡介

    歷史文化

    地理資源

    太湖名人

    名優(yōu)特產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

    太湖簡介

    生態(tài)特征

    形態(tài)描述

    太湖大橋

    特色活動

    旅游景點

    【臺灣省金門太湖】 太湖景點介紹

    縣情概覽行政區(qū)劃鄉(xiāng)鎮(zhèn)簡介歷史文化地理資源太湖名人名優(yōu)特產

    太湖衛(wèi)星影像

    [編輯本段]【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

    太湖,位于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她是中國東部近海區(qū)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和燦爛的人文景觀,聞名中外,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每年皆吸引著大量中外游人來此觀光游覽。

    [編輯本段]太湖簡介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在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古稱震澤、具區(qū)、笠澤。湖區(qū)屬于江蘇省。由長江、錢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灣而成。正常水位3公尺時湖面積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公尺,蓄水27.2億立方公尺。主要水源有二∶一為來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為70多條漊港注入;另一來自江蘇宜溧山地北麓的荊溪,分由太浦、百瀆等60多條港瀆入湖。太湖水由北東兩面70多條河港下泄長江,以婁江(下游稱瀏河)、吳淞江(下游稱蘇州河)、黃浦江為主。黃浦江為最大泄水河道,約占總出太湖黿頭渚水量的80%。其馀諸河港流量較小,每因海潮頂托或江水上漲而倒流。

    [1]整個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個,連同進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組成一個密如蛛網的水系。對航運、灌溉和調節(jié)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江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組成部分,它自鎮(zhèn)江諫壁口引長江水南流,穿過太湖水系眾多的河流和湖蕩,吞吐江湖,調節(jié)水量,成為這個水網的重要干流。湖中現(xiàn)存島嶼40多個,以洞庭西山最大。東岸、北岸有洞庭東山、靈巖山、惠山、馬跡山等低丘,山水相連,風景秀麗,為著名游覽區(qū)。沿湖丘陵和湖中島山盛產茶葉、桑蠶以及亞熱帶果品楊梅、枇杷、柑橘等。太湖平原舊河網大都河道淺窄多曲、排灌系統(tǒng)紊亂,洪漬仍是潛在威脅?,F(xiàn)已進行統(tǒng)一規(guī)畫,禁止盲目圍墾,并整修河道,增加排洪能力,提高引灌效益。

    [編輯本段]生態(tài)特征

    太湖富營養(yǎng)化明顯,磷、氮營養(yǎng)過剩,20世紀80年代未主要污染物總磷、總氮屬嚴重超標,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標;年最高水溫出現(xiàn)在7、8月,年最低水溫出現(xiàn)在12月下旬~2月上旬,歷年最高水溫達38℃,最低水溫0℃,水溫年變幅介于29.5—38.0℃之間,歷年平均變幅34℃左右,歷年平均水溫為17.1℃,太湖歷年平均水溫較陸上氣溫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過程相應、最高、最低值分別出現(xiàn)在7、8月份和1月份,歷年各月平均水溫均高于氣溫;太湖現(xiàn)有魚類106種,隸屬15目24科,其中以鯉科魚類為主,共有54種。

    [編輯本段]形態(tài)描述

    為太湖流域第一大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又是長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湖面形態(tài)如向西突出的新月。湖岸形態(tài),南岸為典型的圓弧形岸線,東北岸曲折多灣,湖岬、湖蕩相間分布,以湖岸計算的湖泊面積2427.8平方公里。太湖中現(xiàn)有51個島嶼,總面積89.7平方公里。因此太湖實際水面面積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線總線405公里。平均水深1.89米,從湖底地形可見湖盆的地勢是由東向西傾斜,湖盆形態(tài)呈淺碟形。

    太湖古稱“震澤”、“具區(qū)”,又名“五湖”、“笠澤”,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跡,位于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后來逐漸與海隔絕,轉入湖水淡化的過程,變成了內陸湖泊。

    太湖是平原水網區(qū)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區(qū)號稱有48島、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輝,其有不帶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稱。無錫山水、蘇州園林、洞庭東山和西山、宜興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區(qū)的著名旅游勝地。

    太湖地處江南水網的中心,河網調蓄量大,水位比較穩(wěn)定,利于灌溉和航運。太湖流域總面積36500平方公里,人口3400萬,以不到全國0.4%的國土面積創(chuàng)造著約占全國1/8的國民生產總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國之首,鄉(xiāng)鎮(zhèn)工業(yè)發(fā)達,糧食產量占全國的3%,淡水魚業(yè)產值也占有較高比重。太湖平原氣候溫和濕潤,水網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三大桑蠶基地之一,素以“魚米之鄉(xiāng)”而聞名。

    太湖位于富饒的上海、南京、杭州三角區(qū)域中心,是長江和錢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灣而成的湖泊。周圍則群星捧月一般分布著淀泖湖群、陽澄湖群、洮滆湖群等??v橫交織的江、河、溪、瀆,把太湖與周圍的大小湖蕩串連起來,形成了極富特色的江南水鄉(xiāng)。

    太湖號稱“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里”,但它的實際面積受到泥沙淤積和人為圍湖造田等因素的影響,在形成以后多有變化。今天的太湖,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接宜興,東鄰蘇州,太湖水域面積約為3159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氣候溫和,特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xiāng)。太湖水產豐富,盛產魚蝦,素有“太湖八百里,魚蝦捉不盡”的說法。

    1982年,太湖以江蘇太湖風景名勝區(qū)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名單。

    [編輯本段]太湖大橋

    1994年10月25日,我國內湖第一長橋——太湖大橋今天正式通車。

    太湖大橋東起蘇州吳中區(qū)胥口漁洋山,西至西洞庭山,途經長沙、葉山兩島,由3座特大橋組成,全長4308米,181孔,橋面寬12米。橋體簡捷明快,輕巧新穎,富有時代感,與太湖山水相得益彰,如一條飛舞的銀鏈,飄落在太湖群島之間,蜿蜒起伏。

    這項浩大的工程,是江蘇省蘇州市原縣級市吳縣自籌資金1億多元,經過近千名建設大軍兩年奮戰(zhàn)完成的。大橋的建成,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太湖西山諸島的交通,實現(xiàn)了當地人民世世代代架橋的夙愿,而且將為開發(fā)和利用太湖自然資源和發(fā)揮地理優(yōu)勢,加快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的建設,盡快建成環(huán)太湖旅游經濟區(qū),發(fā)揮積極作用。

    [編輯本段]特色活動

    太湖旅游度假區(qū)節(jié)慶活動

    極限運動項目:已成功地舉辦了首屆、第二屆全國極限運動大賽,亞洲極限運動精英賽、第三屆全國極限運動大賽、全國摩托車錦標賽等幾項重大賽事。活動內容有難度、速度攀巖、U型臺及街市障礙輪滑、滑板、小輪車、皮艇球、水上摩托、摩托艇、沙灘排球、滑水等項目。

    9月舉辦隆重的太湖捕撈節(jié),利用太湖現(xiàn)有的眾多游船,讓游客出湖捕魚,自娛自樂。

    "三寶"為主要特色的太湖美食節(jié)及湖鮮一條街"湖鮮節(jié)"。

    "卡丁車"(室外)競賽。

    還有各式各有的本地風土人情!

    [編輯本段]旅游景點

    蘇州園林 無錫影視城 靈山大佛 永慧寺 統(tǒng)一嘉園 玄陽洞 碧云洞 禹王廟 白馬廟 羅漢寺 西山風景區(qū)

    三元文化遺址 龍頭渚自然公園 太湖仙島 萬佛塔 五女墓 小王山摩崖石刻 圣恩寺 蠡園 太湖黿頭渚

    [編輯本段]【臺灣省金門太湖】

    金門太湖是臺灣省金門縣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于1967年建筑完工,該湖占地面積達36公頃,蓄水14公頃,不但是民用水源供應區(qū),也是農民水利灌溉之處。湖心中建有三座小島,湖畔筑有涼亭,景觀非常的幽雅,湖邊四種植各式花木,利用環(huán)湖公路更可飽覽湖光山色,彷如世外桃源,因而成為戰(zhàn)地游客最多的勝景。

    太湖景點介紹

    鄧尉山

    鄧尉山又名光福。香雪海。梅海,是太湖風景區(qū)的一大景致。鄧尉山也是斜插進太湖的一個半島,原屬江蘇吳縣,現(xiàn)蘇州高新區(qū)。相傳東漢光武帝時,司徒鄧禹隱居于此,他官至太尉,故名鄧慰山。鄧尉山的梅花似海、似雪,人稱“香雪?!薄S性娰澰唬骸叭肷綗o處不花枝,遠近高低路不知。貪愛下風香氣息,離花三尺立多時?!泵泛_吷嫌泄艅x,名司徒廟。廟中生長著四棵大柏,相傳為鄧禹所栽。這四棵古柏姿態(tài)各異,被分別譽為“清”、“奇”、 “古”、“怪”,則一大奇觀。

    鑫湖

    無錫西南郊的蠡湖,又名五星湖是太湖的一個內湖,因傳說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范蠡助勾踐滅吳后,曾偕同西施泛舟于此而得名。蠡湖的東北岸,是以水飾景的江南名園——蠡園。蠡園三面臨水,亭、廊、堤均傍水而筑,纖巧精致。20世紀初,這里建有“梅埠香雪”、“曲淵觀魚”、“東瀛佳色”、“楓臺顧曲”等八景,以后又建了曲岸枕水的千步長廊,堆砌了盤旋迂回的洞壑假山,使園林的景色更顯秀麗的特色。

    洞庭東西兩山

    洞庭東山因在太湖東面而得名。東山的主峰大尖頂是七十二峰之一,山中主要古跡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羅漢像、元代軒轅宮、明代磚刻門樓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樓等。宋塑羅漢像比例適度,容貌各異,造型正確,姿態(tài)生動,相傳是南宋雕塑名家雷潮夫婦所作,制塑技藝精湛,令人贊賞。軒轅宮面闊三間,進深九檁,雄踞山垣,面臨太湖,氣勢確是磅礴。

    [編輯本段]縣情概覽

    太湖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東與天柱山相望,南與廬山呼應,居長江中下游旅游熱線之上。合九鐵路、105國道、滬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行車至合肥、武漢、南昌等大中城市只需2小時。全縣轄15個鄉(xiāng)鎮(zhèn),56萬人口,總面積2031平方公里。

    太湖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歷代民風淳厚,文風蔚然,素有“一門四進士,十里兩狀元”之稱。這里是已故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著名社會活動家、杰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趙樸初的家鄉(xiāng),著名詩人朱湘、女社會活動家劉王立明、京劇“葉派”創(chuàng)始人葉春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作家石楠、林學專家馬大浦等都是太湖籍人。他們成就斐然,聲名遠播,為家鄉(xiāng)添光增色。如今,狀元故里,教育昌盛,莘莘學子,遍及四海。

    太湖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龍山夜雨、馬路西風、法華方竹、玄妙古松”四大景致自古以來聞名遐邇。漢代建的海會寺、三國筑的上格城、晉代修的佛圖寺、唐代建的西風禪寺、清代狀元趙文楷墓等文化古跡保存完好。國家級佛教活動場所、中國佛教禪宗的發(fā)祥地獅子山二祖禪堂正在修建。當年劉伯承、鄧小平在劉畈主持召開高干會議舊址胡氏新祠,極具瞻仰意義。趙河湯灣溫泉,水溫常年47℃,日出水量1500噸,水質清澈,可飲可浴可醫(yī)。位于全縣中心腹地的花亭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總面積250平方公里,10萬畝水面碧波蕩漾,氣勢磅礴。湖中島嶼星羅棋布,四周山巒疊嶂,果木蔥籠,是旅游觀光、療養(yǎng)休閑的勝地。

    太湖資源豐富,特產眾多。這里是全國商品糧、商品牛和瘦肉型豬基地縣和安徽省茶葉、板栗、柑桔重點生產縣,“天華谷尖”茶為部優(yōu)產品并獲國家綠色食品標識,“方竹”粉絲、天華尖封缸酒是省名牌產品,電機、日用細瓷、水松紙、羊毛衫、板栗罐頭、李杜茶干、辣紅素等特色產品享譽全國,出口海外。境內有石英石、紫砂巖、瓷土、鐵砂等20多種礦產資源。

    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y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綜合縣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鄉(xiāng)面貌煥然一新。

    [編輯本段]行政區(qū)劃

    太湖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區(qū)南緣,介于北緯30°09’至30°46’和東經115°45’至116°30’之間。東鄰潛山、懷寧,南連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蘄春、英山,北毗岳西。東西相距64公里,南北相距23公里,總面積2031平方公里。

    全縣轄15個鄉(xiāng)鎮(zhèn),174個行政村,2004年年末總人口為558187人,其中農業(yè)人口504412人。

    [編輯本段]鄉(xiāng)鎮(zhèn)簡介

    晉熙鎮(zhèn):面積165平方千米,轄34個村、4個居委會,人口7.52萬。

    徐橋鎮(zhèn):始建于清咸豐初年。面積103平方千米,轄2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9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2萬。

    小池鎮(zhèn):位于大別山南麓,古稱小池驛。面積126平方千米,轄31個行政村,42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6萬。

    牛鎮(zhèn)鎮(zhèn):位于太湖縣城西北24千米。面積163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26個村委會,290個村民小組。2004年,原天橋鄉(xiāng)整建制和原黃鎮(zhèn)鎮(zhèn)嚴姜村劃入。

    彌陀鎮(zhèn):面積153平方千米,鎮(zhèn)區(qū)建成面積達3平方千米。轄3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3.86萬。

    百里鎮(zhèn):位于太湖縣西北部,東鄰牛鎮(zhèn)鎮(zhèn),西接北中鎮(zhèn),南與彌陀鎮(zhèn)相靠,北與岳西縣治溪、店前二鎮(zhèn)毗連。古時是太湖縣通往湖北英山縣的主要驛站,沿長河而下,至太湖100華里而得名"百里"。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6278戶,24894人。轄2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91個自然村莊,278個村民小組。

    寺前鎮(zhèn):位于太湖縣西北部。面積172平方千米,3萬余人,轄32個行政村、365個村民小組。

    新倉鎮(zhèn):位于太湖縣東南部,由原花園鄉(xiāng)、新倉鎮(zhèn)合并而成。西臨縣城,東與懷寧,南與望江三縣交界。面積168平方千米,人口7.3萬,轄38個行政村。

    北中鎮(zhèn):位于太湖縣西北部。面積182平方千米,38113人,轄42個行政村,473個村民小組。

    天華鎮(zhèn):面積188平方千米,8426戶,3.27萬人,轄39個行政村,357個村民小組。

    城西鄉(xiāng):西與宿松相鄰,面積87平方千米,轄18個行政村,245個村民小組,農業(yè)人口2.62萬人。

    湯泉鄉(xiāng):面積124.24平方千米,4610戶,1.8萬人,轄20個行政村,216個村民組。

    江塘鄉(xiāng):位于太湖縣西南部,東鄰新倉鎮(zhèn),南毗徐橋鎮(zhèn),西與宿松縣高嶺、河塌兩鄉(xiāng)接壤,北靠城西鄉(xiāng),面積101平方千米,8382戶,37000人,轄23個行政村,310個村民小組。

    大石鄉(xiāng):位于太湖縣西南部,面積103平方千米,總人口3.4萬人,轄22個行政村、一個漁業(yè)隊。

    [編輯本段]歷史文化

    文明古縣

    太湖縣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縣,在西漢時為湖陵邑地,屬廬江郡。東漢時省湖陵,入皖縣。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立太湖左縣,屬晉熙郡。上古以右為尊,卑者為“左”。南朝宋、齊時,稱南方蠻族為“蠻左”,蠻地之縣為“左縣”。太湖左縣,即由來于此。南朝齊建元二年(480),立龍安郡,領太湖左縣和東陳縣(縣治在今小池鎮(zhèn)后河村)。南朝陳太建五年(573)廢龍安郡及東陳縣,獨存太湖左縣。隋開皇三年(583),廢郡置州,晉熙郡改名熙州,太湖左縣改名晉熙縣。開皇十八年,晉熙縣復名太湖縣,去“左”字,屬同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縣地置青城、荊陽二縣,三年后廢青城并入荊陽,再一年又廢荊陽為太湖,屬舒州,縣名沿用至今。南宋及明、清,太湖屬安慶府。民國時期,屬安徽省安慶道、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安慶專區(qū)。1949年3月,太湖解放,初屬皖北行政公署安慶專區(qū),后屬安徽省安慶專區(qū),現(xiàn)隸屬安慶市。

    太湖縣治,據《皇明一統(tǒng)志》載,原“居萬山,有大湖、小湖”,即今大湖河、小湖河一帶,已為花亭湖淹沒區(qū)?!短藉居钣洝份d:“元嘉未年,以縣居山 移就平原,去舊縣三十八里”,縣治從此遷到“四面河水回環(huán),群山拱揖”的陸地——今晉熙鎮(zhèn)老城所在地。

    狀元之鄉(xiāng)

    太湖山川,毓秀鐘靈,被譽為狀元之鄉(xiāng),文化之邦。在歷代科舉考試中,中狀元3人,文武進士82人,文武舉人342人。元朝元統(tǒng)年間,黃信一殿試第一(狀元);清嘉慶元年(1796)和道光九年(1829),趙文楷和李振鈞兩掇大魁,被欽點狀元;嘉慶七年,縣一榜得三進士(李振翥、王廷元、李長蓁),被傳為佳話;民國初年,出任安徽省長的呂調元,也系前清科舉出身。一時真可謂人文鵲起,科甲蟬聯(lián)。明清時還有不少人,如蔡呈圖、李之讓、馬人龍、王大樞、魯之裕、石龐等,著作甚豐,影響深遠。

    民國時期,留學歐、美、日本的有20余人,其中有后來成為著名社會活動家的劉王立明和著名詩人朱湘等。建國后,有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著名詩人和書法家趙樸初以及著名的林業(yè)學專家馬大浦,著名京劇演員和戲曲教育家葉春善,卓有貢獻的宋文學史研究專家孔凡禮,后起之秀有著名作家石楠和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等。分布在國內外的太湖籍專家、學者數百人。此外,有不少青年學生在全國高考和各類學科競賽中名列前茅,有不少的教育、文化、科技工作者在教學、創(chuàng)作、演出、科研以及其他工作中做出了顯著成績,獲得了各種獎勵。

    太湖民風純樸而文風昌盛,對教育十分重視,每年高考中,本科達線率一直在安徽省、安慶市名列前茅。

    禪宗之源

    該縣是中國佛教禪宗文化的發(fā)祥地。西晉時期就有西域高僧佛圖澄來此建寺造塔;公元561年,禪宗二祖慧可,為避滅佛之災,從少林寺來到花亭湖畔的司空山、獅子山一帶,開壇講道、弘揚佛法,演化出中國禪宗“一花五葉”,史書記載的獅子山二祖面壁參禪的大葫蘆石洞,至今仍保存完好;景區(qū)內重點寺廟有數十處,如佛圖寺、二祖禪堂、西風禪寺、海會寺自古以來都非常有名。九華山雙溪寺肉身菩薩——大興和尚和著名的宗教領袖、原全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海內外尊稱為“活佛”的趙樸初先生都生長在花亭湖畔。

    紅色熱土

    太湖縣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到建國后的抗美援朝、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數以千計的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巍巍龍山為之驕傲,涓涓長河為之長吟。

    1928年,中共太湖支部在甘家沙灣成立,這是縣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從此,太湖人民為推翻三座大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1930年,中共太湖縣委成立,組織太宿望邊界農民在縣境內大石嶺舉行過一次武裝暴動。1931年,中共北中區(qū)委和北中區(qū)蘇維埃政府相繼成立,開展反土豪、分田地等斗爭。1932年,中共河口區(qū)委和3個鄉(xiāng)的蘇維埃政權相繼建立。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和第二十五軍先后兩次攻克太湖城,第二十八軍在政治委員高敬亭的率領下,在太湖涼亭坳(今屬岳西)重建,并先后召開3次重要會議,進行了5次重大戰(zhàn)斗。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太湖雖為山鄉(xiāng)僻壤,然而日軍并未放過太湖,兩次入侵,多次轟炸,使太湖人民深受罹其苦。1938年,國民黨部隊在縣東山頭對日軍清水師團進行過一次較為激烈的堵?lián)?,雖傷亡慘重,但仍未使縣城免于滄陷。為領導民眾開發(fā)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4月,中共太湖中心縣委(又稱皖中工委)成立,12月中共太湖縣委成立。此后在山區(qū)成立蘄太英工委、中共蘄宿太工委和中共蘄太英浠邊縣委,并建立抗日民主“三三制”縣級政權——蘄太英浠邊軍民聯(lián)合辦事處。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皖西一地委、專署和軍分區(qū)等領導機關均設在太湖,推動了太湖的革命斗爭;特別是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在劉畈胡氏宗祠召開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三縱隊旅長及皖西工委委員以上干部會議后,太湖革命斗爭形勢如火如荼,縣、區(qū)、鄉(xiāng)革命政權相繼建立,革命截止裝日益增強,解放區(qū)不斷擴大,至1949年2月24日(農歷),太湖人民終于迎來了徹底解放。

    [編輯本段]地理資源

    [地理位置]

    太湖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區(qū)南緣,介于北緯30°09’至30°46’和東經115°45’至116°30’之間。東鄰潛山、懷寧,南連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蘄春、英山,北毗岳西。東西相距64公里,南北相距23公里,總面積203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太湖縣屬皖西南丘陵低山區(qū),地勢西北高、東南低??h城西北面為重巒迭嶂的大別山余脈,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將軍山、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華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將軍山最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兩省的天然屏障;東南部除香茗聳秀、泊湖蓄美之外,大都為丘陵平畈交錯之地??h境內主要河流為長河,發(fā)源于岳西多枝山,在杏花村南入縣境,納羊角河、同義河、薜義河、白沙河、安樂河、南陽河、黑巖河、青石河、小湖河、大湖河、寺前河、羅溪河諸水,入花涼亭水庫,下龍山,傍縣城,穿新倉,進潛山,匯皖河,再入長江。長河縱貫全縣,境內總長81公里。全縣山地1242.41平方公里,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占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占3.83%;水面222.25平方公里,占10.85%。

    [氣候條件]

    全縣氣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冬季受西北內陸氣流控制,氣溫較低;夏季受東南海洋氣流影響,炎熱潮濕。年平均氣溫16.4℃。1月份平均氣溫3.7℃,7月份平均氣溫28.4℃。極端最高氣溫40℃(1967年8月28日),極端最低氣溫-12.7℃(1969年2月6日)。年平均日照1937.7小時,無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

    [自然資源]

    太湖縣西北是山區(qū),東南是丘陵;縣之中部有人工湖—花涼亭水庫(又名花亭湖),縣之南面有天然湖—泊湖。無論山地、丘陵、湖泊,都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據森林資源調查統(tǒng)計,全縣林業(yè)用地面積158.33萬畝,有林地面積118.94萬畝,其中用材林115.01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52.99萬立方米,有林地林木蓄積量43.08萬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積量43.79萬立方米。杉木、馬尾松、毛竹、香樟、楓香、青風櫟、烏桕、側柏、油茶、油桐等,不僅遍地可見,而且栽培歷史悠久。太湖縣是全省茶葉、生漆、板栗的重點生產縣。藥用植物有百合、香附子、茯苓、白術、蔓荊子等,蔓荊子產量居全省之冠,遠銷幾個省。動物方面,除豬、牛、羊、雞、鴨、鵝等家畜家禽之外,還有野豬、野兔、狐、狼、水獺、野山羊、野雞、野鴨等野生動物。太湖是全國商品牛和瘦肉型豬的生產基地之一。

    縣山區(qū)山高嶺峻,澗深溪多,水力資源豐富。境內有大小河流108條,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2.8萬千瓦,小水電可開發(fā)量5.6萬千瓦。

    已初步探明,縣內的礦產資源有:石英石、瓷土、高嶺土、紫砂頁巖、石灰石、大理石、蛭石、銅、鐵、煤等,其中以石英石、高嶺土、紫砂頁巖儲量最大。石英石儲量2000萬噸,含硅量達99.98%,儲量和品位均居全省首位;高嶺土、紫砂頁巖儲量為3000萬噸。

    縣旅游資源具有極大的開發(fā)價值。古代,因其特有的山奇水秀,招來不少的騷人墨客,象李白、解縉、王守仁等都曾留下贊美太湖山水的詩篇?!褒埳揭褂?,馬路西風,法華方竹,玄妙古松”,是太湖古代的四景,雖然物換星移,舊跡難覓,卻令人十分神往。建國后,太湖山水以嶄新的姿容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大別山中第一湖——花亭湖,宛如一塊巨大的碧玉鑲嵌在崇山峻嶺之中,湖面寬廣,島嶼屹立,岸線蜿蜒,山峰層迭;湖周有西風禪寺、佛圖寺摩崖石刻、湯灣溫泉、月亮灣、獅子崖、龍山、四面尖、趙樸初文化公園等景點,真可謂集名勝古跡和自然風光于一湖,如今不僅有蓄洪、灌溉、發(fā)電、航運、養(yǎng)殖之利,也是難得的旅游、療養(yǎng)和文學創(chuàng)作、地質研究的勝地。

    [編輯本段]太湖名人

    趙樸初 趙榮聲 趙挺 甘信元 孟憲勤 甘蓮笙 周幸芳 馬大浦 王啟富 韋昌頤 馬祚德 王甸平 大興和尚 趙金海 朱益堂 王新華 聶民樵 余泮文 陳荷花 陳家贄 張擎 朱詩衛(wèi) 葉盛蘭 楊占梅 陳發(fā)庭 王宜斌 王魯明 喻成和 祝向榮 杜濟舟

    金九陔 劉王立明 葉盛章 楊格遠 殷翠和 方濟寬 何鎮(zhèn)中 趙曉宜 蔣振華 石祖留

    錢鐘書

    [編輯本段]名優(yōu)特產

    天華谷尖茶 花亭湖鳙魚 紅光栗 白尾銀魚 三元雜交豬 山里貨 方竹粉絲 苦蕎麥糊 李杜茶干 佳美色素 花亭湖大米 絨毛蟹 薄殼青蝦 茶籽油 彌陀生條 花亭湖蜜桔 封缸甜酒 日用瓷器 太湖電機 太湖鍋爐,太湖珍珠,太湖珍珠粉 太湖三白

    三、爭做樸實,感恩的德清人

    不能依靠別人,要自己努力。我給你點資料吧。

    德清縣,位于浙江省湖州,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東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連太湖,西枕天目山麓,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逐步形成以新興產業(yè)為主的工業(yè)布局。排名全國百強縣第36位,獲得全國首批文明縣城、國家衛(wèi)生縣城、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首個新農村建設氣象工作示范縣、全國首批平安建設先進縣和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省旅游經濟強縣、全省首批教育強縣等稱號。境內另有風景名勝莫干山、下渚湖、新市古鎮(zhèn)等。

    德清縣地處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的正中心,是湖州下轄的三縣之一,也是湖州地區(qū)經濟最發(fā)達,綜合實力最強的縣區(qū)。德清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孕育了南朝著名文學家沈約、唐代詩人孟郊、紅學大師俞平伯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德清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名山之勝”的美譽。 郵編:313200 代碼:330521 區(qū)號:0572 拼音:Dé Qīng Xiàn,Deqing Xian經緯度:北緯30°33′,東經120°04′。 總面積:936平方千米。 人口:戶籍人口

    德清美景(12張)43萬,常住人口49.2萬(2010年)。 行政區(qū)劃:武康鎮(zhèn)、乾元鎮(zhèn)、新市鎮(zhèn)、洛舍鎮(zhèn)、新安鎮(zhèn)、雷甸鎮(zhèn)、鐘管鎮(zhèn)、禹越鎮(zhèn)、莫干山鎮(zhèn);筏頭鄉(xiāng)、三合鄉(xiāng)。 政府駐地:武康鎮(zhèn)云岫南路58號。 GDP:239.7億元(2010年) 戶籍人口人均GDP:8248美元(2010年) 常駐人口人均GDP:7300美元(2010年) 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50元 (2010年)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442元(2010年) 歷史沿革:公元222年在武康立縣,公元691年(唐天授二年)析武康東境17鄉(xiāng)立武源縣,公元742年更名德清縣。此后兩縣長期并存。1958年武德兩縣合并成德清縣,縣治在城關鎮(zhèn)。1994年縣人民政府駐地遷至武康鎮(zhèn)。

    編輯本段百科名片

    浙江省湖州德清縣地處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地處30°261′—30°421′,東經119°451′—120°211′,東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靠環(huán)太湖經濟圈、西枕天目山麓。德清歷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在縣境內有大量遺存。公元222年在武康立縣,公元691年(唐天授2年)析武康東境17鄉(xiāng)立武源縣,公元742年更名德清縣。此后兩縣長期并存。1958年武德兩縣合并成德清縣,縣治在城關鎮(zhèn)。1994年縣治搬遷至武康鎮(zhèn)?,F(xiàn)全縣總面積935.9平方公里,轄9鎮(zhèn)、2個鄉(xiāng)、總人口49.2萬人。 德清山水毓秀、人文薈萃、物華天寶,是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德清交通便利,通信發(fā)達,商品流通快捷。宣(宣城)杭(杭州)鐵路、杭(杭州)寧(南京)高鐵(已動工開建)、104國道、09省道、杭(杭州)寧(南京)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京杭運河、杭湖錫線航道貫通全縣。南北連接蘇南和杭(杭州)寧(寧波)紹(紹興)經濟區(qū),具有得天獨厚的經濟地理位置,2008年開通全國首條跨市公交K588德清——杭州,加速兩地的交融,杭寧高速鐵路于2011年開通。 改革開放以來,德清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先后進入全國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衛(wèi)生縣城、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示范縣、浙江省科技進步先進縣、浙江省首批小康縣、浙江省首批信息化試點縣、省示范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浙江省教育強縣行列,并被省委、省政府規(guī)劃為全省首批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縣(市)之一。 德清縣地圖

    德清目前已形成了以生物(醫(yī)藥)化工、機械電子、糧油食品、新型建材為主的工業(yè)體系。效益農業(yè)不斷提升,農業(yè)產業(yè)化進程加快。全縣農田發(fā)展多種經營面積已達16.5萬畝,形成了特種水產、早園筍、畜禽、蠶桑四大特色主導產業(yè)和花卉苗木等新興產業(yè)。農業(yè)標準化和安全生產初見成效。第三產業(yè)進一步發(fā)展,旅游、房地產、信息服務等新興行業(yè)發(fā)展迅猛。隨著經濟的繁榮,全縣教育、衛(wèi)生、文化、社會保障等事業(yè)全面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全縣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縣城武康鎮(zhèn)作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貌日新月異?!〉虑蹇h地勢呈西高東低。西部為天目山余脈,群山連綿,林木蔥郁,有中外聞名的旅游、休養(yǎng)、避署勝地莫干山,以生產毛竹、茶葉、高山蔬菜、水果為主;中部為丘陵、平原,主產糧、畜、筍、茶;東部為平原水鄉(xiāng),河渠似網,魚塘棋布,為全縣糧食、蠶繭、名特優(yōu)水產品、畜禽的主要產區(qū)。 德清因古人一句“人若德行,如水至清”贊譽而得名。 德清縣環(huán)境優(yōu)越,經濟發(fā)達,氣候宜人。特別在縣西部具有聞名遐邇的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莫干山,以竹、云、泉“三勝”和清、涼、景、靜“四優(yōu)”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山中現(xiàn)存二百余幢別墅,無一雷同,可謂古今中外建筑風格之錦,號稱“中外別墅博物館”,是國家級旅游風景區(qū),毛澤東、陳毅、朱镕基等各個時期的名人都曾在莫干山駐足,為莫干山增光添彩。山麓不遠處有莫干湖,又稱“北湖”,與杭州西湖、紹興東湖、嘉興南湖相呼應,湖光山色,風景秀麗。 德清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古代防風文化的故里,至今防風廟地、碑碣等遺跡遺物尚存,頗為國內外專家學者關注,近年曾兩次在此舉行全國性的“防風”學術研討會。特別是在1800多年的建縣歷史中,至今還保留著一批歷史遺跡,有千年古剎云岫寺、文明塔、輝山塔、覺海禪寺、宋代水鄉(xiāng)古橋等等,同時在德清的大地上也流傳著“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骨肉親情,期間還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沈約、孟郊、管道升、俞樾、沈銓、俞平伯、戚寥生等。

    編輯本段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浙江省德清縣申報的“防風傳說”入選,列入民間文學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編輯本段地理

    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西部為天目山余脈,群山連綿,林木蔥郁,主要有中外聞名的旅游、避暑勝地莫干山等,東部為平原水鄉(xiāng),部為丘陵。 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杭嘉湖平原的德清縣境內,是美麗富饒的滬、寧、杭金三角的中心,東南距杭州60公里,東北距上海200公里,距蘇州145公里,距無錫180公里,因春秋末年,吳王派莫邪、干將在此鑄成舉世無雙的雌雄雙劍而得名。 莫干湖 莫干湖,面積3.7平方公里。此處,湖光山色、美不勝收。登臨大壩,觀賞湖景,時而煙波浩渺,一望無限;時而,青山倒影,平展如鏡;時而波光粼粼,遙接天色。眺望莫干山,云煙繚繞,崇樓華屋,時隱時現(xiàn),猶如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 下渚湖 又名防風湖,位于德清縣城武康郊區(qū),中心湖區(qū)面積約1890畝,相當于1.26平方公里,整個水域面積3.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五大內陸湖。 江南最大的天然濕地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開闊如漾,水天一色;或狹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蕩的島嶼沙渚土墩形各異,隱伏島嶼臺墩600余座。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套港。彎彎繞繞,就像走在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宮里了。 這里港灣交錯,蘆葦成片,河水清澈,野鴨群息,基本保持著原始狀態(tài)。湖東西兩側有防封山、禹山,山上有許多古跡。湖中有道觀山、和尚山,兩山中間又有扁擔山相連相傳當年大禹為 表彰防風氏治水有功,特賜封山禺山方圓百里,立為防風國,為良渚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

    編輯本段氣候

    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區(qū),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3—16℃,最冷 德清對河口水庫

    月(1月)平均氣溫3.5℃熱月(7月)平均氣溫28.5℃。無霜期220—236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379毫米。3-6月以偏東風為主,多雨水。6月為梅雨期,7月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地面盛行東南風,氣候干熱。8-9月常有臺風過境,釀成災害。10月秋高氣爽,雨量稀少;11月至次年2月,盛行西北風,氣候寒冷少雨。

    編輯本段主要礦藏

    螢石、石煤、白云巖、石灰?guī)r、花崗巖以及磁鐵礦、鈮鐵礦、褐鐵礦等18種。主要木本植物有竹、松、杉等500余種,動物有魚、蝦、蟹、豬、牛、羊、兔、豺、狼、豹、水獺等。德清山河毓秀,土地肥沃,特產富庶,素有“名山之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竹茶之地”的美稱。 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西部為天目山余脈,群山連綿,林木蔥郁,主要有中外聞名的旅游、避暑勝地莫干山等,區(qū)內以早園竹、毛竹生產為主。東部為平原水鄉(xiāng),河渠似網,魚塘棋布,為全縣糧食、蠶繭、淡水魚、畜禽的主要產區(qū)。中部為丘陵、平原區(qū),主產糧、畜、林、茶。全縣以糧桑生產為主,林、牧、副、漁全面發(fā)展。

    編輯本段風土人情

    德清新市羊肉久負盛名,入冬初的10--11月,古運河畔的新市鎮(zhèn),以傳統(tǒng)羊肉美食會友笑迎天下客。新市羊肉節(jié)由德清縣人民政府主辦,新市鎮(zhèn)人民政府承辦。主要活動有:民間廟會、各式羊肉宴及各種羊肉風味小吃,令游客流連往返,樂而忘歸。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2010年全縣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總值(GDP)完成239.7億元,比上年增長12.2%。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56470.5元,折合8248美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48719.5元,折合7300美元。產業(yè)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三次產業(yè)增加值比例調整為7.5∶59.1∶33.4。高新技術產業(yè)和現(xiàn)代服務業(yè)發(fā)展水平提升,全年實現(xiàn)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130.6億元,比上年增長21.5%;實現(xiàn)服務業(yè)增加值80.2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占GDP比重為33.4%,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現(xiàn)代物流業(yè)發(fā)展增速較快,2010年全縣物流企業(yè)實現(xiàn)營業(yè)額58.2億元,比上年增長30.5%,新培育超億元物流企業(yè)10家。 城鄉(xiāng)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水平提高,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5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442元,分別增長10.3%和13.1%;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比為1.92:1,收入差距比上年又縮小了0.17個百分點。

    農業(yè)農村

    農業(yè)。2010年,全縣不斷加大農業(yè)投入,強化科技支撐,扎實開展“兩區(qū)”即現(xiàn)代農業(yè)園區(qū)和糧食生產功能區(qū)規(guī)劃建設,積極推進適度規(guī)模經營,大力發(fā)展高效設施農業(yè),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穩(wěn)步提高。全年實現(xiàn)農林牧漁業(yè)總產值32.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8%。。 農村。新農村建設成果顯著,農業(yè)生產條件、農村面貌明顯改善。全縣有876家農戶、43個合作社及農業(yè)企業(yè)共購買各類補貼農機具3294臺(套),總購置金額1221.6萬元。水稻機插推廣取得新突破,全年機插面積1.7萬畝,比上年增長83.0%。全縣農機化程度大大提高,機耕、機收面積分別達到99.0%和96.0%。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蓬勃發(fā)展,全年新增縣級規(guī)范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30家,總量達到80家;新增省級示范性農民專業(yè)合作社4家,市級示范性農民專業(yè)合作社5家。農業(yè)龍頭企業(yè)隊伍進一步壯大,全年新增縣級農業(yè)龍頭企業(yè)10家,總量達到89家;新增省級農業(yè)龍頭企業(yè)1家,市級農業(yè)龍頭企業(yè)4家。積極引導農業(yè)經營主體創(chuàng)品牌,發(fā)動生產主體單位進行“三品”申報,新增省級名牌農產品2只,綠色食品4只,無公害農產品66只,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萬畝。全縣共計實施農村住房改造建設5288戶,完成4117戶?!笆迨痉?、百村整治”工程各示范村和整治村創(chuàng)建任務均已全面完成。建立健全縣、鄉(xiāng)鎮(zhèn)、村三級管理機構,強化農村環(huán)境衛(wèi)生長效管理,城鄉(xiāng)垃圾一體化工程入圍省十大民生工程候選名單。

    工業(yè)

    全年新增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32家,總數達到737家。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實現(xiàn)產值566.8億元,比上年增長28.2%。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3.4億元,比上年增長20.7%。重點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城東新區(qū)平臺建設19個項目全年完成投資9.2億元?!拔宕蠊こ獭苯ㄔO全年完成投資23.1億元,體育中心、人防中心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塔山森林公園一期、乾元日產10萬噸水廠、豐橋港改造等重點項目扎實推進,商檢大樓、余英溪三期改造、城南污水處理廠項目順利完成。

    國內貿易和旅游

    國內貿易。消費品市場穩(wěn)步增長,全年實現(xiàn)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2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城鄉(xiāng)市場均保持良好增長。其中,城鎮(zhèn)消費品市場實現(xiàn)零售額46.9億元,比上年增長18.4%;鄉(xiāng)村消費品市場實現(xiàn)零售額30.3億元,比上年增長17.5%。按消費形態(tài)分,批發(fā)和零售業(yè)零售額68.4億元,比上年增長18.3%;住宿和餐飲業(yè)零售額8.9億元,比上年增長15.7%。限額以上批發(fā)和零售企業(yè)經營狀況良好,全年實現(xiàn)商品銷售額124.5億元,比上年增長58.0%。 旅游業(yè)。全年實現(xiàn)旅游總收入46.1億元,比上年增長37.8%。接待國內游客605.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9%;接待入境游客4.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1.7%;實現(xiàn)旅游外匯收入1782.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0.5%;實現(xiàn)旅游門票收入0.5億元,比上年增長28.8%。品牌創(chuàng)建成果豐碩。在2009年成功創(chuàng)建省旅游經濟強縣的基礎上,2010年10月我縣被評為中國低碳旅游示范縣。下渚湖濕地風景區(qū)、莫干山風景區(qū)完成國家4A級景區(qū)驗收工作;新市鎮(zhèn)被授予浙江省旅游強鎮(zhèn)稱號,并且成為浙江省27個小城市試點鎮(zhèn)之一;五四村、上柏村、勞嶺村、后塢村、青墩村被授予浙江省特色旅游村稱號;武康鎮(zhèn)創(chuàng)建湖州市旅游強鎮(zhèn)、鐘管鎮(zhèn)蠡山村創(chuàng)建湖州市特色旅游村驗收工作也已完成。

    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對外貿易呈現(xiàn)恢復性增長態(tài)勢并逐步邁上新臺階。全年進出口總額14.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1.7%。其中,出口12.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5%;進口2.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5.5%。 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機械電子產品出口額為2.3億美元,占出口總額19.2%,比上年增長56.2%。休閑文化產品出口額為1.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15.5%,比上年增長42.1%。醫(yī)藥化工產品出口額為3.2億美元,占出口總額26.5%,比上年增長23.7%。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迅速,傳統(tǒng)市場的出口也有所恢復。全年我縣商品對大洋洲、俄羅斯、東盟新興市場的出口增幅分別達到71.8%、66.3%、64.8%;與此同時,對日本、美國、歐盟傳統(tǒng)市場的出口增幅分別為34.5%、33.4%和27.7%,都較一季度有大幅度提升。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業(yè)。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1363萬人,比上年增長5.0%,貨物運輸量2079萬噸,比上年增長1.8%。全年完成旅客周轉量和貨物運輸周轉量分別達4.2億人公里和17.3億噸公里。年末全縣公路里程1111.3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3.6公里。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35775輛,年凈增7094輛,比上年增長24.7%,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28984輛,年凈增6640輛,比上年增長29.7%。

    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創(chuàng)新產出大幅度提升,全年申請專利1335件,其中發(fā)明專利246件;專利授權1206件,比上年增長2.8%,其中發(fā)明專利授權35件,比上年增長2.8%,有8項科技成果獲市級以上政府獎。科技幫扶企業(yè)力度繼續(xù)加大,全年共爭取上級科技扶持資金1581.0萬元,組織申報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54項,新列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3項,其中國家級重點新產品有7項,創(chuàng)歷史新高。品牌建設繼續(xù)邁進,全年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件,省級名牌4個,省著名商標6件,省知名商號2件。“洛舍鋼琴”品牌被認定為我縣首個省專業(yè)商標品牌基地。 高新技術產業(yè)保持強勁發(fā)展勢頭。全年新列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yè)4家,省級創(chuàng)新型試點和示范企業(yè)各1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yè)11家,省級農業(yè)科技型企業(yè)2家;新列省級高新技術企業(yè)研發(fā)中心2家,省級企業(yè)研究院1家,省級農業(yè)科技企業(yè)研發(fā)中心1家,縣級科技型中小企業(yè)29家。德清經濟開發(fā)區(qū)被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 教育。全縣擁有普通中學25所,在校學生25184人,專職教師1705人;職業(yè)中學1所,在校學生6738人,專職教師306人;小學19所,在校學生26197人,專職教師1437人;幼兒園393班,在園幼兒12093人,教職工數1032人。高中畢業(yè)生升學率為69.5%,初中畢業(yè)生升學率達97.9%,學齡前兒童入學率達99.0%?!拜p負高質”深化有效教學,2010年高考再傳捷報,全縣文理科上重點分數線447人,上線率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其中,本科重點萬人人口上線率列湖州市第一,并連續(xù)7年超省平均水平。成功創(chuàng)建省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示范縣。組建了以縣職業(yè)中專為龍頭,包含8個合作企業(yè)、9所職業(yè)院校的“職業(yè)教育聯(lián)盟”助推校企合作,為培養(yǎng)企業(yè)所需的專用人才提供新模式。2010年9月我縣首所特殊學校,即縣培康學校建成,總投入達950萬元,已接收29名智障兒童,該校建成成為衡量我縣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文化、衛(wèi)生和體育

    文化。年末全縣擁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11個,博物館2個,文物保護單位87個,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藏書量21.4萬冊,報刊藏量2.4萬冊,全年共接待讀者13.4萬人次,流通圖書17.0萬冊次?!皻g樂德清”群眾文化活動常演常新。全年各級各類文藝演出1060場,其中專業(yè)演出98場,廣場活動75場,基層文化活動887場;農村數字電影放映2000場。 衛(wèi)生。全縣實行合作醫(yī)療或者醫(yī)療保險的村數達到151個,參加農村合作醫(yī)療的人數達到25.8萬人。年末共有各類衛(wèi)生機構239個,其中醫(yī)院、衛(wèi)生院20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129個。各類衛(wèi)生機構擁有病床1623張,其中醫(yī)院、衛(wèi)生院病床1587張。共有衛(wèi)生技術人員2374人,其中執(zhí)業(yè)醫(yī)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926人,注冊護士644人,衛(wèi)生防疫人員59人。2010年孕產婦分娩比例為100.0%,5歲以下嬰兒死亡率7.0‰。 體育。全年縣以上體委系統(tǒng)舉辦運動會8場,在省以上運動會共獲金牌9枚、銀牌4、銅牌8枚,被市政府授予“湖州市競技體育貢獻獎”,成功舉辦全國射箭奧林匹克項目錦標賽、2010年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動浙北片區(qū)“種文化”濕地戶外體育活動、第二屆中國(下渚湖)濕地越野挑戰(zhàn)賽、德清首屆全國釣魚大賽、環(huán)太湖老年體育圈經驗交流會等大型體育賽事和工作交流研討會,擴大德清知名度和美譽度。體育設施不斷完善??偼顿Y3.1億元的縣體育中心于2010年6月份正式開工建設。2010年,全縣農村新建造籃球場50個,全民健身路徑80條,門球場6個。截至年未,全縣已有農村籃球場159個,其中燈光球場25 個,健身路徑208條,乒乓球桌203張,門球場37片,地擲球場12片。社區(qū)體育設施逐步完善,武康鎮(zhèn)社區(qū)實現(xiàn)了全民健身路徑的全覆蓋。

    環(huán)境保護和社會安全

    環(huán)境保護。全年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1.5億元,工業(yè)煙塵排放達標率、工業(yè)廢水排放達標率、工業(yè)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分別達到98.7%、100.0%、99.9%;城市水域功能區(qū)水質達標率57.2%,比上年增長0.1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監(jiān)測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年空氣質量達標(API<100)天數達到330天,城市空氣綜合污染指數1.5。 社會安全。安全生產事故下降,全年全縣共發(fā)生各類事故254件、死亡68人、直接經濟損失358.5萬元,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比上年下降10.6%、5.6%和10.2%。其中,交通事故數210件、死亡54人、直接經濟損失41.9萬元,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比上年下降12.5%、6.9%和9.8%。

    編輯本段行政區(qū)劃

    截至2010年06月02日,德清縣轄9個鎮(zhèn)、2個鄉(xiāng):武康鎮(zhèn)、乾元鎮(zhèn)、新市鎮(zhèn)、洛舍鎮(zhèn)、新安鎮(zhèn)、雷甸鎮(zhèn)、鐘管鎮(zhèn)、禹越鎮(zhèn)、莫干山鎮(zhèn);筏頭鄉(xiāng)、三合鄉(xiāng)。

    編輯本段五大功能區(qū)

    德清經濟開發(fā)區(qū)

    坐落于縣城武康的省級經濟開發(fā)區(qū),已連續(xù)多年躋身浙江省省級開發(fā)區(qū)“利用外資十強”,在全省56家省級開發(fā)區(qū)綜合排名前十。產業(yè)定位:發(fā)揮中心城市綜合優(yōu)勢,強化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向,重點發(fā)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yī)藥、新能源等產業(yè),大力引進和培育IT產業(yè)、儀器儀表制造業(yè)、光伏產業(yè)、生物工程和研發(fā)經濟等。

    德清臨杭工業(yè)區(qū)

    地處縣城東部,總面積約37.5平方公里。產業(yè)定位:發(fā)揮臨杭優(yōu)勢和港口優(yōu)勢,強化機械制造產業(yè)導向,重點發(fā)展白色家電、成套通用裝備制造、電光源制造、五金機械加工等產業(yè)。著力打造中國裝飾建材產業(yè)基地,大力引進和培育重型設備制造業(yè)、裝備工業(yè)基礎件制造業(yè)、鋼結構及有色金屬加工業(yè)等。

    德清工業(yè)園區(qū)

    位于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新市,為省級開發(fā)區(qū)。產業(yè)定位:發(fā)揮傳統(tǒng)產業(yè)和運河物流優(yōu)勢,強化優(yōu)特產業(yè)導向,提升發(fā)展糧油食品、紡織服裝、精細化工、新型建材等產業(yè)。重點引進和培育大型機械加工制造、機電設備制造、綠色食品等產業(yè)。

    德清高新技術園區(qū)

    園區(qū)緊靠104國道,交通便捷。園區(qū)所處區(qū)域丘陵環(huán)抱,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按照建設成生態(tài)型高新產業(yè)園區(qū)的要求,產業(yè)定位為機電一體化裝備制造等高新技術產業(yè),嚴禁化工、食品加工、印染等產業(yè)進入。

    德清科技新城

    位于縣城武康城南,規(guī)劃面積5平方公里。區(qū)塊內有低丘緩坡,植被覆蓋良好,與江南著名濕地下渚湖毗鄰,風景優(yōu)美。新城內著力形成由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企業(yè)研發(fā)中心、科技型企業(yè)、技術服務機構有機結合的創(chuàng)新鏈,成為浙江北部重要的高新技術企業(yè)孵化園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按照“一年啟動、四年成形,八年成城”的目標,德清科技新城將成為科創(chuàng)研發(fā)、信息技術產業(yè)、創(chuàng)意產業(yè)、總部經濟聚集、基礎設施完善、商務服務一流、高端人才聚集、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綠色休閑宜居,具有鮮明科技特征的德清城市新區(qū)域。主要大力引進國家科研院所、央企集團科研所以及大專院校到科技新城建立科研分支機構;依托杭州創(chuàng)意之都的優(yōu)勢,大力引進動漫、傳媒、創(chuàng)新工廠等新興產業(yè);大力發(fā)展信息產業(yè),以網絡信息、醫(yī)療信息、地理信息、金融信息等為主導,以新興的醫(yī)療信息產業(yè)、地理信息產業(yè)為主體,力爭打造全國第一個醫(yī)療信息產業(yè)集聚區(qū);以科技新城特有的交通、區(qū)位、環(huán)境優(yōu)勢吸引各類現(xiàn)代服務業(yè),聚集科技型的跨國公司、國內大型企業(yè)總部。目前,針對落戶企業(yè)(機構),科技新城根據實際將提供項目補助、創(chuàng)業(yè)資助、風險投資、稅收獎勵、資質認定獎勵、科研成果轉化獎勵以及住房補貼、公寓房租售、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優(yōu)惠政策,打造政策和商務成本的洼地。力爭通過八年的努力,完善基礎設施,創(chuàng)新服務功能,建設長三角一流的科技創(chuàng)新公共服務平臺。引進一批國內外一流的科研機構,集聚一批高層次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特別是研發(fā)骨干人才,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檢測中心,德清科技新城力爭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創(chuàng)新要素最活躍的研發(fā)基地之一。

    編輯本段德清公交

    四、浮山村的基本信息

    張坂鎮(zhèn)歷史悠久。考古發(fā)現(xiàn),3000多年前就有一支原始部落在惠安的土地上聚居、生息、繁衍。唐·垂拱二年(686年),泉州郡城黃守恭分次子黃紀于黃田,即今之張坂鎮(zhèn)后邊村前近0.5公里之地,成為惠安黃氏的祖籍地。清·洪昆《獺江新考》曾這樣記載獺窟島(又名浮山):“唐、宋、元間,居民稠密,人皆事于通洋,遂為舟車輸運津頭,稱富盛焉。” 張坂地區(qū)在唐代中后期,已成為閩南地區(qū)開發(fā)時間比較早,人口較多,經濟文化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各村譜史記載表明,張坂鎮(zhèn)的大部分村莊始建于宋、元期間,而后邊、浮山等地的村落寺廟,則建于唐代中葉。

    【地名含義】浮山有三個地名來歷說法(浮山、獺窟、獺江)。

    一、浮山:據載:唐朝僖宗光啟三年(公元887年)浙江省杭州靈隱寺慧遠禪師云游南下衣缽渡海來到這海島東山南麓建一座寺廟寺建成后要命何名一時難定但是這海島四面皆海受波浪沖動,恍若浮懸海中,于是就稱“浮山寺”,浮山這個地名也由此得名。

    二、獺窟: 相傳有兩種說法:①堪輿家以地形像獺窟故名。②宋元時期,此地漁業(yè)興盛海運交通發(fā)達,船舶眾多,水獺常在礁石間窟窿中出沒,此地名又稱獺窟,沿續(xù)至今同時也傳播海內外。

    三、獺江:清康熙年《獺江新芳》作者洪昆有段記述:是年邀友人游覽故里山川登高而望認為獺窟地形不像獺,有意易名一時難定,又思其祖輩洪鍾以品行文學聞名于世,時人稱獺江先生,于是把獺窟更名為“獺江”。(洪鍾字希聲號獺江明洪武年間安溪訓導)。

    獺江這個地名也延續(xù)至今,現(xiàn)小學、中學、老人協(xié)會都以獺江命名。

    【歷史沿革】

    明、清年代屬泉州府惠安縣二十六都獺窟鋪設巡檢司獺窟城,民國時期屬群獺鄉(xiāng)后屬青山鄉(xiāng)。初編8個保再編為5個保又編成3個保設連保主任以后編為一個保下設甲長。

    1949年編制為惠安縣青山鄉(xiāng)浮山特編保,解放后編制1949年10月成立浮山鄉(xiāng)人民政府屬惠安第四區(qū)公所1953年屬第六區(qū)公所,1955年屬崇武區(qū)公所,1958年撤銷拼鄉(xiāng)成立惠安縣浮山鄉(xiāng)人民委員會,為全縣29個鄉(xiāng)之一。1958年9月拼入飛躍公社,1961年稱東岺公社均稱浮山管理區(qū),1962年分屬崇武公社成立浮山大隊,分設浮山漁業(yè)社,浮山運輸社,浮山海帶養(yǎng)殖場。

    1970年7月1日前浮山建海堤通大陸改為七一大隊,1974年拼入張坂公社,1975年下半年復名為浮山大隊,1984年改為浮山村民委員會直至現(xiàn)在。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地處惠安東南沿海突出部泉州港側,是惠安縣最大的海島。它北頻崇武海面,南峙石獅祥芝水域,西通泉州港口東側汪洋大海,與臺灣海峽僅一水之隔。原是孤島1970年在島上西部建造兩條南北兩端跨海連陸的千米長堤使得千年孤島連大陸十里海峽變通途。

    【人口、土地面積】

    浮山村土地面積2.30平方公里,人口5000人。

    【海上交通】

    明代通行海洋群島清代通行臺灣各地曾是興盛時期。清末民初通行閩浙沿海直至山東青島煙臺等港口更頻繁。民國時期同樣通行閩浙沿海汕頭上海,臺灣也到達。解放后通行閩浙廣東汕頭江蘇上海等港口大商埠運載國家貨物更為繁榮。

    【陸上交通】

    1970年以后浮山海堤建成連接大陸,陸上交通暢通風雨無阻,可以日夜兼程通往城鄉(xiāng)各地。

    1984年以來又開通往惠安泉州廈門客運班車來往更加便利。現(xiàn)在每天半小時有惠安—浮山客運班車從南堤經過,又有每天上午、中午傍晚廈門—浮山客運班車從北堤經過還有東橋—泉州客運班車每天15分鐘就有車輛,從浮山南堤外沿海大通道經過,其地貨車、摩托車、自行車來往不絕。

    【碼頭建設】

    2004年惠安縣政府投資480萬元在獺窟后茂垵風爐山突出部吟咀礁,建造浮山二級碼頭又是陸島交通碼頭。長度120米,引堤40米,2004年漁港陸島交通碼頭建成既是船舶停港的避風良港,又是貨物運輸裝卸的轉運站,有關碼頭通路交通正在籌建。

    【教育方面】

    現(xiàn)村中有獺江小學一所在校學生500多人,幼兒園100多人。獺江中學一所,在校學生300多人,兩所學校曾多次評為優(yōu)秀先進單位和多項獲獎。學?;A設施也不斷改善,教育事業(yè)向前發(fā)展。

    【歷史人文】

    清康熙成子(1708年)《獺江新考》作者洪昆有載:“考唐宋元年間居民稠密人皆處于通洋遂為舟車輸運津頭稱富庶焉……”。

    又載“當明之世,人益眾家益富、戶口計萬,均無貧泛者,士庶之家各置鉅艦采捕環(huán)江而陳帆元間隙蓋數千也。

    相傳說法:

    明代通行南洋尤為興盛,清代通行臺灣更為繁榮清光緒七年(1881年)設海關關卡時稱泉州常稅局獺窟分局。

    清光緒九年(1883年)有對拖漁船80多對(160多艘)海運商船150多艘曾有“崇武百家姓獺窟萬人丁,日來滿海帆影,夜里島上萬燈”或云:“日出千桿旗夜來萬盞燈”全獺窟銀祥其是從漁船來起基等俗語流傳。(起基意即發(fā)家)說明當時興盛時期。

    1945年8月抗日勝利,臺灣光復再度繁榮,當時幸存的有漁船、海運商船50多艘一并轉向通行臺灣運輸貨物來往朝發(fā)夕至源源不斷,極為繁榮有獺窟小臺灣之稱這句話流傳。

    【下級組織】

    下轄:西峰、西斗、荷石、茂林、東峰5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

    【郵政編碼】362123

    以上就是關于杭州獺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杭州市免門票的景點(杭州市免門票的景點推薦)

    佳麗攝影在杭州排第幾(佳麗攝影在杭州排第幾位)

    杭州濱江區(qū)月租房(杭州濱江區(qū)月租房多少錢)

    銘品裝飾口碑怎么樣(銘品裝飾公司地址)

    實名認證有效身份證人臉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