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chǎn)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guān)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杭州炮子(杭州炮子空放)

    發(fā)布時間:2023-03-20 21:38:39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80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杭州炮子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guān)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nèi)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wǎng)頁版、PC客戶端

    官網(wǎng):https://ai.de1919.com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相關(guān)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杭州炮子(杭州炮子空放)

    一、浙教版初二上歷史要點

    第1課 鴉片戰(zhàn)爭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認識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并由此發(fā)動侵略中國戰(zhàn)爭的基本史實。掌握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認識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通過英國發(fā)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和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fā)展過程,培養(yǎng)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發(fā)家史的骯臟和血腥,揭露資產(chǎn)階級道德的虛偽和唯利是圖的本質(zhì)。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記取鴉片戰(zhàn)爭“落后就要挨打” 的歷史教訓,培養(yǎng)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教學重點

    本課主要敘述中國是怎樣從一個政治上主權(quán)獨立、領土完整,經(jīng)濟上自給自足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的過程。重點掌握兩大板塊、六個問題:一是林則徐虎門銷煙:1.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走私鴉片。2.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3.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二是中英《南京條約》:1.英國發(fā)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2.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3.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學難點

    難點是怎樣理解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首先明確半殖民地的含義是形式上獨立,但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方面受帝國主義控制和壓迫的國家。半封建社會的含義是原有封建經(jīng)濟遭到破壞,資本主義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著封建剝削制度。而后依據(jù)中英《南京條約》內(nèi)容引導學生討論分析,認識條約簽訂后,中國雖然是形式上獨立的國家,但其獨立自主的政治已開始受到外來的干預;以自然經(jīng)濟為特征的封建社會也受到外來資本主義的沖擊,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會,因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到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是有一個發(fā)展過程的,《南京條約》的簽訂,僅僅是開始而已,不要因此造成認識上的錯誤。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1.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走私鴉片:首先由導入框的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疑問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回答。在學生充分議論的情況下,教師加以歸納指出: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為推銷工業(yè)品和掠奪廉價的工業(yè)原料而四處擴張,廣闊的中國市場就成為它首選的對象。英國曾經(jīng)采用外交、貿(mào)易等手段想打開中國的大門都未能遂心如意,后來發(fā)現(xiàn)從事毒品貿(mào)易可以牟取暴利。(當時擁有鴉片專賣權(quán)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其鴉片每箱成本200多盧比,1817年在市場上的拍賣價為1785盧比,在中國的賣價為2 618盧比,差額833盧比,折合銀元400元或白銀280多兩。)于是英國積極向中國走私鴉片。指導學生看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激增表。

    2.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指導學生看自由閱讀卡,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吸毒現(xiàn)象和我國政府的禁毒決心,讓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再概括歸納:鴉片是一種用罌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一旦吸食鴉片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癮,則使人傾家蕩產(chǎn),家破人亡。請同學朗讀炮子謠,老師再解釋含義。引用英國第一任印度總督哈斯丁斯在1773年的宣稱:“鴉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種有害的奢侈品,除僅僅為對外貿(mào)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許的,明智的政府應該嚴格地限制鴉片的國內(nèi)消耗?!痹谶@里,英國資產(chǎn)階級認為鴉片有害,應嚴格限制國內(nèi)消耗;而一方面為了獲取巨額利潤而鼓勵外銷。這一目的徹底暴露了英國資產(chǎn)階級的無恥和偽善,認識了資本主義發(fā)家史的骯臟和血腥。馬克思曾引用英國史學家蒙哥馬利馬丁的話來痛斥鴉片貿(mào)易的罪惡:“鴉片貿(mào)易比奴隸貿(mào)易更殘酷,因為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還折磨他們的肉體。” 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非法的鴉片貿(mào)易年年靠摧殘人命和敗壞道德來充實英國國庫。

    教師請學生閱讀動腦筋的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加以歸納鴉片輸入給中國社會造成哪幾方面的危害;給中華民族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3.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了中華民族利益:教師提出你將如何面對這因鴉片走私所帶來的嚴重局勢的問題。在學生充分討論、各抒己見后,教師再歸納鴉片走私已嚴重危及清王朝的統(tǒng)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則徐到廣東禁煙。(講清楚鴉片的危害,林則徐為何禁煙即不言而喻)

    教師提問:林則徐采取了哪些禁煙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學生回答后老師進一步提出:采取了嚴厲有效的措施,并將繳獲的230多萬斤鴉片在虎門海灘銷毀。注意提醒學生,銷煙是采用化學反應的方式方法進行,并非燒煙。教師還可指出,當時外國人并不完全相信林則徐真要禁煙,他們想林則徐這次要發(fā)大財了。但他們在仔細觀察整個銷煙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其緊張有序、滴水不漏的組織措施,根本使人無機可乘,他們的想法太天真了。林則徐卓越的組織才能和高尚的人格精神讓這些外國人心悅誠服,贊嘆不已?;㈤T銷煙維護了中華民族利益,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羅瑞卿大將參觀虎門時說過:“中國近代史就是在這兒首先開始了抵御帝國主義的侵略,到了虎門就能知道什么是中華民族精神。”

    4.英國發(fā)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教師指出,林則徐虎門銷煙打擊了鴉片販子的囂張氣焰,挫敗了英國用鴉片打開中國大門的美夢。他們決心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教師提問:這場戰(zhàn)爭是否因林則徐的禁煙引起的?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引用德國近代著名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戰(zhàn)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xù)” 的名言,指出打開中國市場是英國資產(chǎn)階級的既定政策,這場戰(zhàn)爭是英國資產(chǎn)階級保護鴉片貿(mào)易、推行殖民擴張政策的必然和繼續(xù),沒有林則徐的禁煙,他們也是要這樣做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由于這場戰(zhàn)爭是因鴉片走私引起的,所以馬克思說:“英國用大炮強迫中國接受一種名叫鴉片的麻醉劑”,因此,這場戰(zhàn)爭就被稱為鴉片戰(zhàn)爭。

    5.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讓學生閱讀課本回答,這場戰(zhàn)爭的結(jié)局如何?以清政府戰(zhàn)敗的原因作為小討論的主題,讓學生有自主學習、自由發(fā)揮、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看鴉片戰(zhàn)爭示意圖,講述鴉片戰(zhàn)爭的兩個階段:一是攻廣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將林則徐撤職查辦;二是占香港、進吳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簽訂城下之盟。再歸納提示: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閉關(guān)鎖國政策,失去了通過對外經(jīng)濟文化交往來發(fā)展生產(chǎn)力、提高綜合國力的機遇,卻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結(jié)果“落后就要挨打”,在戰(zhàn)爭中吃了敗仗。盡管中國所進行的是正義的反侵略戰(zhàn)爭,盡管有關(guān)天培這樣的愛國將士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敗的結(jié)局,腐敗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南京條約》。

    6.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教師提示,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讓學生閱讀《南京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指導學生看割讓香港島示意圖。引導學生將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歸納為割地、賠款、通商六個字。再與學生交流討論、分析,得出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jié)論。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對外來侵略、反對本國封建主義的斗爭,鴉片戰(zhàn)爭就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請你把鴉片對中國的危害歸納成幾條寫出來。比一比看誰歸納得內(nèi)容全面、文字簡練。

    主要有:一是白銀外流,造成清政府財政危機(至1839年,中國外流白銀多達1億兩)。二是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指銅錢兌換白銀的比值提高了。由原來的1000文抵l兩到1500文抵1兩,再到2 000文抵1兩。清政府規(guī)定要以白銀納稅,這就加重了農(nóng)民的負擔(農(nóng)民是通過賣糧食換銅錢,再由銅錢折成白銀交稅。原來100斤稻谷賣1000文銅錢,即可納1兩白銀的稅?,F(xiàn)在卻需要200斤稻谷才能完稅。)三是腐蝕統(tǒng)治機構(gòu),清政府因腐敗而受賄放私,又因受賄放私而更加腐敗。四是毒害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也嚴重削弱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侵華的罪惡行徑,清朝統(tǒng)治者的腐敗無能,使中國舉世聞名的皇家宮苑付之一炬,主權(quán)進一步喪失,土地被強暴割占,以及在國難當頭的歲月里,農(nóng)民起義軍反抗斗爭的歷史史實。

    本課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聽、看、議),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并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即列強之所以肆無忌憚,如此囂張、放肆的根源所在)從中領會太平天國農(nóng)民運動斗爭的首指目標為什么是清政府(不徹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趕走“法蘭西”“英吉利”,明天還有新的“法蘭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分析民族的強與弱,國家的先進與落后與它們的命運息息相關(guān),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緒,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大發(fā)憤學習,努力奮斗。通過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史實進行中國人民一貫具有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和光榮傳統(tǒng)的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和難點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發(fā)生是一個重點,對這部分的內(nèi)容學生只須掌握其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的時間及發(fā)動戰(zhàn)爭的國家即可,但教師應抓住課文的標題,講述這次戰(zhàn)爭為什么叫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它與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關(guān)系,使課文內(nèi)容上下銜接。

    “列強侵華罪行”是本課的又一個重點,也是本課大量篇幅所敘述的內(nèi)容,為使學生化繁為簡,輕松掌握這一段史實,可把其罪行歸納為八個字“洗劫空前”(英、法)、“割地最多”(俄)。

    本課的難點可以放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關(guān)系”上,這里應講清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農(nóng)民起義軍的斗爭目標首指清政府,即推翻清朝的統(tǒng)治(清政府的腐朽,是國難當頭的罪魁禍首);一是通過太平軍抗擊洋槍隊,講述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tǒng)。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南京條約》的簽訂,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嚴重后果?列強是否滿足既得的利益?

    導入新課

    1.正文的授課思路可采用一條線索三大板塊的結(jié)構(gòu)方式:

    ①一條線索:即課文的標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列強侵華罪行”

    ②三大板塊:由全課板書設計構(gòu)成

    一、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發(fā)生

    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列強的罪行

    1.英法——火燒圓明園

    2.沙俄——割占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三、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引發(fā)的斗爭——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2.具體的授課方式

    ①對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本課極為簡略,但為什么把它單列一個板塊,一是整體線索的思路結(jié)構(gòu)分明,順理成章。二是因為不講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的原因,學生就無法理解這次侵略戰(zhàn)爭為什么叫“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而不是類似“中法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雖然這是后話),既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肯定與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有聯(lián)系。所以這一部分,教師以從課目引入,即為什么叫“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由于《南京條約》的簽訂,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攫取了許多權(quán)利,但他們貪婪的欲望并沒有得到滿足,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quán)益,無理提出“修約” 的要求,遭拒絕后,在此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為這次戰(zhàn)爭是鴉片戰(zhàn)爭的繼續(xù),歷史上稱之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②在第二板塊“列強罪行” 中,可做如下處理:

    a.講“火燒圓明園”,可采用說看議的形式進行。說,即教師的解說:圓明園不僅是中國封建時代建筑藝術(shù)的結(jié)晶,且為世界罕見的博物館和藝術(shù)館,其被西方稱為“萬園之園”,可謂當之無愧(詳細內(nèi)容見資料)。讓圓明園這精湛藝術(shù)的寶庫在學生腦子里占據(jù)先人為主的位置。看,即放一段《火燒圓明園》的錄像,讓學生產(chǎn)生對圓明園的直觀印象。通過視覺,目睹侵略者的野蠻、貪婪與罪惡。通過聽、看活動加深對侵略者罪行的痛恨。議,即讓學生發(fā)表議論,談談感想,引導學生痛責思恨、激發(fā)愛國情緒。

    b.對沙俄割地行徑,可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歸納:

    一、野心——由來已久

    二、手段——趁火打劫(武力相逼,調(diào)停為誘,一紙定奪、強割強占)、步步蠶食

    教學手段可利用一圖一表,先“以表帶圖”(看表識圖),后“以圖代表”(采用地理方位的識記法)。

    ③第三板塊,可采用連環(huán)提問法:為什么中國會遭到如此的劫難,主觀原因是什么?(聯(lián)系“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的內(nèi)容:清政府的腐敗,一再妥協(xié)退讓,造成中國局勢急轉(zhuǎn)直下)人民做出什么反應?(引出太平天國農(nóng)民運動)農(nóng)民政權(quán)抗擊的目標是什么?結(jié)果怎么樣?最后教師把第一、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時間、侵略者、主要內(nèi)容及結(jié)果做個小結(jié),這樣層層歸納,步步鞏固,使學生了解,由于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主權(quán)再喪失、領土被強占,是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此外鞏固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內(nèi)容,對掌握近代史上列強發(fā)動的五大侵華戰(zhàn)爭知識的完整性做好鋪墊。

    第3課 收復新疆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國新疆和殘酷剝削、壓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敗阿古柏,收復新疆的史實。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敗阿古柏,收復新疆?”“如何評價左宗棠” 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全面、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抗擊外來侵略,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都會得到人民的支持。

    教學重點

    左宗棠收復新疆是本課的重點。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是我國的西北大門,它的得失不僅關(guān)系到我國的主權(quán),更維系著國家的安全。左宗棠力主收復新疆,得到朝野愛國者的支持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擁護。

    教學難點

    講清收復伊犁的重要性與付出代價的必要性是本課的難點。用一大塊土地和大量的賠款去換取一座山城,有沒有必要?學生可能無法理解、無法接受。教學時必須講清楚:當時俄強清弱,要收回伊犁,沒有付出一定的代價是不可能。而伊犁是新疆的大門,沒有收復伊犁等于沒有收復新疆,國家安全仍然沒有保障。所以,伊犁比那塊土地、那些賠款更為重要。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1.出示中國填充地圖,讓學生找出新疆的方位,并提問“新疆占我國領土的百分之幾?”再利用“動腦筋”讓學生思考回答“為什么說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一是進行學科滲透,二是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讓學生了解新疆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回顧這時期我國邊疆危機的情況,從此直接導入新課。

    3.講述“阿古柏侵占新疆” 一目,可結(jié)合地理知識,提問“蘇聯(lián)瓦解產(chǎn)生幾個國家?”再提問“浩罕國是由什么民族建立的?”讓學生了解浩罕國的由來,又明確它的地理位置。為后面的學習確立時空概念。

    4.結(jié)合《新疆地圖》或電腦課件,教師邊演示邊用簡練的語言,敘述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過程。或讓學生自制課件,自己演示,自己講解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過程,并描述阿古柏如何殘酷剝削和壓迫新疆各族人民,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

    5.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小字部分,指出沙俄、英國無視中國的主權(quán),公然承認并支持阿古柏的偽政權(quán),俄國還直接出兵占領新疆的伊犁地區(qū)。其罪惡目的,是企圖分裂中國領土。

    6.“左宗棠收復新疆”是本課的重點??烧n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guān)李鴻章和左宗棠的資料和主張,上課時讓學生分成“李鴻章派”和“左宗棠派”就“海防”與“塞防”(指四北防務)孰重孰輕展開爭論。既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加深學生對左宗棠主張收復新疆正確性的理解。

    7.設問:“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敗阿古柏,收復新疆?” 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8.設問“左宗棠在打敗阿古柏后,為什么不乘勝收復伊犁,而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同時又設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紀澤的外交斗爭?” 培養(yǎng)學生學會根據(jù)不同的形勢、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斗爭策略。

    9.引導學生思考“中國用一塊土地,大量的賠款換取伊犁值不值得?” 培養(yǎng)學生高瞻遠矚,用全局的眼光來分析問題。

    10.講完上述內(nèi)容后,可提問“結(jié)合以前學習的內(nèi)容,你怎樣評價左宗棠?” 即可鞏固舊知識,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全面評價重要歷史人物的能力。

    動腦筋

    想一想,為什么說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后歷代中央政府從沒有放棄對新疆的管理。

    第4課 甲午中日戰(zhàn)爭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概況: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的目的;為什么叫甲午中日戰(zhàn)爭;黃海海戰(zhàn);旅順陷落;威海衛(wèi)潰敗。中日《馬關(guān)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影響。臺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英雄事跡。

    在教師幫助下,讓學生講一講鄧世昌在黃海海戰(zhàn)中的英雄事跡,從而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比較《南京條約》和《馬關(guān)條約》的內(nèi)容,具體分析、說明《馬關(guān)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從而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吞并朝鮮、入侵中國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戰(zhàn)爭。在戰(zhàn)斗中,以鄧世昌等為代表的愛國官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反侵略斗爭,他們是甲午戰(zhàn)爭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沒落、決策集團的妥協(xié)退讓和軍備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戰(zhàn)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中日《馬關(guān)條約》的簽定,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教學重點

    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馬關(guān)條約》

    教學難點

    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性質(zhì)、中國失敗的原因和《馬關(guān)條約》影響。

    教學方法

    1.指導學生查閱有關(guān)歷史資料,幫助學生獲取有效信息,加深對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2.通過指導學生對《馬關(guān)條約》和《南京條約》內(nèi)容的比較分析,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具:視頻、教學課件、掛圖。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1.在導入新課時,老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導言以渲染氣氛:“同學們,中華民族既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同時又是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在近代歷史的恥辱柱上,銘刻著多少炎黃子孫的血淚,記載著多少殘酷的史實。哪一樁哪一件不發(fā)人深思、催人奮進?哪一字哪一句不啟人蒙昧、動人心魄呢?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歷史時期,去體味民族的血淚和興衰、去回顧慘痛的經(jīng)驗和教訓。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甲午中日戰(zhàn)爭?!边@段導言一開始就制造了濃重的氣氛,學生的思維跟著教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兩句設問,既是對前課作了小結(jié),也給下文作了鋪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黃海大戰(zhàn)一目是本課的重點,包括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的目的和戰(zhàn)爭的名稱為甲午中日戰(zhàn)爭。二是黃海大戰(zhàn)的經(jīng)過。三是黃海大戰(zhàn)的結(jié)果。可以先由老師放映影片《甲午風云》的重要片段,然后讓課前準備好故事的學生進行演講特別突出鄧世昌的事跡。老師在學生講完后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要求學生注意看有關(guān)的地圖和圖片材料。

    3.黃海大戰(zhàn)后,李鴻章為保存自己派系的實力,命令北洋艦隊“保船避戰(zhàn)”,躲進威海衛(wèi)軍港,不準巡海迎敵。這樣,黃海制海權(quán)為日本艦隊所控制,此后中國遭到日軍海陸兩路的夾擊。由老師簡要講述遼東半島戰(zhàn)役并著重講清旅順的陷落和旅順屠城,指導學生看小字部分內(nèi)容。老師再講清威海衛(wèi)潰敗的情況,指出威海衛(wèi)一戰(zhàn),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4.《馬關(guān)條約》一目是本課的重點之一,應依次講明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馬關(guān)條約》簽訂的時間(1895年)和雙方代表(李鴻章、伊藤博文)要求學生記憶。二是馬關(guān)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分四點劃在書上,并要求學生理解和記憶。關(guān)于“三國干涉還遼”,可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小字,教師不必講解。三是結(jié)合《馬關(guān)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分析其對中國的影響:第一、遼東半島是北洋門戶,與山東半島相合環(huán)抱渤海,南端是旅順軍港,割讓遼東半島直接威脅了京津地區(qū)的安全。臺灣省是中國沿海第一大島,包括本島、澎湖列島及其他大小島嶼七十多個,與福建省隔臺灣海峽遙遙相對,具有極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和經(jīng)濟價值。日本占領臺灣,不僅是掠奪了資源的寶庫,而且又是侵略我國東南沿海各省的基地。第二、兩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嚴重破壞了中國財政,大大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清政府當時的財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萬兩。為了償付賠款,除了加緊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條件的“洋債”。這筆巨額賠款,相當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軍費,日本迅速發(fā)展成軍事帝國主義,成為侵略中國的主要敵人之一。第三、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國主義國家掠奪中國最富庶的長江流域特別是江浙兩省的財富。第四、條約規(guī)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便利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從此,帝國列強取得了在中國直接投資開辦工廠的權(quán)利,剝削廉價勞力和掠奪原材料,嚴重阻撓了中國初步形成的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傊恶R關(guān)條約》的簽定,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了。

    5.1895年有人寫出這樣的對聯(lián):“臺灣今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弊寣W生動腦筋思考:臺灣是中國的領土,為什么“今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干什么?這兩件事聯(lián)系到一起,說明什么問題?指出那拉氏、李鴻章為首的投降派茍且貪安,國難當頭還搞什么“萬壽盛典”,這一小撮人主持國家哪有不敗之理。

    6.指導學生閱讀以徐驤為首的臺灣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有關(guān)材料,抨擊當今臺灣“臺

    二、毛文龍是個什么樣的人?

    毛文龍,字振南,祖籍山西平陽府太平縣,祖父毛玉山攜家遷居杭州。萬歷四年(1576年)正月十一日出生于杭州府錢塘縣忠孝巷。九歲時,父親毛偉去世,家道中落,陷入貧困的境地。毛文龍“幼從學,習經(jīng)生業(yè)[1]”,后見國勢日危,效仿古人班超投筆從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受舅舅沈光祚推薦去邊上歷練,當了寧遠伯李成梁的親兵。同年九月,中武舉鄉(xiāng)試第六名,授安山百戶職,不久又升為千總,守備。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經(jīng)略遼東,毛文龍屢立戰(zhàn)功,深受其賞識,被升為都司。天啟元年(1621年),升為游擊,受遼東巡撫王化貞派遣,率領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深入敵后,收復二千里海岸線。八月,克復鎮(zhèn)江,擒后金游擊佟養(yǎng)性。不久,又收復了被李成梁放棄的寬奠、叆陽、大奠、新奠、永奠、長奠六堡,軍聲大振,升為副總兵。隨后,以皮島及寬叆山區(qū)為根據(jù)地,多次深入后金腹地,屢挫敵鋒。天啟二年(1622年)六月,朝廷升其為平遼將軍總兵官,掛征虜前將軍印。天啟三年(1623年)二月,賜尚方劍,加都督僉事銜。八月,派遣部將張盤收復金州、旅順、望海堡、紅嘴堡。九月,率部攻打后金故都赫圖阿拉的外圍要塞,先后取得了牛毛寨大捷、烏雞關(guān)大捷,受到了督師孫承宗的高度贊賞。十月,再命張盤收復復州、永寧。天啟四年(1624年),努爾哈赤派人向毛文龍議和,毛文龍將來使綁送京師,朝廷升其為太子太保、左都督。天啟五年(1625年)一月,派部將林茂春收復旋城、傳鐵峪城。天啟七年(1627年),后金皇太極即位,為了解除心腹之患,派遣貝勒阿敏、濟爾哈朗等率大軍攻打毛文龍和朝鮮,史稱“丁卯之役”。毛文龍“五戰(zhàn)而五勝[2]”,重創(chuàng)后金擔任進攻主力的鑲藍旗,使之失去戰(zhàn)斗力,兩年后未能隨皇太極南下。崇禎元年(1628年)十月,說服后金大將劉興祚歸正,派部將耿仲明、曲成恩等懸?guī)熐Ю?,深入后金要塞薩爾滸,與劉興祚弟弟劉興治等里應外合,攻破城池,“斬級三千,擒生六十九人[3]”,大勝而歸。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初五,被督師袁崇煥矯詔殺于雙島鎮(zhèn)江大捷

    天啟元年(1621年),毛文龍受遼東巡撫王化貞之命,率領毛承祿、尤景和、王輔、陳忠等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深入敵后,先收復了豬島、海洋島、長山島、廣鹿島等二千余里沿海島嶼,擒綁后金守島軍官胡可賓、任光先、何國用等人。七月十四日,偵得鎮(zhèn)江(今遼寧省丹東市)后金主力去雙山抄殺不肯降后金的百姓,城中空虛,遂與生員王一寧商議,以鎮(zhèn)江中軍陳良策為內(nèi)應,率一百余人夜襲鎮(zhèn)江,擒后金游擊佟養(yǎng)真(清帝康熙姥爺)及其子佟豐年、其侄佟松年等,隨派陳忠等襲雙山,擒斬后金游擊繆一真等,史稱“鎮(zhèn)江大捷”。此戰(zhàn)后,寬奠、湯站、險山等城堡相繼歸降毛文龍,一時間“數(shù)百里之內(nèi),望風歸附[4]”,“歸順之民,繩繩而來[5]”,使得全遼震動,引起后金方面的極大恐慌。 “鎮(zhèn)江大捷”是明軍與后金作戰(zhàn)以來的首勝,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心。朝廷因此對毛文龍破格提拔,升為副總兵。遼東經(jīng)略王在晉評價此戰(zhàn)說:“毛文龍收復鎮(zhèn)江,擒縛叛賊,四衛(wèi)震動,人心響應。報聞之日,縉紳慶于朝,庶民慶于野。自清、撫失陷以來,費千百萬金錢,萃十數(shù)萬兵力,不能擒其一賊。此一捷也,真為空谷之音,聞之而喜可知也。[2]”內(nèi)閣首輔葉向高將毛文龍比作歷史上的孤膽英雄班超、耿龔,他說:“毛文龍收復鎮(zhèn)江,人情踴躍,而或恐其寡弱難支,輕舉取敗,此亦老長考慮。但用兵之道,貴在出奇,班超以三十六人定西域,耿恭以百人守疏勒,皆奇功也……今幸有毛文龍,此舉稍得兵家用奇用寡之法。[6]”御史董其昌則評價說:“毛文龍以二百人奪鎮(zhèn)江,擒逆賊,獻之闕下,不費國家一把鐵、一束草、一斗糧。立此奇功,真奇?zhèn)b絕倫,可以寄邊事者!如此膽略,夫豈易得?使今有三文龍,奴可擄,遼可復,永芳、養(yǎng)性可坐縛而釁之鼓下矣。[2]”

    開鎮(zhèn)東江

    毛文龍率領一百多人取得“鎮(zhèn)江大捷”之后,后金方面極為震驚,即遣大軍反撲。毛文龍兵少難支,一度退入朝鮮。朝鮮節(jié)度使鄭遵、樸燁引后金軍包圍毛文龍于林畔,雙方進行了激烈戰(zhàn)斗,“一日七戰(zhàn),殺傷相當[3]”,明軍將領丁文禮、呂世舉等犧牲,后金軍也蒙受了很大損失,被迫撤兵。 林畔之戰(zhàn)后,毛文龍以皮島、鐵山及寬叆山區(qū)為根據(jù)地,招募遼東難民,以老弱者屯種,精壯者為兵,從無到有,逐漸發(fā)展成一支海外勁旅。天啟二年(1622年)六月,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龍為平遼將軍總兵官,掛征虜前將軍印,開鎮(zhèn)東江。 東江鎮(zhèn)建立后,毛文龍一面招撫因戰(zhàn)火而流離失所的遼東百姓,前后接濟安置百萬余人。一面遣將四出,不斷深入后金腹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逐漸成為后金心腹大患。后金官員稱:“毛文龍之患,當速滅耳!文龍一日不滅,則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寧。” 對于東江鎮(zhèn)的作用,遼東經(jīng)略王在晉認為:“今有毛文龍在焉,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者也?!侗ā罚骸嬰U厄遠近,上將之道?!瘧{鴨綠之險,居隔江之近,文龍得其所矣。奴欲長驅(qū)而肘腋之間有蠆毒焉,奴一動而毒發(fā),屢攻之而不能去其毒,其天意留之以制奴之死命者乎?……奴之畏文龍甚也![2]”東林名臣陳良訓則認為:“今日所恃海外長城者,非毛文龍者乎?[7]” 天啟皇帝曾下詔書給毛文龍,肯定了東江鎮(zhèn)的作用。他說:“念爾海外孤軍,尤關(guān)犄角,數(shù)年以來,奴未大創(chuàng),然亦屢經(jīng)挫衄,實爾設奇制勝之功,朕甚嘉焉。茲特賜敕諭,爾其益鼓忠義,悉殫方略,廣偵精間,先事伐謀,多方牽制,使奴狼顧而不敢西向,惟爾是賴。[2]”

    收復金州和旅順

    天啟三年(1623年)夏季,努爾哈赤下令屠戮后金占領區(qū)內(nèi)的遼民。為了解救百姓,毛文龍遣軍四出攻打后金:命朱家龍從千家莊進軍,命王輔從鳳凰城進軍,命易承惠從滿浦進軍,復遣大將張盤,率部從麻洋島登岸,相機規(guī)取金州、旅順一帶。自統(tǒng)八千馬步精銳,從鎮(zhèn)江、湯站一路進擊,予以策應。 張盤上岸后,他按照毛文龍所布置的方略,將解救百姓作為首要任務,用戰(zhàn)船將金州一帶幸存的遼東百姓接渡到安全的地方,先后接濟“男婦老幼共計四千名[5]”,這些虎口余生的百姓,以青壯年居多,苦大仇深,紛紛要求參軍攻打后金。張盤見民心可用,遂將這些壯丁編成隊伍,共計有三十五隊。七月初二日,張盤率領兵民合編的隊伍,攻打金州,一舉而下,并繳獲后金軍火器“大小炮銃一千零十四位,硝磺連藥五百六十斤,大小鉛炮子七千三百零二個。[2]”,隨后,又乘勝收復了遼東半島南端的要塞旅順,以及望海堡和紅嘴堡,使得遼南數(shù)百里之土地,重歸于明朝。 毛文龍遣將收復金州和旅順等地,開辟了遼東戰(zhàn)場的新局面。使得登萊、旅順、皮島、寬叆連為一線,解除了后金所占領的旅順對山東半島的軍事威脅,令明朝的二千里海疆得到鞏固,并完成了對后金的海上封鎖,加重了后金統(tǒng)治區(qū)內(nèi)糧食緊張的局面。

    牛毛寨大捷

    天啟三年(1623年)九月,毛文龍布置在后金統(tǒng)治區(qū)的細作飛報,努爾哈赤準備西征攻打山海關(guān)一線。為了牽制后金,毛文龍親統(tǒng)三萬大軍,直搗后金故都赫圖阿拉,以攻其必救。后金在赫圖阿拉以南的崇山峻嶺之中,設有董骨寨、牛毛寨、閻王寨三座要塞,深溝高壘,易守難攻,是其起家時的根本。九月十三日,毛文龍率部攻克董骨寨,激戰(zhàn)至十六日,占領牛毛寨、閻王寨,將后金守敵全部消滅。十七日,后金軍反攻,想奪回三寨,毛文龍設伏以待,將后金軍包了餃子,大獲全勝。努爾哈赤聞得后方生變,不得不放棄西征打算,率四萬大軍來救。考慮到孤軍深入,師老兵疲,而牽制努爾哈赤的戰(zhàn)略目標已經(jīng)完成,毛文龍遂決定主動撤出戰(zhàn)斗。 “牛毛寨大捷”之后不久,毛文龍又再次重創(chuàng)后金軍,取得了“烏雞關(guān)大捷”。 兩次大捷,明軍“先后共斬首級七百二十六顆,生擒活夷十四名,夷婦五名……據(jù)有札付符驗,一并驗確。[2]”按明朝以首級為實功,實際殲敵數(shù)往往遠多于斬首數(shù),著名的“寧遠之戰(zhàn)”明軍僅僅“上首俘二百六十有九[7]”,“寧錦大捷”更是“斬獲無幾”、“止有丁自雄于馬上斬一級[2]”,而毛文龍此二次大捷,數(shù)倍過之,尤為難得。 當時的遼東督師孫承宗在“牛毛寨大捷”之后,欣喜異常,上奏稱贊說:“臣接平遼總兵毛文龍呈解屢獲首虜,隨行關(guān)外道袁崇煥逐一查驗三次,首級三百七十一顆,俱系真正壯夷,當陣生擒虜賊四名,俱系真正韃虜。差令中軍官集將士于衙門外,三炮三爵。臣時在寧遠,適春賞夷人,虎酋等部俱到。特令各官解其首虜,經(jīng)各賞夷部落,乃抵寧遠。不獨風示邊人,抑亦見天下尚有殺賊之人,賊自有可滅之日!一時人心,殊覺感動。因念文龍以孤劍臨豺狼之穴,飄泊于風濤波浪之中,力能結(jié)屬國,總離人,且屯且戰(zhàn),以屢挫梟賊,且其志欲從臣之請,牽其尾,搗其巢,世人巽懦觀望,惴惴于自守不能者,獨以為可擒也,真足以激發(fā)天下英雄之義膽,頓令縮項斂足者愧死無地矣。[8]”

    收復復州和永寧

    天啟三年(1623年)十月初五,毛文龍復命張盤收復復州和永寧。當時,后金復州駐軍橫行無忌,四處擄掠百姓。張盤利用遼民對后金軍的痛恨,乘夜襲城,大破之。后金不甘心失敗,調(diào)集了更多的軍隊反擊,張盤于城中設伏,再次大敗后金軍,“斬獲無數(shù)”,后金軍“器械、銃炮俱擲棄而奔。[2]”天啟四年(1624年)正月初三,后金利用海水結(jié)凍,以萬余騎兵繞襲旅順,想報上次失敗之仇。張盤死守城池,火藥用盡,猶堅守不降。后金軍無計可施,遣使議和,張盤立斬于軍前,復于旅順城外設埋伏,大敗后金軍。后金軍只得撤走。

    對遼西戰(zhàn)場的支援

    毛文龍所領導的東江雄鎮(zhèn),成為屹立在敵人后方的堅固堡壘,使得后金無法對遼西和大明本土展開有效進攻,即便有所行動也不得不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撤走。關(guān)內(nèi)萬家生靈的安寧幸福,皆賴于東江鎮(zhèn)的存在。故而當時有人寫詩稱贊毛文龍說:“手挽東隅半壁安,漂流百戰(zhàn)虜烽闌。” 如天啟五年正月,努爾哈赤率兵進攻寧遠。毛文龍即派部將林茂春、王輔率軍進攻海州,派部將杜貴、曲承恩直入沈陽,并且行動極為迅速,“東兵之進而搗沈陽以覆其巢,攻海州以遏其歸者,已先奴一日而發(fā),亦綦神速矣[5]”。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僅僅呆了兩天(正月二十六日——正月二十七日),就不得不還救根本。 袁崇煥也曾經(jīng)上奏說:“孰知毛文龍徑襲遼陽,故旋兵相應。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2]”對此,兵部尚書王在晉曾說:“‘毛文龍徑襲遼陽,故旋兵相應,寧錦之圍解,文龍與有力焉?!顺鲇诔鐭ㄖ躁?,劇稱其牽制之功,則文龍何可殺耶?文龍殺而虜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煥之禍其真自取矣![2]”充分肯定了毛文龍的存在,是大明邊防的重要保障,毛文龍一死,后金便可長驅(qū)直入京師。 毛文龍在時,后金對明朝軍事行都很短暫,也不敢走遠。而毛文龍被殺后,后金欣喜異常,彈冠相慶,史載“清主大喜,置酒高會[9]”,后金首領皇太極立刻起傾國之兵入關(guān)直撲北京,史稱“己巳之變”。此后一直到明朝滅亡,后金(清)時常直犯中原,如入無人之境,保定、濟南、兗州、高陽、固安、良鄉(xiāng)等許多城市被屠城,數(shù)百萬百姓遭到擄掠,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毛文龍的作用,但為時已晚。 《三朝遼事實錄》無比沉痛地評價道:“崇煥得信心行事,中奴之誘,先殺毛文龍除奴肘腋之患。己巳,虜遂從薊鎮(zhèn)深入薄都城,舍山海而以薊、宣為屢犯之孔道。向使崇煥不使吊通奴,西夷必不叛,夷不叛則西路不可行,不殺島帥,則奴顧巢穴必不敢長驅(qū)而入犯![2]”

    丁卯之役

    天啟七年(1627年)初,后金首領皇太極一面派遣方金納為首的九人代表團,前往寧遠與當時的遼東巡撫袁崇煥議和,以疑惑明朝方面。一面派鑲藍旗旗主阿敏、鑲白旗旗主阿濟格、鑲紅旗旗主岳托,貝勒濟爾哈朗、杜度、碩托,總兵李永芳等人率大軍攻打東江鎮(zhèn),以解決心腹之患。對于后金的出兵人數(shù),袁崇煥說有十萬:“聞奴兵十萬掠鮮、十萬居守。[7]”朝鮮認為毛文龍必敗,為自保倒向后金,向后金大軍提供朝鮮服裝“引賊俱換麗帽麗服[5]”,冒充朝鮮軍圍攻鐵山。鐵山都司毛有俊等率千余名守軍與后金大軍血戰(zhàn),戰(zhàn)至最后一卒,無人肯降,毛有俊拔刀自刎,壯烈殉國。 隨后,后金鐵騎乘冬季冰堅,進攻與鐵山僅三里之隔的云從島。毛文龍率部英勇反擊,派部將毛有見、尤景和等逆襲后金軍。雙方在冰面上展開激烈戰(zhàn)斗。東江健兒面對武器、裝備和人數(shù)都占絕對優(yōu)勢的后金軍,毫無懼色,浴血奮戰(zhàn),雙方互有殺傷,后金軍強攻多日,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后金主帥阿敏見部隊傷亡太大,占不到半點便宜,遂遷怒于朝鮮人,轉(zhuǎn)而進攻朝鮮義州和安州,攻破城池,大開殺戒。得手后,又率大軍移向朝鮮首都王京,準備滅掉朝鮮稱王,朝鮮國王李倧一面?zhèn)}皇出逃,一面遣使向明朝和毛文龍請罪,說導敵不是自己的主意,而是臣子所為,請求援救。 天啟皇帝認為朝鮮雖然協(xié)助后金,但不應該計較屬國的過錯,才是天朝氣量。于是下詔給毛文龍,要求毛文龍不計前嫌,出兵援朝。他說:“奴兵東襲毛帥,銳氣未傷,深慰朕懷。麗人導奴入境,固自作孽,但屬國不支,折而入奴,奴勢益張,亦非吾利。還速諭毛帥相機應援,無懷宿嫌,致誤大計。[2]” 毛文龍接到詔書以后,不顧自身糧餉短缺,毅然率部進入朝鮮,反擊后金大軍。在天寒地凍的環(huán)境中,東江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每日“拉死尸為食[5]”,仍在毛文龍的激勵下,頑強作戰(zhàn)。雙方在宣州、晏庭、車輦、義州等地反復拉鋸,而隨著天氣逐漸轉(zhuǎn)暖,戰(zhàn)事逐漸向有利東江軍的方面轉(zhuǎn)變。隨著河水、海水的解凍,東江軍逐漸依靠朝鮮境內(nèi)的大小河流,把以騎兵為主的后金困住,多次重創(chuàng)敵軍,“三戰(zhàn)三捷,困奴于銀杏江[7]”,隨于千家莊、瓶山一帶與后金主力展開決戰(zhàn),“文龍自率兵出,大戰(zhàn),殺固山三、牛鹿八人,斬六千余級。[3]”阿敏不得不放棄在朝鮮稱王的打算,“殺出一條血路回到本土[10]”,東江軍取得了戰(zhàn)役的最后勝利。 “丁卯之役”使得擁有數(shù)萬驕兵悍將的鑲藍旗精銳喪盡,即使休整兩年也未恢復元氣,其余參戰(zhàn)后金軍也多有損失。是為明軍與后金交戰(zhàn)以來,所取得的最重大勝利,而這又是在明軍極為艱苦的環(huán)境下所取得的,更加可貴。對此,登來巡撫李嵩評價說:“奴以十萬之眾蹂躪東江,毛文龍乃能于狂烽正熾之際,奮敵愾迅……毛帥之功于是不可著乎![7]”、繼任者孫國禎(收復澎湖列島的民族英雄)也認為:“臣看得毛帥孤懸絕島,遠泊水鄉(xiāng),溟霧胡風,侵肌撲面,寒煙冷月,泣晝憐宵。七年正月以來,五戰(zhàn)而五勝,諦觀宣州、車輦、義州西門、龍山諸役,皆令人舌咋心驚,色飛神動。然義州西門之捷,獨雄而奇,蓋其俘獲者皆名酋,今之系紐而獻者,此也。宣州諸路之捷,又險而奇,蓋毛帥親中二矢,不為少動。自五、六年以來,大小幾近百戰(zhàn),積俘至四百七十有零,搶獲器械、馬匹累百,近日續(xù)報者不與焉。[2]” “丁卯之役”是萬歷壬辰之役以來,大明雄師又一次幫助朝鮮免于亡國的軍事行動。參戰(zhàn)明軍在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絕境下,全憑一念忠赤,一腔熱血,以死尸為食,衣無寸縷地戰(zhàn)斗在冰天雪地中!設伏出奇,力挫強敵,在華夏兒女抵御外侮的史冊中,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職惟知盡忠報國,絕不肯偷身自免![5]”——東江主帥毛文龍戰(zhàn)時如是說,他親冒矢石,身中數(shù)箭,猶死戰(zhàn)不退!在毛文龍的激勵下,東江健兒人人奮勇,與后金軍舍身搏斗,鮮血染盡三千里江山。就連在中國的意大利傳教士衛(wèi)匡國都向歐洲人介紹說:“此次戰(zhàn)役之激烈為中國所未曾見。[10]”,并說:“抗拒韃靼人最有力的要數(shù)英勇蓋世的大將毛文龍。[10]” 朝鮮史料則認為是朝鮮民間的義軍打敗了后金大軍,毛文龍坐困窮島,毫無作為。

    薩爾滸大捷

    崇禎元年(1628年)九月,皇太極因“丁卯之役”不勝,復派和碩貝勒莽古爾泰、貝勒濟爾哈朗、副總兵劉興祚等率2萬大軍進攻東江,被毛文龍擊敗,“降者二千人[9]”,劉興祚率400騎兵于陣上投誠,成為后金立國以來,歸正明朝的最高級別將領,引起后金方面的極大震動。 劉興祚歸正以后,向毛文龍獻計:其兄弟親族等人都在薩爾滸城中,可約為內(nèi)應,襲而破之。薩爾滸位于后金大后方,是屯積糧草之所。毛文龍即遣大將耿仲明、曲承恩等,率軍千里奔襲,晝伏夜行,遇到后金哨兵,即行掩殺,于十月初八日抵達薩爾滸城下,派細作入城,暗通城中劉興祚之弟劉興賢、劉興治等,里應外合,一舉攻破城池。耿仲明等入城后,對城中八旗軍民,大開殺戒,“斬級三千,擒生六十九人[3]”,與劉氏兄弟等勝利還師。 后金叛明以來,攻取明朝城池,大多依靠細作內(nèi)應,入城之后往往屠城。至東江軍“薩爾滸大捷”,則反而以內(nèi)應攻破后金要塞,屠城以歸。

    對后金的反間

    毛文龍開鎮(zhèn)東江八年間,派遣了大量人員到后金統(tǒng)治地區(qū)刺探情報,擾亂人心,鼓舞遼民反抗,“將軍之細作,時達遼沈,飛書遍投[11]”,使得后金方面“疑懼益甚,凜凜終日,日惟追殺毛兵奸細[11]”,甚至專門制定了法律,對于“毛文龍所遣來之奸細[12]”檢舉者重賞,包庇者嚴懲。 毛文龍還常投書于后金官員、將領,又故意泄露之,以造成后金的猜忌、殺戮,借敵之手以滅敵。史載后金“大帥名阿骨者,極驍勇,善用兵……毛將軍用間以離之,奴竟殺阿骨。[11]”天啟三年十二月,毛文龍再次“因疑用疑,使其自相魚肉[5]”,用反間計除去后金大將柯汝棟、戴一位。 崇禎元年,皇太極因“丁卯之役”不勝,遣使往東江議和。毛文龍將計就計,要皇太極派重要官員來談判。他為了剖明心跡,將通書奏明朝廷,“謹將其求款原文投遞輔臣[5]”,并奏陳自己的誘敵之計是“放還來韃,誘彼要人。[5]”皇太極果然上當,派遣“汗之愛將[13]”固山額真可可及三名牛錄往東江,毛文龍即將來人綁送京師?;侍珮O聞訊氣急敗壞,致書毛文龍大罵:“以虛言誘致差人幾名,有何好處?[14]”此后,毛文龍又多次以歸順后金為餌,挑逗、誘騙皇太極派遣使臣,但皇太極都不再回信。后金使者也對朝鮮人說:“與毛相通果有之,而非與貴國以信相和,彼欲覘我也。[13]”說明后金終于意識到了毛文龍的欺騙。 毛文龍的用間手段,使得后金方面寢食難安,手足相殘,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首領都被其玩弄于股掌之上,展現(xiàn)了非凡的才智與謀略。 滿學會會長閻崇年老師則認為毛文龍與后金書信往來,是真通敵賣國,被袁崇煥斬是死有余辜。

    性情剛烈,嫉惡如仇

    毛文龍“用兵也嚴,賞罰必信,與兵士同甘苦,有古名將風[15]”,所以能夠得到部下的忠心愛戴,以至于被害時,“島中將卒聞其死,皆哭[13]”。他為人正直,“于權(quán)要絕不肯饋遺[15]”,又嫉惡如仇,“見狐媚之徒,賤如犬豕,貪墨之輩,詈罵不禁,往往以此得過[5]”,因此引起當權(quán)者不滿,“餉斷于海外,謗滿于中朝![5]”

    清正廉潔,不蓄私產(chǎn)

    毛文龍盡管身為朝廷一品大員,卻不置私產(chǎn)。史載:“毛將軍攬外海外,遣妻子歸故里,不載島物產(chǎn)業(yè)奴婢,空空如也[3]”,“死之日,室無贏財。錢塘僅有父宅一區(qū),山田二頃而已。[3]”這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下,實屬難得。

    耿介自守,不附權(quán)閹

    魏忠賢專權(quán)期間,一些沒有氣節(jié)的大臣爭相奉承,如遼東巡撫袁崇煥“疏頌魏忠賢功德,請于寧前建祠[7]”,并在奏折中稱:“廠臣魏忠賢功在社稷……從古內(nèi)臣誰有出其右者?[16]”,諛辭諂語,不堪入目。毛文龍卻不肯阿附魏忠賢,屯田主事徐爾一稱贊他說:“當魏忠賢擅權(quán),督撫節(jié)鎮(zhèn),稱誦建祠者比比,而文龍耿介自守,不一濡足……可不謂今天下一奇男子哉?[3]”

    忠貞不二,以死明志

    毛文龍對朝廷忠心耿耿,當袁崇煥偽造圣旨加害于他時,他誤以為是皇帝要處死自己,毫不反抗,跪而請死。 明恭順侯吳惟英對此評價道:“煥言文龍跪而請死,正見其從容就義,所畏者國家三尺。如蒙二心,不第目無煥,抑且目無朝廷,死生大矣,寧肯長跪以服上刑?況毛亦有賜劍,將亦曰有旨,崇煥將何以自保?幸毛之自持一片忠赤,不以白刃而稍有動搖。[17]” 意思就是說: 袁崇煥說毛文龍跪著請死,可見他從容就義,忠于國家的法律。如果毛文龍有二心,肯定會目無法紀,怎么會跪著受死。毛文龍也有尚方寶劍,如果他也說我有圣旨要殺袁崇煥,袁崇煥如何自保?幸而毛文龍對國家一片忠心,并不以白刃臨頸而動搖。

    三、毛文龍的評價?

    毛文龍,字振南,祖籍山西平陽府太平縣,祖父毛玉山攜家遷居杭州。萬歷四年(1576年)正月十一日出生于杭州府錢塘縣忠孝巷。九歲時,父親毛偉去世,家道中落,陷入貧困的境地。毛文龍“幼從學,習經(jīng)生業(yè)[1]”,后見國勢日危,效仿古人班超投筆從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受舅舅沈光祚推薦去邊上歷練,當了寧遠伯李成梁的親兵。同年九月,中武舉鄉(xiāng)試第六名,授安山百戶職,不久又升為千總,守備。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經(jīng)略遼東,毛文龍屢立戰(zhàn)功,深受其賞識,被升為都司。天啟元年(1621年),升為游擊,受遼東巡撫王化貞派遣,率領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深入敵后,收復二千里海岸線。八月,克復鎮(zhèn)江,擒后金游擊佟養(yǎng)性。不久,又收復了被李成梁放棄的寬奠、叆陽、大奠、新奠、永奠、長奠六堡,軍聲大振,升為副總兵。隨后,以皮島及寬叆山區(qū)為根據(jù)地,多次深入后金腹地,屢挫敵鋒。天啟二年(1622年)六月,朝廷升其為平遼將軍總兵官,掛征虜前將軍印。天啟三年(1623年)二月,賜尚方劍,加都督僉事銜。八月,派遣部將張盤收復金州、旅順、望海堡、紅嘴堡。九月,率部攻打后金故都赫圖阿拉的外圍要塞,先后取得了牛毛寨大捷、烏雞關(guān)大捷,受到了督師孫承宗的高度贊賞。十月,再命張盤收復復州、永寧。天啟四年(1624年),努爾哈赤派人向毛文龍議和,毛文龍將來使綁送京師,朝廷升其為太子太保、左都督。天啟五年(1625年)一月,派部將林茂春收復旋城、傳鐵峪城。天啟七年(1627年),后金皇太極即位,為了解除心腹之患,派遣貝勒阿敏、濟爾哈朗等率大軍攻打毛文龍和朝鮮,史稱“丁卯之役”。毛文龍“五戰(zhàn)而五勝[2]”,重創(chuàng)后金擔任進攻主力的鑲藍旗,使之失去戰(zhàn)斗力,兩年后未能隨皇太極南下。崇禎元年(1628年)十月,說服后金大將劉興祚歸正,派部將耿仲明、曲成恩等懸?guī)熐Ю?,深入后金要塞薩爾滸,與劉興祚弟弟劉興治等里應外合,攻破城池,“斬級三千,擒生六十九人[3]”,大勝而歸。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初五,被督師袁崇煥矯詔殺于雙島鎮(zhèn)江大捷

    天啟元年(1621年),毛文龍受遼東巡撫王化貞之命,率領毛承祿、尤景和、王輔、陳忠等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深入敵后,先收復了豬島、海洋島、長山島、廣鹿島等二千余里沿海島嶼,擒綁后金守島軍官胡可賓、任光先、何國用等人。七月十四日,偵得鎮(zhèn)江(今遼寧省丹東市)后金主力去雙山抄殺不肯降后金的百姓,城中空虛,遂與生員王一寧商議,以鎮(zhèn)江中軍陳良策為內(nèi)應,率一百余人夜襲鎮(zhèn)江,擒后金游擊佟養(yǎng)真(清帝康熙姥爺)及其子佟豐年、其侄佟松年等,隨派陳忠等襲雙山,擒斬后金游擊繆一真等,史稱“鎮(zhèn)江大捷”。此戰(zhàn)后,寬奠、湯站、險山等城堡相繼歸降毛文龍,一時間“數(shù)百里之內(nèi),望風歸附[4]”,“歸順之民,繩繩而來[5]”,使得全遼震動,引起后金方面的極大恐慌。 “鎮(zhèn)江大捷”是明軍與后金作戰(zhàn)以來的首勝,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心。朝廷因此對毛文龍破格提拔,升為副總兵。遼東經(jīng)略王在晉評價此戰(zhàn)說:“毛文龍收復鎮(zhèn)江,擒縛叛賊,四衛(wèi)震動,人心響應。報聞之日,縉紳慶于朝,庶民慶于野。自清、撫失陷以來,費千百萬金錢,萃十數(shù)萬兵力,不能擒其一賊。此一捷也,真為空谷之音,聞之而喜可知也。[2]”內(nèi)閣首輔葉向高將毛文龍比作歷史上的孤膽英雄班超、耿龔,他說:“毛文龍收復鎮(zhèn)江,人情踴躍,而或恐其寡弱難支,輕舉取敗,此亦老長考慮。但用兵之道,貴在出奇,班超以三十六人定西域,耿恭以百人守疏勒,皆奇功也……今幸有毛文龍,此舉稍得兵家用奇用寡之法。[6]”御史董其昌則評價說:“毛文龍以二百人奪鎮(zhèn)江,擒逆賊,獻之闕下,不費國家一把鐵、一束草、一斗糧。立此奇功,真奇?zhèn)b絕倫,可以寄邊事者!如此膽略,夫豈易得?使今有三文龍,奴可擄,遼可復,永芳、養(yǎng)性可坐縛而釁之鼓下矣。[2]”

    開鎮(zhèn)東江

    毛文龍率領一百多人取得“鎮(zhèn)江大捷”之后,后金方面極為震驚,即遣大軍反撲。毛文龍兵少難支,一度退入朝鮮。朝鮮節(jié)度使鄭遵、樸燁引后金軍包圍毛文龍于林畔,雙方進行了激烈戰(zhàn)斗,“一日七戰(zhàn),殺傷相當[3]”,明軍將領丁文禮、呂世舉等犧牲,后金軍也蒙受了很大損失,被迫撤兵。 林畔之戰(zhàn)后,毛文龍以皮島、鐵山及寬叆山區(qū)為根據(jù)地,招募遼東難民,以老弱者屯種,精壯者為兵,從無到有,逐漸發(fā)展成一支海外勁旅。天啟二年(1622年)六月,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龍為平遼將軍總兵官,掛征虜前將軍印,開鎮(zhèn)東江。 東江鎮(zhèn)建立后,毛文龍一面招撫因戰(zhàn)火而流離失所的遼東百姓,前后接濟安置百萬余人。一面遣將四出,不斷深入后金腹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逐漸成為后金心腹大患。后金官員稱:“毛文龍之患,當速滅耳!文龍一日不滅,則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寧?!? 對于東江鎮(zhèn)的作用,遼東經(jīng)略王在晉認為:“今有毛文龍在焉,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者也?!侗ā罚骸嬰U厄遠近,上將之道。’憑鴨綠之險,居隔江之近,文龍得其所矣。奴欲長驅(qū)而肘腋之間有蠆毒焉,奴一動而毒發(fā),屢攻之而不能去其毒,其天意留之以制奴之死命者乎?……奴之畏文龍甚也![2]”東林名臣陳良訓則認為:“今日所恃海外長城者,非毛文龍者乎?[7]” 天啟皇帝曾下詔書給毛文龍,肯定了東江鎮(zhèn)的作用。他說:“念爾海外孤軍,尤關(guān)犄角,數(shù)年以來,奴未大創(chuàng),然亦屢經(jīng)挫衄,實爾設奇制勝之功,朕甚嘉焉。茲特賜敕諭,爾其益鼓忠義,悉殫方略,廣偵精間,先事伐謀,多方牽制,使奴狼顧而不敢西向,惟爾是賴。[2]”

    收復金州和旅順

    天啟三年(1623年)夏季,努爾哈赤下令屠戮后金占領區(qū)內(nèi)的遼民。為了解救百姓,毛文龍遣軍四出攻打后金:命朱家龍從千家莊進軍,命王輔從鳳凰城進軍,命易承惠從滿浦進軍,復遣大將張盤,率部從麻洋島登岸,相機規(guī)取金州、旅順一帶。自統(tǒng)八千馬步精銳,從鎮(zhèn)江、湯站一路進擊,予以策應。 張盤上岸后,他按照毛文龍所布置的方略,將解救百姓作為首要任務,用戰(zhàn)船將金州一帶幸存的遼東百姓接渡到安全的地方,先后接濟“男婦老幼共計四千名[5]”,這些虎口余生的百姓,以青壯年居多,苦大仇深,紛紛要求參軍攻打后金。張盤見民心可用,遂將這些壯丁編成隊伍,共計有三十五隊。七月初二日,張盤率領兵民合編的隊伍,攻打金州,一舉而下,并繳獲后金軍火器“大小炮銃一千零十四位,硝磺連藥五百六十斤,大小鉛炮子七千三百零二個。[2]”,隨后,又乘勝收復了遼東半島南端的要塞旅順,以及望海堡和紅嘴堡,使得遼南數(shù)百里之土地,重歸于明朝。 毛文龍遣將收復金州和旅順等地,開辟了遼東戰(zhàn)場的新局面。使得登萊、旅順、皮島、寬叆連為一線,解除了后金所占領的旅順對山東半島的軍事威脅,令明朝的二千里海疆得到鞏固,并完成了對后金的海上封鎖,加重了后金統(tǒng)治區(qū)內(nèi)糧食緊張的局面。

    牛毛寨大捷

    天啟三年(1623年)九月,毛文龍布置在后金統(tǒng)治區(qū)的細作飛報,努爾哈赤準備西征攻打山海關(guān)一線。為了牽制后金,毛文龍親統(tǒng)三萬大軍,直搗后金故都赫圖阿拉,以攻其必救。后金在赫圖阿拉以南的崇山峻嶺之中,設有董骨寨、牛毛寨、閻王寨三座要塞,深溝高壘,易守難攻,是其起家時的根本。九月十三日,毛文龍率部攻克董骨寨,激戰(zhàn)至十六日,占領牛毛寨、閻王寨,將后金守敵全部消滅。十七日,后金軍反攻,想奪回三寨,毛文龍設伏以待,將后金軍包了餃子,大獲全勝。努爾哈赤聞得后方生變,不得不放棄西征打算,率四萬大軍來救??紤]到孤軍深入,師老兵疲,而牽制努爾哈赤的戰(zhàn)略目標已經(jīng)完成,毛文龍遂決定主動撤出戰(zhàn)斗。 “牛毛寨大捷”之后不久,毛文龍又再次重創(chuàng)后金軍,取得了“烏雞關(guān)大捷”。 兩次大捷,明軍“先后共斬首級七百二十六顆,生擒活夷十四名,夷婦五名……據(jù)有札付符驗,一并驗確。[2]”按明朝以首級為實功,實際殲敵數(shù)往往遠多于斬首數(shù),著名的“寧遠之戰(zhàn)”明軍僅僅“上首俘二百六十有九[7]”,“寧錦大捷”更是“斬獲無幾”、“止有丁自雄于馬上斬一級[2]”,而毛文龍此二次大捷,數(shù)倍過之,尤為難得。 當時的遼東督師孫承宗在“牛毛寨大捷”之后,欣喜異常,上奏稱贊說:“臣接平遼總兵毛文龍呈解屢獲首虜,隨行關(guān)外道袁崇煥逐一查驗三次,首級三百七十一顆,俱系真正壯夷,當陣生擒虜賊四名,俱系真正韃虜。差令中軍官集將士于衙門外,三炮三爵。臣時在寧遠,適春賞夷人,虎酋等部俱到。特令各官解其首虜,經(jīng)各賞夷部落,乃抵寧遠。不獨風示邊人,抑亦見天下尚有殺賊之人,賊自有可滅之日!一時人心,殊覺感動。因念文龍以孤劍臨豺狼之穴,飄泊于風濤波浪之中,力能結(jié)屬國,總離人,且屯且戰(zhàn),以屢挫梟賊,且其志欲從臣之請,牽其尾,搗其巢,世人巽懦觀望,惴惴于自守不能者,獨以為可擒也,真足以激發(fā)天下英雄之義膽,頓令縮項斂足者愧死無地矣。[8]”

    收復復州和永寧

    天啟三年(1623年)十月初五,毛文龍復命張盤收復復州和永寧。當時,后金復州駐軍橫行無忌,四處擄掠百姓。張盤利用遼民對后金軍的痛恨,乘夜襲城,大破之。后金不甘心失敗,調(diào)集了更多的軍隊反擊,張盤于城中設伏,再次大敗后金軍,“斬獲無數(shù)”,后金軍“器械、銃炮俱擲棄而奔。[2]”天啟四年(1624年)正月初三,后金利用海水結(jié)凍,以萬余騎兵繞襲旅順,想報上次失敗之仇。張盤死守城池,火藥用盡,猶堅守不降。后金軍無計可施,遣使議和,張盤立斬于軍前,復于旅順城外設埋伏,大敗后金軍。后金軍只得撤走。

    對遼西戰(zhàn)場的支援

    毛文龍所領導的東江雄鎮(zhèn),成為屹立在敵人后方的堅固堡壘,使得后金無法對遼西和大明本土展開有效進攻,即便有所行動也不得不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撤走。關(guān)內(nèi)萬家生靈的安寧幸福,皆賴于東江鎮(zhèn)的存在。故而當時有人寫詩稱贊毛文龍說:“手挽東隅半壁安,漂流百戰(zhàn)虜烽闌?!? 如天啟五年正月,努爾哈赤率兵進攻寧遠。毛文龍即派部將林茂春、王輔率軍進攻海州,派部將杜貴、曲承恩直入沈陽,并且行動極為迅速,“東兵之進而搗沈陽以覆其巢,攻海州以遏其歸者,已先奴一日而發(fā),亦綦神速矣[5]”。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僅僅呆了兩天(正月二十六日——正月二十七日),就不得不還救根本。 袁崇煥也曾經(jīng)上奏說:“孰知毛文龍徑襲遼陽,故旋兵相應。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2]”對此,兵部尚書王在晉曾說:“‘毛文龍徑襲遼陽,故旋兵相應,寧錦之圍解,文龍與有力焉。’此出于崇煥之自陳,劇稱其牽制之功,則文龍何可殺耶?文龍殺而虜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煥之禍其真自取矣![2]”充分肯定了毛文龍的存在,是大明邊防的重要保障,毛文龍一死,后金便可長驅(qū)直入京師。 毛文龍在時,后金對明朝軍事行都很短暫,也不敢走遠。而毛文龍被殺后,后金欣喜異常,彈冠相慶,史載“清主大喜,置酒高會[9]”,后金首領皇太極立刻起傾國之兵入關(guān)直撲北京,史稱“己巳之變”。此后一直到明朝滅亡,后金(清)時常直犯中原,如入無人之境,保定、濟南、兗州、高陽、固安、良鄉(xiāng)等許多城市被屠城,數(shù)百萬百姓遭到擄掠,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毛文龍的作用,但為時已晚。 《三朝遼事實錄》無比沉痛地評價道:“崇煥得信心行事,中奴之誘,先殺毛文龍除奴肘腋之患。己巳,虜遂從薊鎮(zhèn)深入薄都城,舍山海而以薊、宣為屢犯之孔道。向使崇煥不使吊通奴,西夷必不叛,夷不叛則西路不可行,不殺島帥,則奴顧巢穴必不敢長驅(qū)而入犯![2]”

    丁卯之役

    天啟七年(1627年)初,后金首領皇太極一面派遣方金納為首的九人代表團,前往寧遠與當時的遼東巡撫袁崇煥議和,以疑惑明朝方面。一面派鑲藍旗旗主阿敏、鑲白旗旗主阿濟格、鑲紅旗旗主岳托,貝勒濟爾哈朗、杜度、碩托,總兵李永芳等人率大軍攻打東江鎮(zhèn),以解決心腹之患。對于后金的出兵人數(shù),袁崇煥說有十萬:“聞奴兵十萬掠鮮、十萬居守。[7]”朝鮮認為毛文龍必敗,為自保倒向后金,向后金大軍提供朝鮮服裝“引賊俱換麗帽麗服[5]”,冒充朝鮮軍圍攻鐵山。鐵山都司毛有俊等率千余名守軍與后金大軍血戰(zhàn),戰(zhàn)至最后一卒,無人肯降,毛有俊拔刀自刎,壯烈殉國。 隨后,后金鐵騎乘冬季冰堅,進攻與鐵山僅三里之隔的云從島。毛文龍率部英勇反擊,派部將毛有見、尤景和等逆襲后金軍。雙方在冰面上展開激烈戰(zhàn)斗。東江健兒面對武器、裝備和人數(shù)都占絕對優(yōu)勢的后金軍,毫無懼色,浴血奮戰(zhàn),雙方互有殺傷,后金軍強攻多日,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后金主帥阿敏見部隊傷亡太大,占不到半點便宜,遂遷怒于朝鮮人,轉(zhuǎn)而進攻朝鮮義州和安州,攻破城池,大開殺戒。得手后,又率大軍移向朝鮮首都王京,準備滅掉朝鮮稱王,朝鮮國王李倧一面?zhèn)}皇出逃,一面遣使向明朝和毛文龍請罪,說導敵不是自己的主意,而是臣子所為,請求援救。 天啟皇帝認為朝鮮雖然協(xié)助后金,但不應該計較屬國的過錯,才是天朝氣量。于是下詔給毛文龍,要求毛文龍不計前嫌,出兵援朝。他說:“奴兵東襲毛帥,銳氣未傷,深慰朕懷。麗人導奴入境,固自作孽,但屬國不支,折而入奴,奴勢益張,亦非吾利。還速諭毛帥相機應援,無懷宿嫌,致誤大計。[2]” 毛文龍接到詔書以后,不顧自身糧餉短缺,毅然率部進入朝鮮,反擊后金大軍。在天寒地凍的環(huán)境中,東江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每日“拉死尸為食[5]”,仍在毛文龍的激勵下,頑強作戰(zhàn)。雙方在宣州、晏庭、車輦、義州等地反復拉鋸,而隨著天氣逐漸轉(zhuǎn)暖,戰(zhàn)事逐漸向有利東江軍的方面轉(zhuǎn)變。隨著河水、海水的解凍,東江軍逐漸依靠朝鮮境內(nèi)的大小河流,把以騎兵為主的后金困住,多次重創(chuàng)敵軍,“三戰(zhàn)三捷,困奴于銀杏江[7]”,隨于千家莊、瓶山一帶與后金主力展開決戰(zhàn),“文龍自率兵出,大戰(zhàn),殺固山三、牛鹿八人,斬六千余級。[3]”阿敏不得不放棄在朝鮮稱王的打算,“殺出一條血路回到本土[10]”,東江軍取得了戰(zhàn)役的最后勝利。 “丁卯之役”使得擁有數(shù)萬驕兵悍將的鑲藍旗精銳喪盡,即使休整兩年也未恢復元氣,其余參戰(zhàn)后金軍也多有損失。是為明軍與后金交戰(zhàn)以來,所取得的最重大勝利,而這又是在明軍極為艱苦的環(huán)境下所取得的,更加可貴。對此,登來巡撫李嵩評價說:“奴以十萬之眾蹂躪東江,毛文龍乃能于狂烽正熾之際,奮敵愾迅……毛帥之功于是不可著乎![7]”、繼任者孫國禎(收復澎湖列島的民族英雄)也認為:“臣看得毛帥孤懸絕島,遠泊水鄉(xiāng),溟霧胡風,侵肌撲面,寒煙冷月,泣晝憐宵。七年正月以來,五戰(zhàn)而五勝,諦觀宣州、車輦、義州西門、龍山諸役,皆令人舌咋心驚,色飛神動。然義州西門之捷,獨雄而奇,蓋其俘獲者皆名酋,今之系紐而獻者,此也。宣州諸路之捷,又險而奇,蓋毛帥親中二矢,不為少動。自五、六年以來,大小幾近百戰(zhàn),積俘至四百七十有零,搶獲器械、馬匹累百,近日續(xù)報者不與焉。[2]” “丁卯之役”是萬歷壬辰之役以來,大明雄師又一次幫助朝鮮免于亡國的軍事行動。參戰(zhàn)明軍在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絕境下,全憑一念忠赤,一腔熱血,以死尸為食,衣無寸縷地戰(zhàn)斗在冰天雪地中!設伏出奇,力挫強敵,在華夏兒女抵御外侮的史冊中,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職惟知盡忠報國,絕不肯偷身自免![5]”——東江主帥毛文龍戰(zhàn)時如是說,他親冒矢石,身中數(shù)箭,猶死戰(zhàn)不退!在毛文龍的激勵下,東江健兒人人奮勇,與后金軍舍身搏斗,鮮血染盡三千里江山。就連在中國的意大利傳教士衛(wèi)匡國都向歐洲人介紹說:“此次戰(zhàn)役之激烈為中國所未曾見。[10]”,并說:“抗拒韃靼人最有力的要數(shù)英勇蓋世的大將毛文龍。[10]” 朝鮮史料則認為是朝鮮民間的義軍打敗了后金大軍,毛文龍坐困窮島,毫無作為。

    薩爾滸大捷

    崇禎元年(1628年)九月,皇太極因“丁卯之役”不勝,復派和碩貝勒莽古爾泰、貝勒濟爾哈朗、副總兵劉興祚等率2萬大軍進攻東江,被毛文龍擊敗,“降者二千人[9]”,劉興祚率400騎兵于陣上投誠,成為后金立國以來,歸正明朝的最高級別將領,引起后金方面的極大震動。 劉興祚歸正以后,向毛文龍獻計:其兄弟親族等人都在薩爾滸城中,可約為內(nèi)應,襲而破之。薩爾滸位于后金大后方,是屯積糧草之所。毛文龍即遣大將耿仲明、曲承恩等,率軍千里奔襲,晝伏夜行,遇到后金哨兵,即行掩殺,于十月初八日抵達薩爾滸城下,派細作入城,暗通城中劉興祚之弟劉興賢、劉興治等,里應外合,一舉攻破城池。耿仲明等入城后,對城中八旗軍民,大開殺戒,“斬級三千,擒生六十九人[3]”,與劉氏兄弟等勝利還師。 后金叛明以來,攻取明朝城池,大多依靠細作內(nèi)應,入城之后往往屠城。至東江軍“薩爾滸大捷”,則反而以內(nèi)應攻破后金要塞,屠城以歸。

    對后金的反間

    毛文龍開鎮(zhèn)東江八年間,派遣了大量人員到后金統(tǒng)治地區(qū)刺探情報,擾亂人心,鼓舞遼民反抗,“將軍之細作,時達遼沈,飛書遍投[11]”,使得后金方面“疑懼益甚,凜凜終日,日惟追殺毛兵奸細[11]”,甚至專門制定了法律,對于“毛文龍所遣來之奸細[12]”檢舉者重賞,包庇者嚴懲。 毛文龍還常投書于后金官員、將領,又故意泄露之,以造成后金的猜忌、殺戮,借敵之手以滅敵。史載后金“大帥名阿骨者,極驍勇,善用兵……毛將軍用間以離之,奴竟殺阿骨。[11]”天啟三年十二月,毛文龍再次“因疑用疑,使其自相魚肉[5]”,用反間計除去后金大將柯汝棟、戴一位。 崇禎元年,皇太極因“丁卯之役”不勝,遣使往東江議和。毛文龍將計就計,要皇太極派重要官員來談判。他為了剖明心跡,將通書奏明朝廷,“謹將其求款原文投遞輔臣[5]”,并奏陳自己的誘敵之計是“放還來韃,誘彼要人。[5]”皇太極果然上當,派遣“汗之愛將[13]”固山額真可可及三名牛錄往東江,毛文龍即將來人綁送京師?;侍珮O聞訊氣急敗壞,致書毛文龍大罵:“以虛言誘致差人幾名,有何好處?[14]”此后,毛文龍又多次以歸順后金為餌,挑逗、誘騙皇太極派遣使臣,但皇太極都不再回信。后金使者也對朝鮮人說:“與毛相通果有之,而非與貴國以信相和,彼欲覘我也。[13]”說明后金終于意識到了毛文龍的欺騙。 毛文龍的用間手段,使得后金方面寢食難安,手足相殘,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首領都被其玩弄于股掌之上,展現(xiàn)了非凡的才智與謀略。 滿學會會長閻崇年老師則認為毛文龍與后金書信往來,是真通敵賣國,被袁崇煥斬是死有余辜。

    性情剛烈,嫉惡如仇

    毛文龍“用兵也嚴,賞罰必信,與兵士同甘苦,有古名將風[15]”,所以能夠得到部下的忠心愛戴,以至于被害時,“島中將卒聞其死,皆哭[13]”。他為人正直,“于權(quán)要絕不肯饋遺[15]”,又嫉惡如仇,“見狐媚之徒,賤如犬豕,貪墨之輩,詈罵不禁,往往以此得過[5]”,因此引起當權(quán)者不滿,“餉斷于海外,謗滿于中朝![5]”

    清正廉潔,不蓄私產(chǎn)

    毛文龍盡管身為朝廷一品大員,卻不置私產(chǎn)。史載:“毛將軍攬外海外,遣妻子歸故里,不載島物產(chǎn)業(yè)奴婢,空空如也[3]”,“死之日,室無贏財。錢塘僅有父宅一區(qū),山田二頃而已。[3]”這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下,實屬難得。

    耿介自守,不附權(quán)閹

    魏忠賢專權(quán)期間,一些沒有氣節(jié)的大臣爭相奉承,如遼東巡撫袁崇煥“疏頌魏忠賢功德,請于寧前建祠[7]”,并在奏折中稱:“廠臣魏忠賢功在社稷……從古內(nèi)臣誰有出其右者?[16]”,諛辭諂語,不堪入目。毛文龍卻不肯阿附魏忠賢,屯田主事徐爾一稱贊他說:“當魏忠賢擅權(quán),督撫節(jié)鎮(zhèn),稱誦建祠者比比,而文龍耿介自守,不一濡足……可不謂今天下一奇男子哉?[3]”

    忠貞不二,以死明志

    毛文龍對朝廷忠心耿耿,當袁崇煥偽造圣旨加害于他時,他誤以為是皇帝要處死自己,毫不反抗,跪而請死。 明恭順侯吳惟英對此評價道:“煥言文龍跪而請死,正見其從容就義,所畏者國家三尺。如蒙二心,不第目無煥,抑且目無朝廷,死生大矣,寧肯長跪以服上刑?況毛亦有賜劍,將亦曰有旨,崇煥將何以自保?幸毛之自持一片忠赤,不以白刃而稍有動搖。[17]” 意思就是說: 袁崇煥說毛文龍跪著請死,可見他從容就義,忠于國家的法律。如果毛文龍有二心,肯定會目無法紀,怎么會跪著受死。毛文龍也有尚方寶劍,如果他也說我有圣旨要殺袁崇煥,袁崇煥如何自保?幸而毛文龍對國家一片忠心,并不以白刃臨頸而動搖。

    四、誰能介紹下毛文龍的情況?

    毛文龍其人

    生平簡介

    毛文龍,字振南,祖籍山西平陽府太平縣,祖父毛玉山攜家遷居杭州。萬歷四年(1576年)正月十一日出生于杭州府仁和縣忠孝巷。九歲時,父親毛偉去世,家道中落,陷入貧困的境地。毛文龍“幼從學,習經(jīng)生業(yè)[1]”,后見國勢日危,效仿古人班超投筆從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受舅舅沈光祚推薦去邊上歷練,當了寧遠伯李成梁的親兵。同年九月,中武舉鄉(xiāng)試第六名,授安山百戶職,不久又升為千總,守備。萬歷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經(jīng)略遼東,毛文龍屢立戰(zhàn)功,深受其賞識,被升為都司。天啟元年(1621年),升為游擊,受遼東巡撫王化貞派遣,率領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深入敵后,收復二千里海岸線。八月,克復鎮(zhèn)江,擒后金游擊佟養(yǎng)性。不久,又收復了被李成梁放棄的寬奠、叆陽、大奠、新奠、永奠、長奠六堡,軍聲大振,升為副總兵。隨后,以皮島及寬叆山區(qū)為根據(jù)地,多次深入后金腹地,屢挫敵鋒。天啟二年(1622年)六月,朝廷升其為平遼將軍總兵官,掛征虜前將軍印。天啟三年(1623年)二月,賜尚方劍,加都督僉事銜。八月,派遣部將張盤收復金州、旅順、望海堡、紅嘴堡。九月,率部攻打后金故都赫圖阿拉的外圍要塞,先后取得了牛毛寨大捷、烏雞關(guān)大捷,受到了督師孫承宗的高度贊賞。十月,再命張盤收復復州、永寧。天啟四年(1624年),努爾哈赤派人向毛文龍議和,毛文龍將來使綁送京師,朝廷升其為太子太保、左都督。天啟五年(1625年)一月,派部將林茂春收復旋城、傳鐵峪城。天啟七年(1627年),后金皇太極即位,為了解除心腹之患,派遣貝勒阿敏、濟爾哈朗等率大軍攻打毛文龍和朝鮮,史稱“丁卯之役”。毛文龍“五戰(zhàn)而五勝[2]”,重創(chuàng)后金擔任進攻主力的鑲藍旗,使之失去戰(zhàn)斗力,兩年后未能隨皇太極南下。崇禎元年(1628年)十月,說服后金大將劉興祚歸正,派部將孔有德、曲成恩等懸?guī)熐Ю?,深入后金要塞薩爾滸,與劉興祚弟弟劉興治等里應外合,攻破城池,“斬級三千,擒生六十九人[3]”,大勝而歸。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初五,被督師袁崇煥矯詔殺于雙島。

    鎮(zhèn)江大捷

    天啟元年(1621年),毛文龍受遼東巡撫王化貞之命,率領毛承祿、尤景和、王輔、陳忠等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深入敵后,先收復了豬島、海洋島、長山島、廣鹿島等二千余里沿海島嶼,擒綁后金守島軍官胡可賓、任光先、何國用等人。七月十四日,偵得鎮(zhèn)江(今遼寧省丹東市)后金主力去雙山抄殺不肯降后金的百姓,城中空虛,遂與生員王一寧商議,以鎮(zhèn)江中軍陳良策為內(nèi)應,率一百余人夜襲鎮(zhèn)江,擒后金游擊佟養(yǎng)真(清帝康熙姥爺)及其子佟松年、其侄佟松年,隨派陳忠等襲雙山,擒斬后金游擊繆一真等,史稱“鎮(zhèn)江大捷”。此戰(zhàn)后,寬奠、湯站、險山等城堡相繼歸降毛文龍,一時間“數(shù)百里之內(nèi),望風歸附[4]”,“歸順之民,繩繩而來[5]”,使得全遼震動,引起后金方面的極大恐慌。 “鎮(zhèn)江大捷”是明軍與后金作戰(zhàn)以來的首勝,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心。朝廷因此對毛文龍破格提拔,升為副總兵。遼東經(jīng)略王在晉評價此戰(zhàn)說:“毛文龍收復鎮(zhèn)江,擒縛叛賊,四衛(wèi)震動,人心響應。報聞之日,縉紳慶于朝,庶民慶于野。自清、撫失陷以來,費千百萬金錢,萃十數(shù)萬兵力,不能擒其一賊。此一捷也,真為空谷之音,聞之而喜可知也。[2]”內(nèi)閣首輔葉向高將毛文龍比作歷史上的孤膽英雄班超、耿龔,他說:“毛文龍收復鎮(zhèn)江,人情踴躍,而或恐其寡弱難支,輕舉取敗,此亦老長考慮。但用兵之道,貴在出奇,班超以三十六人定西域,耿恭以百人守疏勒,皆奇功也……今幸有毛文龍,此舉稍得兵家用奇用寡之法。[6]”御史董其昌則評價說:“毛文龍以二百人奪鎮(zhèn)江,擒逆賊,獻之闕下,不費國家一把鐵、一束草、一斗糧。立此奇功,真奇?zhèn)b絕倫,可以寄邊事者!如此膽略,夫豈易得?使今有三文龍,奴可擄,遼可復,永芳、養(yǎng)性可坐縛而釁之鼓下矣。[2]”

    開鎮(zhèn)東江

    毛文龍率領一百多人取得“鎮(zhèn)江大捷”之后,后金方面極為震驚,即遣大軍反撲。毛文龍兵少難支,一度退入朝鮮。朝鮮節(jié)度使鄭遵、樸燁引后金軍包圍毛文龍于林畔,雙方進行了激烈戰(zhàn)斗,“一日七戰(zhàn),殺傷相當[3]”,明軍將領丁文禮、呂世舉等犧牲,后金軍也蒙受了很大損失,被迫撤兵。 林畔之戰(zhàn)后,毛文龍以皮島、鐵山及寬叆山區(qū)為根據(jù)地,招募遼東難民,以老弱者屯種,精壯者為兵,從無到有,逐漸發(fā)展成一支海外勁旅。天啟二年(1622年)六月,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龍為平遼將軍總兵官,掛征虜前將軍印,開鎮(zhèn)東江。 東江鎮(zhèn)建立后,毛文龍一面招撫因戰(zhàn)火而流離失所的遼東百姓,前后接濟安置百萬余人。一面遣將四出,不斷深入后金腹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逐漸成為后金心腹大患。后金官員稱:“毛文龍之患,當速滅耳!文龍一日不滅,則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寧?!? 對于東江鎮(zhèn)的作用,遼東經(jīng)略王在晉認為:“今有毛文龍在焉,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者也。《兵法》:‘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憑鴨綠之險,居隔江之近,文龍得其所矣。奴欲長驅(qū)而肘腋之間有蠆毒焉,奴一動而毒發(fā),屢攻之而不能去其毒,其天意留之以制奴之死命者乎?……奴之畏文龍甚也![2]”東林名臣陳良訓則認為:“今日所恃海外長城者,非毛文龍者乎?[7]” 天啟皇帝曾下詔書給毛文龍,肯定了東江鎮(zhèn)的作用。他說:“念爾海外孤軍,尤關(guān)犄角,數(shù)年以來,奴未大創(chuàng),然亦屢經(jīng)挫衄,實爾設奇制勝之功,朕甚嘉焉。茲特賜敕諭,爾其益鼓忠義,悉殫方略,廣偵精間,先事伐謀,多方牽制,使奴狼顧而不敢西向,惟爾是賴。[2]”

    收復金州和旅順

    天啟三年(1623年)夏季,努爾哈赤下令屠戮后金占領區(qū)內(nèi)的遼民。為了解救百姓,毛文龍遣軍四出攻打后金:命朱家龍從千家莊進軍,命王輔從鳳凰城進軍,命易承惠從滿浦進軍,復遣大將張盤,率部從麻洋島登岸,相機規(guī)取金州、旅順一帶。自統(tǒng)八千馬步精銳,從鎮(zhèn)江、湯站一路進擊,予以策應。 張盤上岸后,他按照毛文龍所布置的方略,將解救百姓作為首要任務,用戰(zhàn)船將金州一帶幸存的遼東百姓接渡到安全的地方,先后接濟“男婦老幼共計四千名[5]”,這些虎口余生的百姓,以青壯年居多,苦大仇深,紛紛要求參軍攻打后金。張盤見民心可用,遂將這些壯丁編成隊伍,共計有三十五隊。七月初二日,張盤率領兵民合編的隊伍,攻打金州,一舉而下,并繳獲后金軍火器“大小炮銃一千零十四位,硝磺連藥五百六十斤,大小鉛炮子七千三百零二個。[2]”,隨后,又乘勝收復了遼東半島南端的要塞旅順,以及望海堡和紅嘴堡,使得遼南數(shù)百里之土地,重歸于明朝。 毛文龍遣將收復金州和旅順等地,開辟了遼東戰(zhàn)場的新局面。使得登萊、旅順、皮島、寬叆連為一線,解除了后金所占領的旅順對山東半島的軍事威脅,令明朝的二千里海疆得到鞏固,并完成了對后金的海上封鎖,加重了后金統(tǒng)治區(qū)內(nèi)糧食緊張的局面。

    牛毛寨大捷

    天啟三年(1623年)九月,毛文龍布置在后金統(tǒng)治區(qū)的細作飛報,努爾哈赤準備西征攻打山海關(guān)一線。為了牽制后金,毛文龍親統(tǒng)三萬大軍,直搗后金故都赫圖阿拉,以攻其必救。后金在赫圖阿拉以南的崇山峻嶺之中,設有董骨寨、牛毛寨、閻王寨三座要塞,深溝高壘,易守難攻,是其起家時的根本。九月十三日,毛文龍率部攻克董骨寨,激戰(zhàn)至十六日,占領牛毛寨、閻王寨,將后金守敵全部消滅。十七日,后金軍反攻,想奪回三寨,毛文龍設伏以待,將后金軍包了餃子,大獲全勝。努爾哈赤聞得后方生變,不得不放棄西征打算,率四萬大軍來救??紤]到孤軍深入,師老兵疲,而牽制努爾哈赤的戰(zhàn)略目標已經(jīng)完成,毛文龍遂決定主動撤出戰(zhàn)斗。 “牛毛寨大捷”之后不久,毛文龍又再次重創(chuàng)后金軍,取得了“烏雞關(guān)大捷”。 兩次大捷,明軍“先后共斬首級七百二十六顆,生擒活夷十四名,夷婦五名……據(jù)有札付符驗,一并驗確。[2]”按明朝以首級為實功,實際殲敵數(shù)往往遠多于斬首數(shù),著名的“寧遠之戰(zhàn)”明軍僅僅“上首俘二百六十有九[7]”,而毛文龍此二次大捷,數(shù)倍過之,尤為難得。 當時的遼東督師孫承宗在“牛毛寨大捷”之后,欣喜異常,上奏稱贊說:“臣接平遼總兵毛文龍呈解屢獲首虜,隨行關(guān)外道袁崇煥逐一查驗三次,首級三百七十一顆,俱系真正壯夷,當陣生擒虜賊四名,俱系真正韃虜。差令中軍官集將士于衙門外,三炮三爵。臣時在寧遠,適春賞夷人,虎酋等部俱到。特令各官解其首虜,經(jīng)各賞夷部落,乃抵寧遠。不獨風示邊人,抑亦見天下尚有殺賊之人,賊自有可滅之日!一時人心,殊覺感動。因念文龍以孤劍臨豺狼之穴,飄泊于風濤波浪之中,力能結(jié)屬國,總離人,且屯且戰(zhàn),以屢挫梟賊,且其志欲從臣之請,牽其尾,搗其巢,世人巽懦觀望,惴惴于自守不能者,獨以為可擒也,真足以激發(fā)天下英雄之義膽,頓令縮項斂足者愧死無地矣。[8]”

    收復復州和永寧

    天啟三年(1623年)十月初五,毛文龍復命張盤收復復州和永寧。當時,后金復州駐軍橫行無忌,四處擄掠百姓。張盤利用遼民對后金軍的痛恨,乘夜襲城,大破之。后金不甘心失敗,調(diào)集了更多的軍隊反擊,張盤于城中設伏,再次大敗后金軍,“斬獲無數(shù)”,后金軍“器械、銃炮俱擲棄而奔。[2]”天啟四年(1624年)正月初三,后金利用海水結(jié)凍,以萬余騎兵繞襲旅順,想報上次失敗之仇。張盤死守城池,火藥用盡,猶堅守不降。后金軍無計可施,遣使議和,張盤立斬于軍前,復于旅順城外設埋伏,大敗后金軍。后金軍只得撤走。

    對遼西戰(zhàn)場的支援

    毛文龍所領導的東江雄鎮(zhèn),成為屹立在敵人后方的堅固堡壘,使得后金無法對遼西和大明本土展開有效進攻,即便有所行動也不得不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撤走。關(guān)內(nèi)萬家生靈的安寧幸福,皆賴于東江鎮(zhèn)的存在。故而當時有人寫詩稱贊毛文龍說:“手挽東隅半壁安,漂流百戰(zhàn)虜烽闌?!? 如天啟五年正月,努爾哈赤率兵進攻寧遠。毛文龍即派部將林茂春、王輔率軍進攻海州,派部將杜貴、曲承恩直入沈陽,并且行動極為迅速,“東兵之進而搗沈陽以覆其巢,攻海州以遏其歸者,已先奴一日而發(fā),亦綦神速矣[5]”。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僅僅呆了兩天(正月二十六日——正月二十七日),就不得不還救根本。 袁崇煥也曾經(jīng)上奏說:“孰知毛文龍徑襲遼陽,故旋兵相應。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2]”對此,兵部尚書王在晉曾說:“‘毛文龍徑襲遼陽,故旋兵相應,寧錦之圍解,文龍與有力焉。’此出于崇煥之自陳,劇稱其牽制之功,則文龍何可殺耶?文龍殺而虜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煥之禍其真自取矣!”充分肯定了毛文龍的存在,是大明邊防的重要保障,毛文龍一死,后金便可長驅(qū)直入京師。 毛文龍在時,后金對明朝軍事行都很短暫,也不敢走遠。而毛文龍死后,后金欣喜異常,彈冠相慶,史載“清主大喜,置酒高會[9]”,后金首領皇太極立刻起傾國之兵入關(guān)直撲北京,史稱“己巳之變”。此后一直到明朝滅亡,后金(清)時常直犯中原,如入無人之境,保定、濟南、兗州、高陽、固安、良鄉(xiāng)等許多城市被屠城,數(shù)百萬百姓遭到擄掠,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毛文龍的作用,但為時已晚。 《三朝遼事實錄》無比沉痛地評價道:“崇煥得信心行事,中奴之誘,先殺毛文龍除奴肘腋之患。己巳,虜遂從薊鎮(zhèn)深入薄都城,舍山海而以薊、宣為屢犯之孔道。向使崇煥不使吊通奴,西夷必不叛,夷不叛則西路不可行,不殺島帥,則奴顧巢穴必不敢長驅(qū)而入犯![2]”

    丁卯戰(zhàn)役

    天啟七年冬,后金首領皇太極一面派遣方金納為首的九人代表團,前往寧遠與當時的遼東巡撫袁崇煥議和,以疑惑明朝方面。一面派鑲藍旗旗主阿敏、鑲白旗旗主阿濟格、鑲紅旗旗主岳托,貝勒杜度、碩托,總兵李永芳等人率大軍攻打東江鎮(zhèn),以解決心腹之患。對于后金的出兵人數(shù),袁崇煥說有十萬:“聞奴兵十萬掠鮮、十萬居守。[7]”朝鮮認為毛文龍必敗,為自保倒向后金,向后金大軍提供朝鮮服裝“引賊俱換麗帽麗服[5]”,冒充朝鮮軍圍攻鐵山。鐵山都司毛有俊等率千余名守軍與后金大軍血戰(zhàn),戰(zhàn)至最后一卒,無人肯降,毛有俊拔刀自刎,壯烈殉國。 隨后,后金鐵騎乘冬季冰堅,進攻與鐵山僅三里之隔的云從島。毛文龍率部英勇反擊,派部將毛有見、尤景和等進逆襲后金軍。雙方在冰面上展開激烈戰(zhàn)斗。東江健兒面對武器、裝備和人數(shù)都占絕對優(yōu)勢的后金軍,毫無懼色,浴血奮戰(zhàn),雙方互有殺傷,后金軍強攻多日,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后金主帥阿敏見部隊傷亡太大,占不到半點便宜,遂遷怒于朝鮮人,轉(zhuǎn)而進攻朝鮮義州和安州,攻破城池,大開殺戒。得手后,又率大軍移向朝鮮首都王京,準備滅掉朝鮮稱王,朝鮮國王李倧一面?zhèn)}皇出逃,一面遣使向明朝和毛文龍請罪,說導敵不是自己的主意,而是臣子所為,請求援救。 天啟皇帝認為朝鮮雖然協(xié)助后金,但不應該計較屬國的過錯,才是天朝氣量。于是下詔給毛文龍,要求毛文龍不計前嫌,出兵援朝。他說:“奴兵東襲毛帥,銳氣未傷,深慰朕懷。麗人導奴入境,固自作孽,但屬國不支,折而入奴,奴勢益張,亦非吾利。還速諭毛帥相機應援,無懷宿嫌,致誤大計。[2]” 毛文龍接到詔書以后,不顧自身糧餉短缺,毅然率部進入朝鮮,反擊后金大軍。在天寒地凍的環(huán)境中,東江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每日“拉死尸為食[5]”,依然在毛文龍的激勵下,豪情滿懷,舍生忘死地戰(zhàn)斗。雙方在宣州、晏庭、車輦、義州等地反復拉鋸,而隨著天氣逐漸轉(zhuǎn)暖,戰(zhàn)事逐漸向有利東江軍的方面轉(zhuǎn)變。隨著河水、海水的解凍,東江軍逐漸依靠朝鮮境內(nèi)的大小河流,把以騎兵為主的后金困住,多次重創(chuàng)敵軍,“三戰(zhàn)三捷,困奴于銀杏江[7]”,最終,阿敏不得不放棄在朝鮮稱王的打算,“殺出一條血路回到本土[10]”,東江軍取得了丁卯戰(zhàn)役的最后勝利。 “丁卯戰(zhàn)役”使得擁有數(shù)萬驕兵悍將的鑲藍旗精銳喪盡,即使休整兩年也未恢復元氣,其余參戰(zhàn)后金軍也多有損失。是為明軍與后金交戰(zhàn)以來,所取得的最重大勝利,而這又是在明軍極為艱苦的環(huán)境下所取得的,更加可貴。對此,登來巡撫李嵩評價說:“奴以十萬之眾蹂躪東江,毛文龍乃能于狂烽正熾之際,奮敵愾迅……毛帥之功于是不可著乎![7]”、繼任者孫國禎(收復澎湖列島的民族英雄)也認為:“臣看得毛帥孤懸絕島,遠泊水鄉(xiāng),溟霧胡風,侵肌撲面,寒煙冷月,泣晝憐宵。七年正月以來,五戰(zhàn)而五勝,諦觀宣州、車輦、義州西門、龍山諸役,皆令人舌咋心驚,色飛神動。然義州西門之捷,獨雄而奇,蓋其俘獲者皆名酋,今之系紐而獻者,此也。宣州諸路之捷,又險而奇,蓋毛帥親中二矢,不為少動。自五、六年以來,大小幾近百戰(zhàn),積俘至四百七十有零,搶獲器械、馬匹累百,近日續(xù)報者不與焉。[2]” “丁卯戰(zhàn)役”是萬歷壬辰之役以來,大明雄師又一次幫助朝鮮抵御外辱,存亡繼絕的軍事行動。參戰(zhàn)明軍在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絕境下,全憑一念忠赤,一腔熱血,以死尸為食,衣無寸縷地戰(zhàn)斗在冰天雪地中!設伏出奇,力挫強敵,在華夏兒女抵御外侮的史冊中,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職惟知盡忠報國,絕不肯偷身自免![5]”——東江主帥毛文龍戰(zhàn)時如是說,他親冒矢石,身中數(shù)箭,猶死戰(zhàn)不退!在毛文龍的激勵下,東江健兒人人奮勇,與后金軍進行了舍身忘死的戰(zhàn)斗,鮮血染盡三千里江山。就連當時在中國的意大利傳教士衛(wèi)匡國都向歐洲人介紹說:“此次戰(zhàn)役之激烈為中國所未曾見。[10]” 朝鮮史料則認為是朝鮮民間的義軍打敗了后金大軍,毛文龍坐困窮島,毫無作為。

    與歷任登萊巡撫的關(guān)系

    東江鎮(zhèn)孤懸海外,與歷任登萊巡撫的關(guān)系顯得很重要,毛文龍開鎮(zhèn)東江八年,前后共與五任登撫打過交道,分別是陶郎先、袁可立、武之望、李嵩、孫國禎。 與陶郎先的關(guān)系 毛文龍鎮(zhèn)江首捷,全國振奮。當時的登撫陶郎先卻不為救援,聽信降將王紹勛的一面之辭,認為“鎮(zhèn)江大捷”是假的,向朝廷奏報說:“毛文龍之舉,竟亂成算,再難下手[11]” ,此行為受到朝野一致指責。以參劾魏忠賢、客氏而直聲震天下的東林名臣侯震旸上書為毛文龍鳴不平,他說:“嗟乎!龍小小一捷,固自稱奇,何足深忌?乃偏信反覆之王紹勛,不為救而故為催抑。人心不平,全在于此![2]”并要求朝廷“罷朗先,逮紹勛。[2]”朝廷據(jù)此追查陶郎先,發(fā)現(xiàn)他多年貪污軍餉,于是下獄,并將查沒贓銀補發(fā)給毛文龍。 與袁可立的關(guān)系 接任陶郎先的是東林名臣袁可立。任上,他積極整頓防務,清理陶郎先時期的弊政,重用毛文龍、沈有容等名將,使得登萊局面大為改觀,是登萊歷任巡撫中最有作為的一個。袁可立主政期間,毛文龍戰(zhàn)果十分輝煌。袁可立多次為毛文龍向朝廷請功,他說:“奴酋逆天順犯,于今七載。賴毛帥倡義,屢獲奇捷,大張撻伐之氣。據(jù)所報功級解驗,前后大小三十余戰(zhàn),斬首共一千九十七級數(shù)逾,上捷者共五次,總獲器械、弓箭等件共五萬。當我圣主宵旰之時,人心危懼之日,海外有此奇功![2]”由于袁可立對武將的重視,遭到當權(quán)者不滿,只好辭職。數(shù)年后,毛文龍被袁崇煥擅殺,袁可立苦心經(jīng)營的海上防線蕩然不存,致后金敢傾國中之力大舉犯明。大學者黃道周曾評價道:“公(袁可立)去登萊不數(shù)載,而登萊遂敗。公一意治師,塞要害,焚盜糧,聯(lián)絡諸島,收復旅順,而海上晏然。……公去又十余年,而朝鮮淪陷。[12]” 與武之望的關(guān)系 接任袁可立的登撫武之望,是一位名醫(yī),但為政多乖。他在任上與毛文龍的關(guān)系極差,兩人多次互參。武之望袒護魏忠賢義子登萊總兵楊國棟,支持楊國棟兼并東江鎮(zhèn)。又多次克扣毛文龍的軍餉,前后達四十四萬兩,使東江軍民饑寒交迫。毛文龍要求查賬,而武之望則強留相關(guān)的財務官員,以至二人勢成水火。 朝廷后來查明武之望克扣軍餉的問題,將武免職。天啟皇帝在上諭中說:“念毛帥獨奮孤忠,支撐海外,遠提師旅,閱歷當時,乃中朝實倚為輔車,而去撫每視為秦越,疾聲莫應,供億不敷,枕甲荷戈有枵腹呼庚之困,陪臣屬國苦資糧厞履之供,乃于百凡艱危之中,尚有累次俘獲之績,似此苦心,朕且嘉且憫![2]”,這里“去撫”即指武之望,說明皇帝充分認識到武之望克扣軍餉的問題。 武之望還曾派兵接管東江要塞旅順,與毛文龍爭功,可到了冬天,他害怕后金軍乘海水結(jié)冰進攻,又將部隊撤到皇城島過冬,并向朝廷奏稱:“退居皇城島亦無不可者[2]”,毛文龍對此哭笑不得,只好又派兵駐防旅順。兵部尚書王在晉曾譏諷武之望說:“旅順為三方扼要,既云不可不守,又云冬月難以支持,退居皇城亦可,我退奴獨不可據(jù)乎?據(jù)而圖復,復而遇冬則退,是攻守相尋無已也。[2]”,指責武之望“謀國非心虛”,同時稱贊毛文龍說:“海外情形,畢竟毛文龍勘得透!” 武之望崇禎年間復出擔任三邊總督,任上再次因兵餉問題引發(fā)十多處兵變,憂憤而死。 與李嵩、孫國禎的關(guān)系 李嵩和孫國禎與毛文龍合作時間不長,二人都曾經(jīng)為毛文龍向朝廷請功,雙方并無芥蒂。

    毛文龍通敵及被斬原因

    崇禎元年至崇禎二年間,毛文龍與皇太極之間曾多次交通,相互通書,但每封書信俱報告朝廷,并將后金使者送至京師問罪,可見通敵是假,誘敵是真。滿學會會長閻崇年老師則認為毛文龍是真通敵賣國,被袁崇煥斬是死有余辜。

    斬帥始末

    袁崇煥于崇禎二年五月二十五日自北汛口開洋出海,經(jīng)大王山風中島松木島小黑山大黑山豬島蛇島蝦蟆島,二十八日泊雙島。旅順游擊毛永義來迎。二十九日,崇煥登島嶺,謁龍王廟。當晚,毛文龍至。 六月初一,毛文龍來謁拜,崇煥答拜。毛文龍呈幣帛酒肴,崇煥受酒肴,茶畢,文龍出。崇煥報謁,坐文龍帳中,對毛文龍說:“遼東海外,止我兩人之事,必同心共濟,方可成功,歷險至此,欲商進取大計,有一良方,不知患者肯服此藥否?”文龍答曰:“某海外八年,屢立微功。因被讒言,糧餉缺乏,少器械馬匹,不能遂心。若錢糧充足,相助成功,亦非難事?!背鐭ɑ刂?,免文龍謝。并告知舟中不便張筵,欲借借賬房于島岸,請文龍喝酒,禮甚恭,多密語。毛文龍大喜,二更方離去。 六月初二,毛文龍迎崇煥登島,束江將官行禮畢。袁崇煥各賞銀一兩,米一石,布一匹。入席,文龍健兒,帶刀環(huán)侍繞,崇煥叱退。輿文龍密語’,三更辭去。 六月初三,文龍設宴,迎崇煥。袁崇便服登島,又密語至晚。文龍有傲慢色,意悒悒不樂。當晚,崇煥傳副將汪翥密談,二更方出。 六月初四,袁崇煥頒東江三千五百七十五員名賞,軍官每員自三兩至五兩,士兵每名一錢。并將餉銀十萬兩發(fā)于東江。袁崇煥傳徐旗鼓王副將謝叁將商談。隨后要命令毛文龍,今后旅順以東公文用毛文龍印,以西用袁崇煥印。又命令制定東江營制,同時命令準備收復鎮(zhèn)江旅順。毛文龍均不同意。 六月初五,袁崇煥傳東江各兵登岸,較射給賞。毛文龍問“袁崇煥何日行?”。袁崇煥云:“寧遠重地,來日行。今邀貴鎮(zhèn)島山盤桓,觀兵角射。”又說:“來日不能踵拜,國家海外重寄,合受余一拜?!苯话莓叄菎u山。謝叁將暗傳合營兵,四面密布,將文龍于隨行官百余員,繞圍內(nèi),兵丁截營外。袁崇煥詢問毛文龍隨行各官姓名,俱曰姓毛。毛文龍曰:“俱是敞戶小孫?!痹鐭ㄔ唬骸柏M有俱姓毛之理?似爾等如此好漢,人人可用。我寧前官兵,俸糧多于爾等,倘然不能深(飽)暖。爾等海外勞苦,每月領米一斛,且家人分食此米,言之可為痛心。爾等亦受我一拜,為國家出力,此后不愁無餉?!备鞴俅蛊凳?。 隨后對文龍說:“余節(jié)制四鎮(zhèn),嚴海禁者,恐天津萊登 ,受心腹之患。今設東江餉部,錢糧由寧遠運來,亦無不便。昨與貴鎮(zhèn)相商,必欲取道登萊,又議移鎮(zhèn),定營制,分旅順東西節(jié)制,并設道廳,稽兵馬錢糧,俱不見允。豈國家費許多錢糧,終置無用?余披瀝肝膽,講至三日。望爾回頭是岸,誰知爾狠子野心,欺誑到底,目中無我猶可,圣夫子英武天縱,國法豈能相容?”說完,向西請命,縛毛文龍,去冠裳。毛文龍尚倔強,不肯就擒。袁崇煥又說:“爾疑我為書生,不知我乃朝廷一員大將。爾欺君罔上,冒兵克餉,屠戮遼民,殘破高麗,擾登萊,害客商,掠民,變?nèi)诵彰?,淫人子女,爾罪豈不應死?今日殺毛文龍,我若不能恢復遼東,愿領尚方以謝爾?!? 隨后對東江各官說:“毛文龍如此罪惡,爾等以為應殺不應殺?若我屈殺文龍,爾等就來殺我”。來官俱相對失色,叩首哀告。毛文龍語塞,但云文龍應死,叩首乞生。袁崇煥說:“爾不知國法久了,若不殺爾。東江一塊土,以非皇上有也?!闭埳蟹絼?,合水營都司趙不歧,何麟圖監(jiān)斬,令旗牌官張國柄執(zhí)尚方劍斬毛文龍首級于帳前。又令將毛文龍首級,備好棺木安葬。圍外兵丁洶洶,見袁崇煥兵嚴整,不敢犯。 崇煥又諭東江各官云:”今日斬文龍一人,以安海外兵民,乃殺人安人,爾等照舊供職,復原姓,為國報効,罪不及爾?!? 又分東江兵二萬八千為四協(xié),用文龍子承祚管一協(xié),用旗鼓徐敷奏管一協(xié)。其余二協(xié),東江各官舉游擊劉興祚,副將陳繼盛二員分管。又將帶來餉銀十萬,分給各島官民,令馮旗鼓,往旅順宣撫。又令將毛文龍將劍,東江事權(quán),讓陳繼盛代管。諭畢,離島登舟,發(fā)牌曉諭,安撫各島軍民。又檄承祚償所欠各商銀兩。又發(fā)四協(xié)扎副,又差官查島中寃獄,并搶來各商船只。俱即發(fā)商人洪秀等。 六月初六,被祭禮,到文龍棺前拜祭。云“昨日斬爾,乃朝廷大法,今日祭爾,乃我輩私情”。遂下淚,各將官俱下淚戚嘆。 六月初九,往旅順,官軍迎,宣讖畢,揚帆以歸。

    以上就是關(guān)于杭州炮子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杭州四喜信息有限公司怎么樣(杭州四喜信息有限公司怎么樣啊)

    杭州濱江屬于什么檔次(杭州濱江是哪個區(qū)的)

    杭州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杭州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怎么樣)

    手游助手排行榜(手游助手排行榜電腦版)

    抖加投100點贊多少正常(抖加投了100才只有幾十的贊,是投放時間不對嗎)